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嘴,想说爱你也容易
2014-09-03唐慧彬
唐慧彬
对于学生的插嘴,许多教师是爱恨交加。如果在知识的生长点或者学生思路卡壳处,插嘴有时会成为良好的过渡或者开启思维的钥匙,使教学水到渠成;但如果是在教学按部就班、一帆风顺之时,冷不丁地插嘴往往会打乱教学节奏,使教学走向预设之外。可是学生插嘴的时间、插嘴的内容是无法预料的,于是有些教师就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规定回答问题必须要先举手,不允许自由插嘴,殊不知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会让数学课堂错失了不少未曾预约的精彩。
细细考量“插嘴”这种现象,其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原因有三:
第一,插嘴是深度参与的结果。插嘴是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信息上,积极思维,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有所顿悟的一种表现。只有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思维真正融入教学,才会有情不自禁的插嘴。而唯预设至上的课堂,教师死死抓住教学的缰绳,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是很难真正融入课堂之中的,自然也就没有插嘴这一现象了,所以课堂上有学生插嘴应该是可喜的。
第二,插嘴是灵感迸发的表现。爱插嘴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强烈。那些看似牛头不对马嘴或异想天开的插嘴,有时却蕴含着学生独特的思考过程,不少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的迸发。所以禁止学生的插嘴,要求必须按照老师的提问回答,势必会遏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创造性。
第三,插嘴是彰显机智的良机。由于学生的插嘴具有不可预设性,如何捕捉和甄别插嘴,提炼出鲜活有效的学习资源;如何对教学进行“临场二度设计”,使插嘴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新起点……无一不是对教师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和应变能力的考验。所以,插嘴不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契机,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机。
基于以上思考,有必要给学生的插嘴留下一席空间,它将回报无限精彩的课堂。下面就谈谈笔者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插嘴——引入新课的催化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让许多教师都煞费苦心,或设计丰富的情境、或创设多彩的活动,但是学生的一句插嘴弄不好就会让你的努力付之东流。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情境,然后抛出问题:“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没想到有学生插嘴:“我会了,底乘高除以2。”本想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操作之后总结出的公式,这下倒好,学生提前揭示谜底了。既然“藏”不住了,那就要调整教学流程,于是教师便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个公式。
师:“你怎么知道这个公式的?”
生1:“我刚才从书上看到的。”
又有学生插嘴:“昨天爸爸告诉我的。”
师:“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
(大部分学生都摇头)
师:“看来大家对这个公式还比较陌生,肯定有许多疑问吧?”
生2:“这个公式是怎么得到的呢?”
生3:“为什么要除以2啊?”
生4:“昨天我们通过剪、移、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三角形应该怎么办呢?”
生5:“三角形有三个底,三个高,这个公式中的底和高指的哪个底和哪个高啊?”
……
师:“看来光知道这个公式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它的含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看看最后的公式是不是和之前说的一样。”
当学生插嘴后,如果采用“捂盖子”的方法,继续按照预设的流程进行教学,结果会事与愿违。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完全被拉回来了,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这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上去了,虽然不理解,但是非常好奇,一心想探个究竟。既然如此,不如顺水推舟,抓住契机揭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从而明确了探究目标,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地投入到了探究过程之中。
二、插嘴——纠正错误的引发剂
师:“你的反应可真快!向大家介绍下是怎样算的。”
生1:“3+2=5,8+8=16。”
师:“都同意他的算法吗?”
(学生分成了三个阵营,有的赞同,有的反对,还有些不知所措。)
这位插嘴学生的算法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种典型错误,往往都是在订正作业时进行纠正,有些亡羊补牢的感觉。这位学生在课始就抛出了这种错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教师及时抓住这一资源,让学生陈述自己的思路,引导全班学生争辩、操作、验证和反思,使平淡的计算教学层峦叠嶂,学生不仅仅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更在对错误算法的辨析中深化理解了算理。
三、插嘴——启迪思维的润滑剂
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如果教师能够用心倾听学生的插嘴,提炼“不和谐声音”中有价值的因素,则会引发深刻的思考,催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把一根36厘米长的铁丝剪成三段,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度之比是2∶5,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题目一出,就有学生插嘴:“只知道两条边的比,不好算啊?”他的意见得到了不少学生的赞同。
师:“没问题啊,你们是不是遗漏了什么啊?”
