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时评写作教学策略

2014-09-03王立辉

课外语文·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合作模式

王立辉

【摘要】本案例是以小组合作的模式,通过演讲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时评写作。活动强调学生自主选题,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活动融“读”“写”“说”三位一体,切实提高时评写作水准;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

【关键词】时评写作;演讲活动;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时评写作,现在是作文教学中的热点。无论是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还是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时评写作是既便于操作,又易收成效。因此我在所教班级开展了时事演讲活动。根据教学进度和班级实情,我采取的是小组合作模式。

理论依据:这项活动的设计是基于维果茨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模式重视学习的社会性,重视合作学习、共同发展。

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学期,先让学生在随笔中尝试写时评。根据这些时评写作素材,我开了一节时评写作指导课,介绍时评写作的基本思路。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的时事演讲在低层次的问题上纠缠,使活动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比如说,只是愤怒情绪的宣泄,分析事件时无中生有、以偏概全等等。罗杰斯的“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主张教师对学生不应有任何人为的制约,不要有任何干涉。这实际上抹杀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也无法施行。第二学期,把学生分成三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一、自选新闻事件,确定内容

下放时事选择权给小组,让小组成员自主协商选取。这个环节教师的要求一定要清晰到位,否则学生会毫无目标和头绪。我的要求是:1.所选事件必须是近期发生,有讨论的价值,有思考的空间。2.基本问题要准备充分,如事件经过、背景延伸、各方态度等等。3.要有一定的展示手段,如做成课件。

让学生单独的或者与其他学生共同的形成他们自己的活动计划,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参与,使得学习不只是“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而是统整性的学习。而且让学生自己选择活动的内容,也能让他们对自己这种选择的结果承担责任。

二、集体备课,相互研讨

小组内,分头查阅材料,相互讨论补充,共同准备展示课件、演讲稿。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入细致地把握事件,写作能力强、多媒体操作娴熟的同学也都有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在相互讨论、分头准备中学会了团结合作。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就会更浓厚。

三、协同展示,激活讲堂

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包括事件回顾、时评演讲、互动问答等等。由于自己成为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形式新颖,独具匠心。有的小组课件制作精良,展示手段精彩多样;有的小组通过互动环节,现场提问采访,令人印象深刻。

四、认真评议,总结创新

台上的演讲家认真展示事件,宣扬观点。台下的学生则随他们关注事件,深入思考,互动交流。在共同学习之余,还为台上的演讲家打分并进行评述,评论优缺点。课后综合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给出最终评价。这样,不仅吸引台下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为后面的同学提供借鉴,对台上的演讲家也是一种激励。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多元多向评价,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把评价权交给学生,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时事演讲活动开展了两个学期,我觉得还是有一定收获的。

(一)培养了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

龙应台说过:“有些青年人追求时尚,不谈政治,实际上就是只关心自己的事情。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滚动着的车,总有人在里面自顾自地行乐。所幸的是,总有人探出头来看看这辆车究竟跑在哪里。”每个人都有责任探出头来,看看社会这辆车跑到了哪里。作文教学也希望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心灵。时事演讲活动确实燃起了学生的热情:追问社会真相,维护公平正义,担当现代公民的责任,发出自己的声音。

(二)激发了学生写时评的热情,并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

在随笔乃至考场作文中,学生积极踊跃,大胆尝试,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觉得很痛快。更重要的是,在论说文写作中,不再一味宣泄情绪,而是理性分析:就事论事,多角度探讨,主客观双向归因。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不虚泛,不空洞。

(三)保证了每个学生的探究强度和小组间的合作频度

国外研究表明合作学习以3至5人为宜,小组成员太多,可能有些学生无所事事,坐享其成。本活动以三人为一小组。活动任务所要求的资源(信息、知识、技能、材料等)是单个学生不容易全部拥有的,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分工,而且也使学生的合作有一定的频度。

选题要有思考的空间,有评论的价值。每天新闻事件那么多,并不是随便选一个就可以的,而是评论者对评论价值的判断。有时候热点事件未必有评论价值。比如有一个小组的选题是“芝麻糊里的乌头碱吃死了人”,这件事尽管在报纸上占了好几天的版面,但总的来说是一个很偶然的事情。演讲结束后,除了对中草药的无知和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学生没什么可以多讨论的。有的新闻事件看起来是冰点,实际上是很容易被人忽略、隐藏着大关怀、涉及每个人利益的大问题。这样的话题,触及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和每个人的内心,这需要学生独特、有洞察力的判断。

时事演讲“说”的特色要鲜明。不少小组时评稿写的很有深度,但一登上讲台,演讲的效果并不理想。理性的分析,思考的透彻,确实是演讲的核心。但演讲就要有演讲的特点,比如怎样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抓住听众的思维。怎样使用设问、反问、排比、呼告等修辞来增强语气,使得演讲义正而辞严。还要注意演讲时要表达自然,语速适中,肢体语言要落落大方。当然,这些不可一蹴而就。要求要适当,有所提升就好,不能太理想化。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模式
军队采购中电子商务企业应用模式探析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初中英语 “自主学习与合作” 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