APP下载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2014-09-03朱雄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3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化学科学

朱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035-02

很多教师总是抱怨学生难教,费尽心思的说教不起作用,学习成绩依然上不去。如果学生努力学习了,但是总是停留在原地踏步的状态,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对路。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一系列的策略,包括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教学模式、教学思想等等。化学是初中学生的入门课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组织教学过程,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和创新精神。本文结合我区现阶段的教学实际,对初中化学教学谈几点意见。

一、严格把握教学要求,认真学习新大纲

新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化学教学大纲,对本学科的教学有一个总体把握。明确自己所教学段内化学课程的目的、要求。掌握化学教学内容的深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安排,确定教学大致进度。新的教学大纲 ,从化学知识到教育观念的要求上做较大的调整,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化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是国家对学生学习化学学科必须达到的标准的统一要求,是编定教科书的重要依据。

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相对于班级授课制而言的。很多时间,在课堂上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即便让学生发言,也只能针对个别的同学,多数学生都没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教师的教占了主动,学生学习被动,不能获得最大的教学反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布置一个学习任务,大家集体来解决。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没有任何心理顾忌,即使说得不对也不会担心在全班学生面前出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的思维角度不同,互相取长补短,从中能看到自己学习中的差距和不足。在思维碰撞中激发灵感的火花,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活跃,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离开教师和书本就手足无措,遇到考试中的新题型,就不知如何作答,学习成绩自然不好。因此,教师要从教知识转为教学生学知识,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就要给予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新课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指导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包括教材预习,学案使用等。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在听课时有的放矢,能抓住重点,从而达到攻克难点的目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在预习中,学生要对教材内容全面地了解,弄清知识的大概,找出自己的不懂之处,也可以自己试着去解决。这样,在课上听讲时,就能有的放矢,根据预习的掌握情况,选择听讲的重点,提高听课的效率。预习是学习的准备,为学生在课上学习打好了心理基础,学生不会因为忙着听讲,顾不上记笔记,或者忙着记笔记,跟不上教师的讲,缺乏了课上对知识的理解过程。相反,学生对知识进行了预习,课上就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及时探究思考,跟上教师的思路,当堂就能掌握知识。课前预习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知道如何预习。预习不是盲目地把教材内容过一遍,而是让学生学会梳理知识,学会思维。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应的阅读、质疑、分析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使他们学会学习。

对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调控,这样才能起到督促、引导的作用,让学生的预习有实效。例如,教师给学生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按照提纲进行预习,教师课上检查预习效果,渐渐地培养了学生的预习习惯。对于预习中的问题,学生能看得懂,就提倡学生先自己解决,如果有不理解的,教师要给予点拨。例如,学生刚学习化学时,对分子的性质会感觉很抽象,教师就适当给予点拨,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于课本上没有涉及的隐形知识,学生无法看透的内容,教师在课上要加以补充。

2.课堂学习的好习惯

课堂上指导学生要力争做好“五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口到”“脑到”。一个会学习的学生必须要用好课堂有效的时间,只有将知识理解于课内,才能灵活应用于课外。

3.养成课后巩固的好习惯

复习总结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提高,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记忆性的复习,即对基础知识的回顾;二是应用性的复习,即课后练习题。第二种类型的复习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应用。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复习时要做到从基础着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搞好自己的学习。

四、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

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着大量与化学有关的素材。

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注意科学方法教育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和同时受到科学方法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尤为重要。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

总之,教师要不断充实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不断总结和丰富教学经验,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科研——创造型”的高素质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化学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