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体质下滑谁之过
——一名小学生的个案调查

2014-09-03郭海霞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2期
关键词:课间研究者心率

闫 静,郭海霞

(1.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2.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084;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学生体质下滑谁之过
——一名小学生的个案调查

闫 静1,2,郭海霞3

(1.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2.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084;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本研究截取小学生一周生活片段,试图通过质性研究方法中的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从细微处挖掘是什么在影响学生的体质,并在何种程度上导致学生体质下降,力图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及看法,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相关验证,最终为应对体质下降问题提供可参考的信息。体质下降的心理状态和意义构建方式,听不到被研究者自己的声音。因此,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体质下降原因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解释性的个案调查是十分必要的。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对我国西部省会城市S市的一个四年级小学女生WY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观察记录。研究发现,作为一名小学生,WY的生活方式“静得出奇”,“玩”的时间少得可怜;主要的身体活动时间为课间时间,然而课间身体活动的量和强度远远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程度;其所在学校的体育课经常被挤占;家长以是否经常生病作为判断孩子体质好坏的标准对于孩子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表现得无能为力。

1 研究方法

1.1 抽 样

本研究采用的是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选择个案的具体方式是方便抽样。之所以采用这种抽样方式是因为研究者需要和被研究者一起生活一段时间,详细观察被研究者日常的生活起居。方便抽样有利于实现这一条件,且有利于与被研究者保持亲近和信任感,为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打好基础。本个案的主角是WY,小学五年级女生,生活在我国西部某省会城市S市,家庭经济条件良好。文中的“我”是本文作者,使用第一人称是为了再现研究现场,让读者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境下研究者搜集到现有的材料,从而对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做出自己的判断。

1.2 材料收集

材料收集的方法采用的是参与式观察、开放式的非正式交谈。访谈的时间长短不定,地点主要是在被研究者家里和学校。为了保证观察和访谈的自然性,观察和访谈没有现场记录或录音,而是在每次观察和访谈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记录,并同时记下被研究者的表情和形体动作以及自己对方法的反省。

在做本研究的时候,笔者和被研究者一起生活一周,日期的选择遵循极端抽样原则。这么做的理由是,从一个极端的例子中学到的经验可以用来为一般情况服务。虽然这种现象比较极端,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就研究目的而言,对这种独特现象的揭示比一个典型现象更具有说服力。除了观察和访谈本个案外,我还访谈了WY的母亲。

1.3 成文方式

本研究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定性研究常用的5种成文形式:(1)现实的故事,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当事人看问题的观点,从被访者的角度将其学习、生活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尽可能使用被访者的语言来描述研究结果;(2)坦诚的故事,介绍我使用的方法和在研究过程中所做的反省和思考,再现访谈情境和对话片段;(3)印象的故事,详细描写事件发生时的情境和当事人的反应和表情动态;(4)批判的故事,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对被访者的情况进行更深入的探讨;(5)规范的故事,尽管作者没有试图用研究结果去验证某一外在理论。

1.4 推广度及其他

质性研究使用的是目的性抽样,其研究结果不能像定量研究那样当然地推广到从中抽样的人群,而是使有类似经历的人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背景介绍

WY是一个11岁的女孩,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属上中等。家庭居住的院内有大片空地可供玩耍。马路对面是省实验小学——WY所在的学校。占地14 674cm2,建筑面积16 000cm2,拥有400m跑道操场,60个教学班,约3 000名学生。因为离学校只有一街之隔,所以WY每天自己步行上学、回家。

2.2 研究结果

2.2.1 静得出奇 孩子一天在家会走多少?这一数字关系到测算孩子每天的活动量的大小。因为WY日常的生活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家庭生活就是她校外生活的全部。那么,WY在家的活动情况如何?以“动”的生活方式还是“静”的生活方式为主,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否能满足一个她每天必要的能量支出,对体质提高是否有利?本研究试图通过参与式观察记录WY在家一天的走路距离(即从起床后到晚上上床睡觉前在家所有步行距离的累加)来揭示其在家的身体活动情况(图1)。

图1 家里行走路线图

表1 家里行走距离

通过一天的详细观察记录,WY在家行走总距离为126.9米让我很惊诧,它告诉我的是WY在家除了必要的移动外,几乎没有额外的身体活动。与自己童年的生活(完成作业后就会约好小朋友去院子里或者更远的地方“疯”跑、“疯”玩)相比,这种生活方式“静”得出奇,而更类似于我在高中时代在家里的身体活动情况。当然,这样的生活方式既无法满足一个小学生每天必要的能量支出,也无利于体质的提高。