生1:“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是相等的。”
师:“那么三条边长度的比是多少呢?”
生2:“还有一条边是2份,三条边长度的比是2∶2∶5。”
师:“这两种剪法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吗?”
有学生插嘴:“只要剪成三段就肯定能围成三角形的,这道题目有两种答案。”
生6:“不一定吧,只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可以围成三角形。”
生7:“2∶2∶5,2+2<5,不能围成三角形;5∶5∶2,5+2>5,可以围成三角形。”
第一个学生的插嘴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代表了部分学生的审题障碍,教师将计就计,引导学生二次审题、全面思考、辨析筛选。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又适时抓住两位学生的插嘴,对教学推波助澜,使课堂成为让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的舞台。
要将“插嘴”处理得游刃有余,非一朝一夕之功,既要有一对锐眼和一双慧耳,更要有随机应变、点石成金的机智,从而将“插嘴”变成课堂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有效载体。
(责编 罗 艳)endprint
对于学生的插嘴,许多教师是爱恨交加。如果在知识的生长点或者学生思路卡壳处,插嘴有时会成为良好的过渡或者开启思维的钥匙,使教学水到渠成;但如果是在教学按部就班、一帆风顺之时,冷不丁地插嘴往往会打乱教学节奏,使教学走向预设之外。可是学生插嘴的时间、插嘴的内容是无法预料的,于是有些教师就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规定回答问题必须要先举手,不允许自由插嘴,殊不知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会让数学课堂错失了不少未曾预约的精彩。
细细考量“插嘴”这种现象,其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原因有三:
第一,插嘴是深度参与的结果。插嘴是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信息上,积极思维,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有所顿悟的一种表现。只有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思维真正融入教学,才会有情不自禁的插嘴。而唯预设至上的课堂,教师死死抓住教学的缰绳,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是很难真正融入课堂之中的,自然也就没有插嘴这一现象了,所以课堂上有学生插嘴应该是可喜的。
第二,插嘴是灵感迸发的表现。爱插嘴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强烈。那些看似牛头不对马嘴或异想天开的插嘴,有时却蕴含着学生独特的思考过程,不少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的迸发。所以禁止学生的插嘴,要求必须按照老师的提问回答,势必会遏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创造性。
第三,插嘴是彰显机智的良机。由于学生的插嘴具有不可预设性,如何捕捉和甄别插嘴,提炼出鲜活有效的学习资源;如何对教学进行“临场二度设计”,使插嘴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新起点……无一不是对教师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和应变能力的考验。所以,插嘴不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契机,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机。
基于以上思考,有必要给学生的插嘴留下一席空间,它将回报无限精彩的课堂。下面就谈谈笔者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插嘴——引入新课的催化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让许多教师都煞费苦心,或设计丰富的情境、或创设多彩的活动,但是学生的一句插嘴弄不好就会让你的努力付之东流。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情境,然后抛出问题:“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没想到有学生插嘴:“我会了,底乘高除以2。”本想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操作之后总结出的公式,这下倒好,学生提前揭示谜底了。既然“藏”不住了,那就要调整教学流程,于是教师便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个公式。
师:“你怎么知道这个公式的?”
生1:“我刚才从书上看到的。”
又有学生插嘴:“昨天爸爸告诉我的。”
师:“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
(大部分学生都摇头)
师:“看来大家对这个公式还比较陌生,肯定有许多疑问吧?”
生2:“这个公式是怎么得到的呢?”
生3:“为什么要除以2啊?”
