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钠在腹部外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2014-09-03李瑶李红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1期

李瑶++++++李红斌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在腹部外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2年9月在本院外科行腹部手术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于术后24 h开始使用常规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钠,同时予以常规预防及护理,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预防及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记录两组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结果 治疗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对预防腹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钠;腹部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 R5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c)-0052-03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及时治疗,急性期可并发肺栓塞,后期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1],可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2]。手术创伤,手术所致失血、失液、脱水,术后卧床等因素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而导致患者处于高危状态,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近年来骨科手术后已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了良好疗效。普外科已认识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性。本文对在本院外科行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低分子肝素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5月~2012年9月收治的136例行腹部外科手术(≥3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67例,女性69例;年龄45~76岁,平均62.6岁;平均手术时间3.25 h;术后卧床时间3~5 d,平均3.92 d;行肝胆手术93例,胃肠道手术43例。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术后24 h即使用低分子肝素钠4000 IU皮下注射,1次/24 h,使用6~7 d,同时予以常规预防措施,包括抬高下肢20°~30°及定时双下肢局部按摩,双下肢活动训练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及护理,包括抬高下肢20°~30°及定时双下肢局部按摩,双下肢活动训练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1.3 观察指标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下肢肿胀、下肢疼痛,下肢皮肤色泽有无泛红、青紫,有无浅表静脉扩张,有无压痛,检查时注意动作应轻柔,防止血栓脱落。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变化,记录两组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对照组有15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1%,其中1例于术后第3天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突发肺栓塞,经抢救3 d无效死亡,另一例于术后第7天突发肺栓塞而死亡;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 两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3 讨论

腹部大手术(≥3级)的手术过程复杂,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失血、失液较多,术后易出现血容量不足、脱水,且术后卧床时间长等,这些因素可致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这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这些高危因素很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国外报道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27%~50%,近来国内多有报道手术后患者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致肺栓塞死亡的病例,应引起重视。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已成为外科手术后的治疗措施,原有的物理方法虽能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但仍有部分手术后患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严重的后果[5-6]。腹部大手术后1~5 d的高危期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钠是目前临床上首选的抗凝药,其生物利用度高(95%),疗效确切,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影响不明显[7],无出血等不良作用,安全性高,无需药物监测,同时血浆半衰期平均为6 h,单剂量注射后,在血液中的抗激活性因子可维持20 h[8]。低分子肝素钠具有明显的抗Ⅹa因子活性作用和一般的抗Ⅱa的作用,在预防剂量下本品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没有明显改变,不影响血小板凝聚,也不影响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9]。试验表明,低分子肝素钠对体内外血栓的形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10],对凝血及纤溶系统影响小,产生抗血栓作用时,出血可能性极小,使用方便,副作用少,药物安全性高[11]。术后24 h即可预防使用,1次/d,皮下注射。治疗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12-13]。

综上所述,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目前外科大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危及患者生命,并造成医疗纠纷,严重干扰医生的工作情绪及影响医院的声誉;低分子肝素钠对预防外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确切的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郑树,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7.

[2] 李进.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4):521.

[3] 胡智玲,孙丹丹.骨科患者术后血流流变学变化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1,3(16):2533.

[4] 李江涛,齐尚锋.低分子肝素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J].辽宁医学院报,2009,30(4):373.

[5] 孙秀芳,郑战营,陈晓伟.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防治[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3):137-138.

[6] 吴新民.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22-26.

[7] 陈晓春,贾乐生,杨爽.四肢骨折D-二聚体的变化与血栓形成相关性及干预性治疗[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12.

[8] 赵斌.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13(4):345-346.

[9] Geerts WH,Pineo GF,Heit JA,et al.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the seventh ACCP conference on 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J].Chest,2004,126(3 Suppl):338S-400S.

[10] 王乐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防治[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7):419.

[11] 陈小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0,2(3):169-170.

[12] 刘林勋,李焕祥,吴泽涛,等.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钠联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2):22-23.

[13] 庞德兵.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J].内科,2013,8(3):242-243.

(收稿日期:2014-04-27 本文编辑:李亚聪)

综上所述,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目前外科大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危及患者生命,并造成医疗纠纷,严重干扰医生的工作情绪及影响医院的声誉;低分子肝素钠对预防外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确切的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郑树,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7.

[2] 李进.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4):521.

[3] 胡智玲,孙丹丹.骨科患者术后血流流变学变化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1,3(16):2533.

[4] 李江涛,齐尚锋.低分子肝素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J].辽宁医学院报,2009,30(4):373.

[5] 孙秀芳,郑战营,陈晓伟.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防治[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3):137-138.

[6] 吴新民.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22-26.

[7] 陈晓春,贾乐生,杨爽.四肢骨折D-二聚体的变化与血栓形成相关性及干预性治疗[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12.

[8] 赵斌.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13(4):345-346.

[9] Geerts WH,Pineo GF,Heit JA,et al.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the seventh ACCP conference on 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J].Chest,2004,126(3 Suppl):338S-400S.

[10] 王乐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防治[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7):419.

[11] 陈小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0,2(3):169-170.

[12] 刘林勋,李焕祥,吴泽涛,等.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钠联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2):22-23.

[13] 庞德兵.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J].内科,2013,8(3):242-243.

(收稿日期:2014-04-27 本文编辑:李亚聪)

综上所述,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目前外科大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危及患者生命,并造成医疗纠纷,严重干扰医生的工作情绪及影响医院的声誉;低分子肝素钠对预防外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确切的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郑树,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7.

[2] 李进.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4):521.

[3] 胡智玲,孙丹丹.骨科患者术后血流流变学变化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1,3(16):2533.

[4] 李江涛,齐尚锋.低分子肝素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J].辽宁医学院报,2009,30(4):373.

[5] 孙秀芳,郑战营,陈晓伟.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防治[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3):137-138.

[6] 吴新民.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22-26.

[7] 陈晓春,贾乐生,杨爽.四肢骨折D-二聚体的变化与血栓形成相关性及干预性治疗[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12.

[8] 赵斌.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13(4):345-346.

[9] Geerts WH,Pineo GF,Heit JA,et al.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the seventh ACCP conference on 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J].Chest,2004,126(3 Suppl):338S-400S.

[10] 王乐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防治[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7):419.

[11] 陈小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0,2(3):169-170.

[12] 刘林勋,李焕祥,吴泽涛,等.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钠联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2):22-23.

[13] 庞德兵.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J].内科,2013,8(3):242-243.

(收稿日期:2014-04-27 本文编辑:李亚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