2.2.2 玩得珍稀 “一身动则一身强。”对小学生来说,玩就是很好的动。玩不仅可以促进儿童发育,而且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启迪心智,也有利于塑造学生的性格。童年的乐趣来自于玩耍,童年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玩耍。可是,从表2WY周二一天的作息时间表来看,她除了可怜的课间时间外,几乎没有任何玩耍的时间。

那么宝贵的课间时间又是如何度过的呢?在晚饭后等着看新闻的间隙,我随意地问起WY一天的课间生活。

表2 周二作息时间

我:课间都做什么呢?

她:(叹息)都没有时间“玩”。数学老师都没让我们下课。英语老师还好,只占5分钟,留5分钟“玩”。

我:那其他没被占用的课间时间呢?

她:我们就在楼道拐角“玩”(开心的表情)。跳绳、跳皮筋、跳远、拍手游戏什么的。

我:那么小的地方能跳绳吗?怎么不去楼下玩呢?

她:能。大家都去抢那块地方。去楼下太费时间了(教室在四楼)。

我:今天的体育课做甚了呢?

她:(很遗憾地叹息)哎,又被数学老师占了,又不能“玩”了……

我:大课间操都做什么呢?

她:做机器人操。

我:机器人操?

她:这样,这样(比划很刚硬的上肢动作)。我们都不喜欢做。一到这时候大家都盼着停电,我们就可以自己“玩”了。

我:下午放学后怎么没在学校“玩”呢?

她:大家都回家了,还要做作业呢。好多作业呢。

……

图2 课间活动心率图

在短短的“聊天”中,发现了“本土概念”——“玩”。这个字反复地被WY提到,并且,当“玩”得到实现的时候表现得满足,当“玩”被剥夺的时候表现出遗憾和不满。虽然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我却依稀感觉到“玩”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是一种奢望。为了玩,她们宁愿挤在楼道拐角跳皮筋,为了玩,她需要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在提到大课间操时,WY和她的同学并不满意,不知道是这些孩子天生喜欢“自由”地玩,还是因为大课间操日复一日的安排太过于死板和单调,从上面的谈话我无法做出判断;另外,主课老师占用课间休息时间也时有发生,谈到英语老师只占用了课间5分钟时WY明显显得有些欣慰。WY今天在学校的玩耍时间只有1.25小时,却被无情地剥夺了0.25个小时;因为是临近期末考试,周二本应该有的体育课也被“主课”老师占用了,WY在提到占用体育课时用了“又”字,表情也显得很遗憾,可见,体育课被任意宰割和瓜分现象仍然存在,不知道是体育教师自己主动“让位”,还是在主课教师的“敬业精神”面前碍于情面,我无法判断。

126.9 米的家庭活动距离让我对校园生活充满了期待,我本以为WY在学校的课间生活中会是生龙活虎地追逐、嬉戏、打闹的样子。然而聊天的结果完全相反,除去被占用的0.25小时外,在累积1小时的课间,她和同学除了玩相对安静的“拍手游戏”外,就是挤在楼道的一角“玩”,而这种玩是一种“轮流”游戏,具体到每个游戏者在短短的10分钟内能有几次真正“玩”的机会呢?我不禁在想,这样的活动量又怎么会对体质有促进呢?

WY和她的母亲告诉我,从周一到周五的每一天基本上是一样的,类似于“复制”。当我对周末燃起希望的时候,WY告诉我,她周六全天上兴趣班,早上是小提琴,下午是英语,周日的时候,父母会开车带她去广场滑旱冰,可是没过多久就累了,其他的时间就是看电视和上网和同学聊天。

2.3 心脏能有几回搏

以上观察的是关于活动量的情况,为了了解WY一天内身体活动强度的状况,我选择了心率这个简单易测的指标。主要测量每次课间活动后的心率。测量的方式是WY自己在下节课上课前1 ~ 2分钟内测量并记录得到的。虽然WY很好奇为什么要她测量并记录心率,但是出于客观真实的考虑,我并没有告诉她真实情况,只是说让她帮忙,因为关系亲密,她很爽快地答应了。心率记录图如图2。