生4:“昨天我们通过剪、移、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三角形应该怎么办呢?”
生5:“三角形有三个底,三个高,这个公式中的底和高指的哪个底和哪个高啊?”
……
师:“看来光知道这个公式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它的含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看看最后的公式是不是和之前说的一样。”
当学生插嘴后,如果采用“捂盖子”的方法,继续按照预设的流程进行教学,结果会事与愿违。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完全被拉回来了,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这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上去了,虽然不理解,但是非常好奇,一心想探个究竟。既然如此,不如顺水推舟,抓住契机揭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从而明确了探究目标,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地投入到了探究过程之中。
二、插嘴——纠正错误的引发剂
师:“你的反应可真快!向大家介绍下是怎样算的。”
生1:“3+2=5,8+8=16。”
师:“都同意他的算法吗?”
(学生分成了三个阵营,有的赞同,有的反对,还有些不知所措。)
这位插嘴学生的算法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种典型错误,往往都是在订正作业时进行纠正,有些亡羊补牢的感觉。这位学生在课始就抛出了这种错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教师及时抓住这一资源,让学生陈述自己的思路,引导全班学生争辩、操作、验证和反思,使平淡的计算教学层峦叠嶂,学生不仅仅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更在对错误算法的辨析中深化理解了算理。
三、插嘴——启迪思维的润滑剂
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如果教师能够用心倾听学生的插嘴,提炼“不和谐声音”中有价值的因素,则会引发深刻的思考,催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把一根36厘米长的铁丝剪成三段,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度之比是2∶5,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题目一出,就有学生插嘴:“只知道两条边的比,不好算啊?”他的意见得到了不少学生的赞同。
师:“没问题啊,你们是不是遗漏了什么啊?”
生1:“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是相等的。”
师:“那么三条边长度的比是多少呢?”
生2:“还有一条边是2份,三条边长度的比是2∶2∶5。”
师:“这两种剪法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吗?”
有学生插嘴:“只要剪成三段就肯定能围成三角形的,这道题目有两种答案。”
生6:“不一定吧,只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可以围成三角形。”
生7:“2∶2∶5,2+2<5,不能围成三角形;5∶5∶2,5+2>5,可以围成三角形。”
第一个学生的插嘴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代表了部分学生的审题障碍,教师将计就计,引导学生二次审题、全面思考、辨析筛选。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又适时抓住两位学生的插嘴,对教学推波助澜,使课堂成为让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的舞台。
要将“插嘴”处理得游刃有余,非一朝一夕之功,既要有一对锐眼和一双慧耳,更要有随机应变、点石成金的机智,从而将“插嘴”变成课堂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有效载体。
(责编 罗 艳)endprint
对于学生的插嘴,许多教师是爱恨交加。如果在知识的生长点或者学生思路卡壳处,插嘴有时会成为良好的过渡或者开启思维的钥匙,使教学水到渠成;但如果是在教学按部就班、一帆风顺之时,冷不丁地插嘴往往会打乱教学节奏,使教学走向预设之外。可是学生插嘴的时间、插嘴的内容是无法预料的,于是有些教师就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规定回答问题必须要先举手,不允许自由插嘴,殊不知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会让数学课堂错失了不少未曾预约的精彩。
细细考量“插嘴”这种现象,其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原因有三:
第一,插嘴是深度参与的结果。插嘴是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信息上,积极思维,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有所顿悟的一种表现。只有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思维真正融入教学,才会有情不自禁的插嘴。而唯预设至上的课堂,教师死死抓住教学的缰绳,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是很难真正融入课堂之中的,自然也就没有插嘴这一现象了,所以课堂上有学生插嘴应该是可喜的。
第二,插嘴是灵感迸发的表现。爱插嘴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强烈。那些看似牛头不对马嘴或异想天开的插嘴,有时却蕴含着学生独特的思考过程,不少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的迸发。所以禁止学生的插嘴,要求必须按照老师的提问回答,势必会遏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创造性。
第三,插嘴是彰显机智的良机。由于学生的插嘴具有不可预设性,如何捕捉和甄别插嘴,提炼出鲜活有效的学习资源;如何对教学进行“临场二度设计”,使插嘴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新起点……无一不是对教师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和应变能力的考验。所以,插嘴不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契机,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机。
基于以上思考,有必要给学生的插嘴留下一席空间,它将回报无限精彩的课堂。下面就谈谈笔者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插嘴——引入新课的催化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让许多教师都煞费苦心,或设计丰富的情境、或创设多彩的活动,但是学生的一句插嘴弄不好就会让你的努力付之东流。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情境,然后抛出问题:“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没想到有学生插嘴:“我会了,底乘高除以2。”本想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操作之后总结出的公式,这下倒好,学生提前揭示谜底了。既然“藏”不住了,那就要调整教学流程,于是教师便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个公式。
师:“你怎么知道这个公式的?”
