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014-09-03王淑清
王淑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021-01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新世纪,与之相对应的学校教育必须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社会信息、知识的总量的急剧增加,即使世界上最聪明,记忆最好的天才学生的头脑也容纳不下如此之多、如此不断激增的信息和知识,这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创造。
一、引导寻疑质疑,激活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运用好奇心理,培养质疑的主动性、好奇心理,能促进学生思维,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进行探索活动。那如何引导学生寻疑质疑呢?
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应该使质疑成为学生自身需要,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时,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有意创设质疑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多给学生创设质疑问题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学生勤思、多问、恰当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引导学生追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创新的愉悦心理,让学生体会到创新提问的满足感,并让其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将新旧知识进行组合,形成新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师应该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还应使学生明确在哪找疑点。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教学内容的难点处质疑。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构思布局,艺术特色等方面提出质疑。还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发现问题,也可以在知识的对比、归纳,概括中让学生面对问题。
二、强化自学,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那种“一日所学,终身受用”的时代早已过去。当今和未来需要的是具有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科学的预见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的角色意识过于强烈,顾虑太多,担心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担心学生提出问题太偏,超出自己的知识范围而使自己难堪,所以往往忙不迭地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在学生探讨问题时过多介入,对疑难问题越俎代庖,全权代劳,致使学生滋生依赖情绪,从而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教给方法。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学,才会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真可一举多得。
三、运用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想象是创造之源,是创新之本。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想象。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能力,他可以促使人们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更具有创意,是创新思维中最可贵的成分之一。只要提高了人的想象力,也就提高了思维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主要在阅读实践、写作实践和语文课外活动中培养起来的。教语文,不能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知识、结论,一股脑儿塞进学生的脑子里,捆住他们想象力的翅膀,而是应想方设法使他们在读写实践和语文课外活动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激发他们神思飞越,处于创造的气氛之中,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诱导学生恰当地进行想象,能让学生深化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丰富学生的内心视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教学民主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民主化就是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看成是学生的用武之地,对学生少一些指南、埋怨、强迫、命令,多一些理解、信任、引导、鼓励,尽可能达成师生认识的统一。情感的和谐,创设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超水平发扬的学习氛围。实践证明,教学的民主的程度愈高,学生愈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身的能量,越能发挥源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强烈的动机、浓厚兴趣、饱满热情、顽强的自信和毅力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才不乏有创造性。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以培养出大批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