图2显示平常安静时的心率为74次/min,图中A、B、C分别为早、中、晚在家时的心率74次/min(因为WY在家的身体活动强度很小,所以假定均为安静时心率),其他5个点分别依次代表第一、二、三、五、六课间活动后的心率,图中阴影部分为理论上WY在有氧运动时中等强度的心率范围(125.4 ~ 167.2)。WY在周二一天的生活中,除第二大课间的身体活动心率接近中等强度心率的最低值外,其他课间活动的心率接近于平常安静时心率。如果说较长时间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才会对耐力有影响的话,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了为什么生活质量提高小学生体质却不升反降的原因了。

2.4 家长的声音

从对WY母亲的访谈可见:第一,WY的母亲虽然知道青少年体质下降这件事,但是对体质的理解却与体育界所担忧的体质有所不同。她对体质的认识是抗病毒、疾病能力,判断体质好坏的标准是孩子不生病或少生病。而因为WY平常很少生病,所以对WY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并不担心,不担心自然也就不会有促进体质增强的强烈的意识和愿望,有可能导致家长在体质促进中的缺位。第二,虽然WY的母亲有鼓励孩子锻炼的意识,但是苦于没有时间(她作业未完成,我也没办法)。显然,完成作业是第一位的,锻炼是第二位的,在学习面前,锻炼隐退了。这一方面与当前社会以学习成绩为主要的竞争取胜筹码有关,另一方面也因为孩子年少时良好的健康的状况未能引发家长对孩子健康的危机意识。简而言之,只要孩子不生病,万事大吉,学习为重。第三,WY没有时间玩又一次得到印证。

2.5 对其他体质下降原因的反驳

在很多相关文献中提到,场地不足、体育课教学寡效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诸多原因之一,因为没有场地锻炼,因为体育课教学效果差,所以学生体质会下降。至少在本研究中,这两个原因看起来并不是重要的。因为在周二当天,WY班的体育课被占用了,体育课教学设计再好也有如台下多年历练的演员没有机会登场一样,无法展示其应有的作用;至于场地问题也是次要的。因为在WY生活的院内有大片空地可供玩耍。其学校占地面积大,拥有400米的标准跑道操场,平时也对外开放,相对于WY来说,场地是充足的,没有时间锻炼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当然这不是根本原因,因为导致没有时间的原因又有很多,如应试教育背景下产生的学习压力、体质强弱缺乏制度性规范等。

3 结 论

3.1 WY一天在家的行走距离是126.9米,在学校的累积活动时间是1小时,最高心率为116次/分,这样的身体活动量和强度小得可怜,仅仅是身体对运动的一种急性反应(因运动而使身体在功能上作出的突然和短暂的转变,而这些转变会在运动停止后,很快恢复),而不会形成慢性适应,因此这对于体质的提高基本没有作用。相反,这样的身体活动量下的生活方式是导致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3.2 就目前而言,体育课出现被“主课”挤占的现象而未能对学生体质产生应有的影响;相对于3 000名左右的学生来说,WY所在学校的体育场并不算大,但是在无人问津的情况下即便再大的场地也起不到实质的作用。

3.3 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体质好坏的意义没有应有的认识,自然对未成年人的体质增强不会起到促进作用。相反,在家长的潜意识里,与学习相比,“玩”和锻炼并不是那么重要和迫切。

4 后 记

在现场调查时,观察和访谈没有现场记录,并在被研究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研究者也在主观上尽量保持客观的态度,所以总体上来说,本研究的描述性效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以下两个方面描述性效度可能会受到挑战:(1)由于是第一次做质性研究,尽管调查开展得较为认真、细致,但难免会因为研究技艺上的稚嫩而导致研究的纰漏;(2)由于调查时间所限,未能统计被研究者若干天在家行走距离然后求平均值,课间活动的心率由被研究者自己测量,这些都有可能影响研究的描述性效度;(3)由于在现场调查时间太短,没有机会和研究对象更多地接触,也没有机会对研究对象的同学朋友进行观察和访谈,因而缺少这方面的相关验证,可能会影响此研究的解释性效度。

[ 1 ] 吴键.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报告[ J ].中国教师,2011(20):9-13.

[ 2 ]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5.

[ 3 ] 沈剑威,阮伯仁.体适能基础理论[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G804.49

A

1674-151X(2014)02-118-04

2014-01-15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08SS14139)

闫静(1979 ~),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公共政策。

猜你喜欢

课间研究者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快乐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