生1:“我刚才从书上看到的。”
又有学生插嘴:“昨天爸爸告诉我的。”
师:“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
(大部分学生都摇头)
师:“看来大家对这个公式还比较陌生,肯定有许多疑问吧?”
生2:“这个公式是怎么得到的呢?”
生3:“为什么要除以2啊?”
生4:“昨天我们通过剪、移、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三角形应该怎么办呢?”
生5:“三角形有三个底,三个高,这个公式中的底和高指的哪个底和哪个高啊?”
……
师:“看来光知道这个公式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它的含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看看最后的公式是不是和之前说的一样。”
当学生插嘴后,如果采用“捂盖子”的方法,继续按照预设的流程进行教学,结果会事与愿违。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完全被拉回来了,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这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上去了,虽然不理解,但是非常好奇,一心想探个究竟。既然如此,不如顺水推舟,抓住契机揭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从而明确了探究目标,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地投入到了探究过程之中。
二、插嘴——纠正错误的引发剂
师:“你的反应可真快!向大家介绍下是怎样算的。”
生1:“3+2=5,8+8=16。”
师:“都同意他的算法吗?”
(学生分成了三个阵营,有的赞同,有的反对,还有些不知所措。)
这位插嘴学生的算法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种典型错误,往往都是在订正作业时进行纠正,有些亡羊补牢的感觉。这位学生在课始就抛出了这种错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教师及时抓住这一资源,让学生陈述自己的思路,引导全班学生争辩、操作、验证和反思,使平淡的计算教学层峦叠嶂,学生不仅仅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更在对错误算法的辨析中深化理解了算理。
三、插嘴——启迪思维的润滑剂
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如果教师能够用心倾听学生的插嘴,提炼“不和谐声音”中有价值的因素,则会引发深刻的思考,催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把一根36厘米长的铁丝剪成三段,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度之比是2∶5,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题目一出,就有学生插嘴:“只知道两条边的比,不好算啊?”他的意见得到了不少学生的赞同。
师:“没问题啊,你们是不是遗漏了什么啊?”
生1:“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是相等的。”
师:“那么三条边长度的比是多少呢?”
生2:“还有一条边是2份,三条边长度的比是2∶2∶5。”
师:“这两种剪法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吗?”
有学生插嘴:“只要剪成三段就肯定能围成三角形的,这道题目有两种答案。”
生6:“不一定吧,只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可以围成三角形。”
生7:“2∶2∶5,2+2<5,不能围成三角形;5∶5∶2,5+2>5,可以围成三角形。”
第一个学生的插嘴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代表了部分学生的审题障碍,教师将计就计,引导学生二次审题、全面思考、辨析筛选。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又适时抓住两位学生的插嘴,对教学推波助澜,使课堂成为让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的舞台。
要将“插嘴”处理得游刃有余,非一朝一夕之功,既要有一对锐眼和一双慧耳,更要有随机应变、点石成金的机智,从而将“插嘴”变成课堂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有效载体。
(责编 罗 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