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机电高职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
2014-09-03张林燕
张林燕
【摘 要】众所周知,体育保健对于人们制定运动处方,体能恢复,保健按摩,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等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综合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校在校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的认识程度、学习意向及学习动机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在我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可行性,旨在为我校体育保健课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无锡机电高职 体育保健 选修课 可行性
前言
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体质与健康教育及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体育卫生、保健按摩、体育疗法、体育伤病的预防和处理等。通过运用医学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务监督和指导,使体育锻炼更好地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效果。将体育保健纳入课堂,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都很有帮助。本文试就我校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的可行性做初步的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研究对象无锡机电高职信息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二年级学生共20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10多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设计制作问卷是通过参考大量的网络资料,针对我校的基本情况设问,并经过反复修改后完成的。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即发即收的形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回收率100%。
1.2.3 数理统计法。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对调查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获得体育保健知识的途径多是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媒体的介绍,依赖于家人朋友的推荐,从而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体育保健知识的愿望;另一方面也看出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学校未能及时向学生提供有关体育保健的更直观的信息。
表2:该项在调查中有效问卷为196份,通过统计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自认对体育保健与养生知识完全不了解或非常了解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1%和0%,两项之和约占总人数的5.1%;了解的学生有26人,占13.2%,与初步了解体育保健知识的人数相加可达到总人数的88.2%。这表明学生们对体育保健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真正了解的人却很少,这就在提醒我们学校需要快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对体育保健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从表3:可以看出体育课堂对体育保健知识的普及严重不足。这是我国体育课堂模式的局限性导致的。也是我国学生体质状况不佳的直接后果。体育课实践课都被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体育保健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选修课的形式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2.1.2学生对学习体育保健的态度。
另外,在回答“在各种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如果学校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你会参与学习吗?”这一问题时,有160人选择“会”,占接受调查总数的81.6%。
2.2 分析
2.2.1 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体育保健课的开设提供可能。通过统计调查中的其他可多选的题目得知:117人想通过体育与保健课了解运动与营养的相关知识,82人想了解科学健身的方法,另外还有131人想学习推拿按摩的基本方法。想学会以后帮助自己或家人缓解学习和工作之后身体的疲劳与不适。学生大都了解一些体育保健的保健和治疗功能,希望学习体育保健课程。
2.2.2 对学习体育保健学的认识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我校学生对体育保健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学习体育保健的动机是很明确的,所以列入选修课课堂,必将填补相关方面的空白、更好地迎合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使更多的学生通过学习和运用体育保健知识达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减少职业病的发病率,缓解工作压力的目的。
3 无锡机电高职校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的条件
3.1师资水平
我校专职体育教师人数众多,都学过体育保健这门课程,其中不乏理论知识过硬,操作能力强,又善于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我校还拥有三名校医,也可以和体育教师联合起来进行教学,相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以目前我校的师资力量完全能够满足学校开设这门课的需求。
3.2教学环境与设备
体育保健课采用选修课的教学形式,便于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也都具备。简单的医用器械也可以买到,价格方面也便宜,而且重复课使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学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学生接受程度、师资水平、教学环境与设备等也完全能够满足需要。相信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们既能够学到理论知识, 又能够在推拿按摩的实践活动中有效舒缓学习带来的身体疲劳,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并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良多。所以,在无锡机电高职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第四版)[M].2006.
[2]刘海平.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及思考[J].首都体育学报,2008(7).
[4]江月兰.关于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的实践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2).endprint
【摘 要】众所周知,体育保健对于人们制定运动处方,体能恢复,保健按摩,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等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综合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校在校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的认识程度、学习意向及学习动机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在我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可行性,旨在为我校体育保健课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无锡机电高职 体育保健 选修课 可行性
前言
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体质与健康教育及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体育卫生、保健按摩、体育疗法、体育伤病的预防和处理等。通过运用医学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务监督和指导,使体育锻炼更好地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效果。将体育保健纳入课堂,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都很有帮助。本文试就我校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的可行性做初步的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研究对象无锡机电高职信息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二年级学生共20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10多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设计制作问卷是通过参考大量的网络资料,针对我校的基本情况设问,并经过反复修改后完成的。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即发即收的形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回收率100%。
1.2.3 数理统计法。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对调查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获得体育保健知识的途径多是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媒体的介绍,依赖于家人朋友的推荐,从而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体育保健知识的愿望;另一方面也看出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学校未能及时向学生提供有关体育保健的更直观的信息。
