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

2014-09-03王长荣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3期
关键词:上画方格纸小兔子

王长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022-01

“这种题型明明重点讲过、练过,学生为什么还是不会?”学校里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作为教师,我也常有同感。最近我们二年级进行了一个单元测试,其中一道操作题的答题情况,再次勾起了我的这个困惑。该题是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小鱼向左平移10格后得到的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这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颇费心思,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形象的动态画面演示,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现象是平移与旋转,如何画平移后的图形,即“先平移点,再连点成图”。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多次练习“画平移后的图形”,每次做到及时反馈,面批面改。按常理推测,此题学生应当不成问题,正确率应当不低于80%,可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正确率只有 51%。与预期结果相差如此之大!明明都已经重点讲过,还不会,为什么?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发现学生之所以做不出来,除了粗心、随意等惯常原因外,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平移点的过程中把起点数作“1”。第一次练习中我就发现这种情况,当时便在课堂上讲解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学生犯同样的错误,我的课堂教学问题出在哪?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并查找资料,特级教师徐斌执教的《平移与旋转》对我启发很大。以下是徐斌老师在讲授本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下面跟着老师一起去草地上看看吧。看,来了三只小兔子。原来它们正忙着搬家呢。(出示简化的格子图)

师:瞧,小房子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生:它是平移的。

师:它是向哪边平移的呢?

生:它是向右边平移的。

师:再看一看小房子是怎样平移的。(再动态演示一次平移的过程。)

师:小兔子们觉得有些累,就停下来休息。

(课件分别出示3段录音:第一只小兔子说:“你们看,我们的房子向右平移了3格。”第二只小兔子说:“不对,应该是向右平移了5格。”第三只小兔子说:“你们说得都不对,我们的房子是向右平移了7格。”)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哪种说法呢?在小组里相互说说。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汇报各自的想法。但是没有统一答案,大家争论不休。)

师:既然我们都不能确定到底向右平移了几格,那么就一起动手来操作,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证明到底哪一种说法是对的,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小房子平移图已经画好),在左边的小房子图上找一个你最喜欢的点,再到右边的小房子图上指出它平移后的位置,并数一数,然后说一说你喜欢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

师:(几分钟后)你选的是哪个点?平移后的位置在哪里?平移了几格?

生:我最喜欢的点就是屋顶了,我数了一下,屋顶从左向右平移了7格。(教师同时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师:大家看懂了吗?你们同意吗? (一些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师:还有谁和他选的不一样?

(教师指名三到四名学生汇报,并注意抓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加以鼓励,然后同桌交流。)

师:你们找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都是7格吗?

师:我们再来看看,小房子到底向右平移了几格。

(小房子整体动态平移演示:一格一格地动,动一格停一下,让学生数一次。)

师:结合刚才的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找了两个点,一个点是屋顶,一个点是屋檐,发现它们都是向右平移了7格。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不管哪个点,都是向右平移了7 格,正好和小房子平移的距离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以后数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在这个图形上找到一个点,看这个点平移了几格,它所在的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结合徐老师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课堂,我基本上知道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了。

为什么学生总是把起点数作“1”呢?受数数方法从“1”数起的负迁移是原因之一,根本原因还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平移的本质,多媒体动态画面演示,虽然直观形象,但没有学生真正的自主参与,没有学生真正的探(下转第81页)(上接第22页)索与发现,他们只是在模仿。难怪有的学生课堂练习时模仿对了,过几天再做又错了。徐老师精心预设了一个“小兔子搬家”的情境,特意出示三只小兔子对小房子平移几格的争论话语,让学生加入到这场争论中。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再引导学生分两个阶段进行探究性学习:一是观察画面,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点,看看移到哪儿了,再数一数移动的距离(几格);二是选择其他点进行尝试,然后讨论与归纳,得出多个点情况是一致的结论。

操作实践是学生自己进行的,合作交流的是学生自己的研究成果,结论也是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这就是真正的探究性学习!正因为这样,学生真正理解了平移的本质,接下来“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也就水到渠成了。理解了平移的本质,就不会犯把起点数作“1”的错误,就不会今天会做明天又错。

正如教育家皮亚杰说的:“孩子的智慧生长在手指尖上。”对于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他们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自己实践、探究、发现的东西。endprint

猜你喜欢

上画方格纸小兔子
在新征程上画出团结奋斗的同心圆
多吃和少吃
画点数
功能强大的方格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