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

2014-09-03杨军霞

教育界·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重要性教学活动幼儿园

杨军霞

【摘 要】游戏以他自身愉悦性、创成性、独立性等特点能够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游戏过程掌握基本的知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游戏已难以满足当前幼儿生长的需要了,这就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行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基于此,笔者将从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的重要性与如何进行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这两方面来阐述笔者观点,以供相关部门与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 教学活动 重要性 戏精神 探寻重塑

相关科学研究表明,游戏对于幼儿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得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不断地掌握知识,并激发创作力。这要求在新时代下,幼儿教育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与国际幼儿教育接轨,不断地利用游戏资源,促进幼儿的成长。同时,还应通过对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不断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1 幼儿教育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重要性概述

1.1满足幼儿自身成长需要

幼儿在幼儿阶段,由于各方面机制发展不成熟,往往存在着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使得在幼儿教学过程中,以纯知识为支撑的教学手段很难满足幼儿对于世界的认知,也很难达到教学的效果。而游戏,作为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不断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既能直观地感受和体验游戏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又能最大限度地锻炼幼儿的行为能力,既能锻炼与其他成员的团结协作能力,又能更大限度地培养创造力,丰富想象力。从另一角度来看,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游戏能以最直观的方式将知识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得在游戏中的幼儿身心得到最大的放松,更能满足自身对于世界探索的需要。

1.2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教学模式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老师以严格的命令要求幼儿做到“小手放在大腿上,认真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幼儿往往弄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只知道老师说的就一定要去做,严格执行老师的命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培养出了一群纪律性强、上课认真听讲、缺乏创造力的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主观能动性,一味地执行老师的命令,不利于人的个性的发展。而在教学活动中灌输游戏精神,不仅符合幼儿的行为特点,更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认识自己,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幼儿的特质是与游戏高度统一的,幼儿只有在游戏中不断地锻炼自己,不断地发现世界,才能更好地释放天性,才能进一步的激发创新思维,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从学习方式来看,游戏是属于情景教学法的一种,可以不断地激发幼儿的兴趣点,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不断地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使得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慢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雏形,并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浅析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重塑的具体措施

2.1主体定位

这里的主体定位主要是指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重塑的主体是幼儿而非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一直是主体,总是以严格的命令要求学生,总是从教师看问题、想事情的角度来教育幼儿,使得近年来幼儿教育越来越趋于小学化,并不利于幼儿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这就客观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重塑时,要全面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促进幼儿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的,并且依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秩序地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游戏精神。另一方面,在游戏的活动过程中,要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活动不断地锻炼自身行为、提高协作能力,从而促进自身个性的释放,不断激发思维创造能力的释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能用严格命令压制幼儿,而是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自我发现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世界,不断地提升自我,从而达到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2原生态教育方式

传统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围绕知识性目的展开的,使得整个课堂氛围呈现枯燥无味的特点,不利于幼儿很好地掌握知识。当前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教育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客观要求:在发挥幼儿主体定位的前提下,采取原生态教学方式。这里的原生态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及学习特点来制定适合于幼儿全面发展的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以达到教学过程中游戏精神重塑的目的。教师在进行原生态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对幼儿进行归真设计,使得幼儿在归真的环境下不断地激发创新思维,并最终达到释放天性的目的。另外,教师在进行原生态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习空间的释放,不要把学习空间局限在课堂上,要使学习空间通过多种形式释放出来,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

2.3合理运用激励机制

激励法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通过激励法,可以督促学生的行为,不断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但对于幼儿而言,由于出生时间短,接触世界的时间不长,所以没有很明确的是非观念,他们不像高年级的学生能够自己准确判断出事物的对错。这就要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合理运用激励机制,不断地明晰幼儿的是非观念,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但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度运用激励机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在激励机制的运用过程中要适当增加一点惩罚机制,使得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加清晰地明确是非观,从而达到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对于幼儿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的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不仅是新课改的客观要求,更是作为教学活动中主体的幼儿的客观要求。在进行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改进教学方式,合理运用激励机制,还幼儿一个原生态的学习生活空间,从而为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柳姣.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J].学苑教育,2014,01:78.

[2]刘慧.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J].学前教育研究,2010,06:64-66.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要性教学活动幼儿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爱“上”幼儿园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