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14-09-03任敏

课外语文·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误区有效性策略

任敏

【摘要】在语文教学饱受质疑的今天,要想让语文教学更有效,必然要关注课堂,优化课堂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 ;误区 ;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吕叔湘先生在一个座谈会上的发言《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中说:“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的确,语文教学长期受到各界人士的诟病,批判多指为“低能”“无效”。虽然已时过30多年,但对语文学科的指责却仍然没有停止。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几年时间,不敢妄谈“有效”或“无效”,但也深深觉得,语文老师应该让课堂更加灵动、有效。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要想语文教学不是“低能”“无效”,就得直指教学的核心:课堂。而一堂成功的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堂提问的质量。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与文本对话最为常见的教学技能。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理解新知,探究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当前语文课堂提问存在这些误区:

第一,无效提问。

轻松活跃,有着良好的氛围,这样的课堂是我们所追求的。但轻松不代表提问就随意,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精心设计,有目的性的。但是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回答,让课堂显得更加热闹,出现大量的无效提问,用 “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比如:“同学们,《沁园春·雪》的上阕主要在写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是不是啊?”学生多回答:“是”。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但是,这样的问题是无效的,根本没有经过学生大脑的思考,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毫无帮助。

第二,概念模糊。

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教师逐步的启发下掌握知识。因此所提问题应该是严谨的,语言表述一定要准确,概念清楚,要让学生明白,不产生歧义。比如曾听一位老师上课《绿色蝈蝈》,老师在导入新课阶段,让学生听了一段蝈蝈的叫声,然后提问:这是什么动物?这个问题显然不够准确,听的是声音,那提问是否应该这样说:“这是什么动物的声音?” “这是什么动物”学生虽然也能够回答,但对于教师而言,这样的语言是不准确的。

第三,难度过大。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会造成虚假繁荣的假象,但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学情,所提的问题难度过大,同样也是不恰当的,问题过难,长此以往会让大部分学生丧失思考的兴趣,因为想也想不出来,畏难情绪一旦产生,那势必降低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有一位教师在上《使至塞上》时,教学至颔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这样提问:“这一联写出了怎样的意境之美?说说你的理解。”本联画面感极强,不妨先让学生描绘此联所描绘的画面,在描绘中自然而然地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这样逐步深入,方能符合学生理解层次。

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有哪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方式灵活,启发思维。

在提问中老师们常采用的方法是一问一答,如果一成不变定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巧妙设疑,让提问方式灵活多变,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小组合作回答、辩论赛等等,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一位老师在执教郑振铎的《猫》,对于课文“第三只小猫”之死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时,提问:第三只小猫的死,你认为到底是谁的责任?这问题一提出后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回答,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辩论中有的学生认为是作者的过失,有的认为小猫也有问题。其实这就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而求胜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主动、大胆,不仅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第二,面向全体,难度适宜。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全方位兼顾。课堂提问就应该根据学情,难度适宜,既要让优等生“吃得好”,又让后进生“吃得饱”,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一位老师在执教《端午的鸭蛋》时,先是展示“高邮鸭蛋网”上对高邮鸭蛋的官方评价,然后提问:“同学们,汪曾祺先生是怎样描写家乡的鸭蛋的,这里又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先有范例,然后让学生对话文本概括,最后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由易到难,层次分明,易于学生把握。

第三,敢于质疑,拓展延伸。

尽信书不如无书。敢于争论,善于思辨的课堂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与老师、与文本的对话中若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应马上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抓住这闪现的火花,更要积极地引导产生这种碰撞。那么首先教师要敢于质疑课本,才能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比如郑振铎的《猫》中,“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作者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恰当吗?若在课堂上有此一问,虽质疑了作者的做法,但必让学生能够思考如何正确地看待并积极面对所犯的过错,从而进行弥补。

综上所述,小小的课堂提问反映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研读,这需要老师在课前下足功夫,深入文本,增强提问的有效性;同时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足够机智,能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来巧妙设疑,变化提问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更要丰富教学手段,善于延伸,敢于质疑。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当我们的课堂提问是有效的,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必然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郑忠耀.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 1999(6).

[2]王超.课堂提问的六个度[J].长沙铁道学院报(社会科学版), 2006(3).

[3]王丽.我的教育梦——代序,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误区有效性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Passage Four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