表2:该项在调查中有效问卷为196份,通过统计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自认对体育保健与养生知识完全不了解或非常了解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1%和0%,两项之和约占总人数的5.1%;了解的学生有26人,占13.2%,与初步了解体育保健知识的人数相加可达到总人数的88.2%。这表明学生们对体育保健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真正了解的人却很少,这就在提醒我们学校需要快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对体育保健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从表3:可以看出体育课堂对体育保健知识的普及严重不足。这是我国体育课堂模式的局限性导致的。也是我国学生体质状况不佳的直接后果。体育课实践课都被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体育保健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选修课的形式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2.1.2学生对学习体育保健的态度。
另外,在回答“在各种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如果学校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你会参与学习吗?”这一问题时,有160人选择“会”,占接受调查总数的81.6%。
2.2 分析
2.2.1 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体育保健课的开设提供可能。通过统计调查中的其他可多选的题目得知:117人想通过体育与保健课了解运动与营养的相关知识,82人想了解科学健身的方法,另外还有131人想学习推拿按摩的基本方法。想学会以后帮助自己或家人缓解学习和工作之后身体的疲劳与不适。学生大都了解一些体育保健的保健和治疗功能,希望学习体育保健课程。
2.2.2 对学习体育保健学的认识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我校学生对体育保健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学习体育保健的动机是很明确的,所以列入选修课课堂,必将填补相关方面的空白、更好地迎合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使更多的学生通过学习和运用体育保健知识达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减少职业病的发病率,缓解工作压力的目的。
3 无锡机电高职校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的条件
3.1师资水平
我校专职体育教师人数众多,都学过体育保健这门课程,其中不乏理论知识过硬,操作能力强,又善于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我校还拥有三名校医,也可以和体育教师联合起来进行教学,相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以目前我校的师资力量完全能够满足学校开设这门课的需求。
3.2教学环境与设备
体育保健课采用选修课的教学形式,便于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也都具备。简单的医用器械也可以买到,价格方面也便宜,而且重复课使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学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学生接受程度、师资水平、教学环境与设备等也完全能够满足需要。相信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们既能够学到理论知识, 又能够在推拿按摩的实践活动中有效舒缓学习带来的身体疲劳,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并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良多。所以,在无锡机电高职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第四版)[M].2006.
[2]刘海平.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及思考[J].首都体育学报,2008(7).
[4]江月兰.关于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的实践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2).endprint
【摘 要】众所周知,体育保健对于人们制定运动处方,体能恢复,保健按摩,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等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综合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校在校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的认识程度、学习意向及学习动机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在我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可行性,旨在为我校体育保健课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无锡机电高职 体育保健 选修课 可行性
前言
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体质与健康教育及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体育卫生、保健按摩、体育疗法、体育伤病的预防和处理等。通过运用医学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务监督和指导,使体育锻炼更好地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效果。将体育保健纳入课堂,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都很有帮助。本文试就我校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的可行性做初步的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研究对象无锡机电高职信息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二年级学生共20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10多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设计制作问卷是通过参考大量的网络资料,针对我校的基本情况设问,并经过反复修改后完成的。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即发即收的形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回收率100%。
1.2.3 数理统计法。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对调查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获得体育保健知识的途径多是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媒体的介绍,依赖于家人朋友的推荐,从而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体育保健知识的愿望;另一方面也看出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学校未能及时向学生提供有关体育保健的更直观的信息。
表2:该项在调查中有效问卷为196份,通过统计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自认对体育保健与养生知识完全不了解或非常了解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1%和0%,两项之和约占总人数的5.1%;了解的学生有26人,占13.2%,与初步了解体育保健知识的人数相加可达到总人数的88.2%。这表明学生们对体育保健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真正了解的人却很少,这就在提醒我们学校需要快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对体育保健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从表3:可以看出体育课堂对体育保健知识的普及严重不足。这是我国体育课堂模式的局限性导致的。也是我国学生体质状况不佳的直接后果。体育课实践课都被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体育保健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选修课的形式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2.1.2学生对学习体育保健的态度。
另外,在回答“在各种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如果学校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你会参与学习吗?”这一问题时,有160人选择“会”,占接受调查总数的81.6%。
2.2 分析
2.2.1 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体育保健课的开设提供可能。通过统计调查中的其他可多选的题目得知:117人想通过体育与保健课了解运动与营养的相关知识,82人想了解科学健身的方法,另外还有131人想学习推拿按摩的基本方法。想学会以后帮助自己或家人缓解学习和工作之后身体的疲劳与不适。学生大都了解一些体育保健的保健和治疗功能,希望学习体育保健课程。
2.2.2 对学习体育保健学的认识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我校学生对体育保健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学习体育保健的动机是很明确的,所以列入选修课课堂,必将填补相关方面的空白、更好地迎合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使更多的学生通过学习和运用体育保健知识达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减少职业病的发病率,缓解工作压力的目的。
3 无锡机电高职校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的条件
3.1师资水平
我校专职体育教师人数众多,都学过体育保健这门课程,其中不乏理论知识过硬,操作能力强,又善于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我校还拥有三名校医,也可以和体育教师联合起来进行教学,相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以目前我校的师资力量完全能够满足学校开设这门课的需求。
3.2教学环境与设备
体育保健课采用选修课的教学形式,便于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也都具备。简单的医用器械也可以买到,价格方面也便宜,而且重复课使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学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学生接受程度、师资水平、教学环境与设备等也完全能够满足需要。相信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们既能够学到理论知识, 又能够在推拿按摩的实践活动中有效舒缓学习带来的身体疲劳,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并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良多。所以,在无锡机电高职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第四版)[M].2006.
[2]刘海平.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及思考[J].首都体育学报,2008(7).
[4]江月兰.关于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的实践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