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自湖广 梦圆重庆
2014-09-03
6月以来,重庆日报、重庆晨报组织了“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路“大型采访活动”,在重庆和湖北屡掀热潮,影响全国。这是今年以来,两报最接地气、最受平民百姓认可的新闻策划和采访报道之一,是重庆新闻工作者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新作,是献给3200万父老乡亲和重庆直辖17周年的大礼。
“湖广填四川”起于元末与明初的洪武大移民;到了清代前期,“湖广填四川”达到高潮,迄今已经600多年。这是一次先由政府主导,后成政府倡导与民间自发相结合的移民运动。到19世纪20年代,魏源作《湖广水利论》引用“湖广填四川”民谣,使这一运动进入全国民众视野。
这一时期迁往四川、重庆的移民来自湖北、湖南、陕西、广东、福建、江西、广西、甘肃、江苏、浙江、贵州和云南等十余个省,尤以湖北、湖南为多,故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称。从明洪武年开始,政府就以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为湖广移民入川的主要集散地,因此四川、重庆居民大都以“湖北麻城孝感乡”为祖籍。对于今天的川人、渝人而言,“湖北麻城孝感乡”就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成为重庆和四川移民祖籍的代名词。
在“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重庆有着极为特殊的地缘位置——重庆是“湖广”移民进入四川后定居、繁衍、创业的重要地域,也是再向全川扩散或“二次移民”的“中转站”。
——“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促成了川渝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地的大规模开垦、农业和手工业的大发展、大小城镇的繁荣、民族与文化的交流融合。它合理地分布了民族、人口生存的空间,使长期陷于战乱与苦难中的“天府之国”在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走向复兴,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准备了条件,对后来川渝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改变了汉、唐以来由北向南移民的格局,开创了由东向西(包括由南向北)大移民的先例,实现了由政府强制移民到支持鼓励性政策移民的转变,由被动的政治性移民向自发性经济移民的转变。
——“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导致了川渝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的巨大变化,使四川生态和自然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对社会结构和社会面貌产生了强烈的震荡,对上自秦汉,下至唐宋以来所形成的四川传统社会来了一次重塑。
——“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促成了自成一隅的四川对全国的一次大开放。外来人口的大规模迁入,促进了四川人口繁衍和人种的优化,为近代川渝名人辈出奠定了基础。
——“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促进了楚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大交融,是中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
对于重庆而言,随着清代巴渝地区的开发,农业快速恢复,手工业开始兴盛,交通运输业不断兴起,区域吸引和辐射能力不断扩大,为重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到清末,由于西方势力的刺激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重庆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20世纪后,在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中,重庆从一座封闭的城堡发展成为开放的连接我国中西部的战略枢纽,从古代区域性军政中心发展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从偏居四川东部一隅的中等城市发展成为立足中国内陆面向五洲四海的特大城市。
回眸历史,笑问“君从何处来”?梦里湖广,麻城孝感。展望锦绣前程,耕耘八万里巴渝,众手梦圆当今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