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与重庆的不解之缘

2014-09-03田姝

红岩春秋 2014年8期
关键词:西南邓小平重庆

田姝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作为小平同志曾经学习、工作、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重庆与其有着不解之缘:1919年,少年小平初到重庆参加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学习,并于次年跨出国门,开始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革命征程;1949年,二野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部进军西南,继而以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身份坐镇重庆、主政西南,建立了不朽功绩,两年零八个月后奉调进京,从此踏上中央领导岗位;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小平同志虽然日理万机,但始终关心重庆的建设,并先后多次来渝视察,对重庆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怀抱理想赴渝州

20世纪初,随着“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众多有志的知识青年聚集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之下,迫切希望找到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药方”。在此背景下,赴法勤工俭学运动逐渐兴起,邓小平也在此时来到重庆。

1919年6月,重庆总商会会长汪云松目睹了成都留法学生途经重庆赴法的盛况后,深受启发和鼓舞。他与当时的巴县教育局局长温少鹤等人,召集各界社会名流,于8月28日正式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重庆分会。此后,经过周密策划,在重庆商会、重庆教育会等单位和团体的全力支持下,由工商界人士和社会名流捐款2万多元,又开办了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汪云松任董事长兼校长。

该校招收中学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青年,学制一年。校址设在重庆市中心的夫子祠内,即今天渝中区第二十九中学及周边那段热闹繁华、商城林立的街区。尽管当时学校的教室简陋,设备很差,校内既无宿舍,也无体育活动场地,食宿均由学生自行解决,但仍吸引了大批青年前去报考,竞争相当激烈。当时邓小平(时名邓希贤)的父亲邓绍昌正好在重庆,他得知这件事情后,便托人带话到四川广安,让儿子到重庆报考预备学校,进而到法国留学。

9月,邓小平与几个同乡一道从广安县东门口码头乘货船顺渠江东下前往重庆。中旬,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正式开学,邓小平以初中一年级的学历,分在了初级班,学习课程有法文、数学、中文和工业知识,其中以法文为主。学校要求学生毕业时粗通法语,并掌握基本的工业知识,为到法国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在重庆近一年的学习生活中,邓小平除了刻苦学习规定课程外,还积极投身爱国运动。11月,邓小平参加了重庆学生抵制日货的反帝斗争。他与同学们到警察厅示威、游行和请愿,要求重庆警察厅长郑贤书交出用公款廉价购买的80多箱日货。在坚持了两天一夜之后,学生们最终取得了胜利。回到学校,大家又将自己带有日本商标的牙粉、脸盆等用品摔在地上焚烧、砸烂,把洋布衣服也撕毁,以示再不用日货的决心。这一场使人热血沸腾的运动,更坚定了邓小平爱国救国、振兴实业的理想。尽管当时所谓的救国,无非是在同学中流行的工业救国思想,还没有形成他后来所具有的那种鲜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五四”运动的战斗洗礼,对于邓小平以后世界观的形成和革命实践活动的进行,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和意义。

1920年7月,重庆留法预备学校的学生结束了近一年的紧张学习生活,在重庆总商会举行了毕业典礼。经过毕业考试和体检,邓小平与80多名同学获准赴法。8月27日下午3时,邓小平和赴法的同学们在家长亲人的尾随簇拥下,在留法勤工俭学会和商会、教育会等其他各界人士的欢送下,整队出太平门,登上法商聚福洋行的“吉庆”号客轮,宿船一夜,准备东下。28日清晨,吉庆轮拔锚起航,告别山城,扬帆东去,邓小平一行经上海再转乘邮轮“盎特莱蓬”号前往法国。

胸怀鲲鹏之志的邓小平开始了万里远航,也由此开启了他壮丽辉煌的人生。可以说,重庆是邓小平伟大革命生涯的起点。

坐镇重庆铸丰碑

1949年,在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战略决策中,中共中央把解放西南、稳定西南和建设西南的重任交给了邓小平。他与刘伯承、贺龙一起,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方针,率部挺进大西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盘踞在云、贵、川、康四省的约90万国民党武装。11月30日,重庆解放。12月8日,被任命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的邓小平率部进驻阔别29年的重庆。

在坐镇重庆主政西南的两年零八个月里,邓小平与刘伯承、贺龙等人一道,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坚持从西南地区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和主张,成功地领导西南人民进行了政权建设、社会改造、经济恢复、民族团结、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伟大实践,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西南是国民党政权的最后巢穴,面对十分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邓小平运筹帷幄,为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呕心沥血。一方面,通过城市接管,成立军管会实行军事管制,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途径,及时建立起了从西南军政委员会及各省、市、区人民政府到县、乡人民政府的各级人民民主政权,迅速而顺利地完成了政权更替上的除旧布新。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征粮剿匪、镇反肃特斗争和抗美援朝运动,进一步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及政治秩序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在解放初期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形势下,邓小平把经济恢复作为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来抓。他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要巩固政权,首先要从发展经济着手”,要求把一切工作“引导到发展生产力”。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为首的西南局领导西南各地,在没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迅速建立起国营经济,确立了国营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严厉打击投机倒把,平抑市场物价,整顿金融秩序,迅速扭转了国民党统治所遗留下来的物价飞涨、恶性通货膨胀的严峻经济形势;扶持私营经济,扩大公私订货,提倡“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实行土地改革,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拉动内需、增加就业,改善交通……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西南地区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完成了工农业生产计划和财政税收计划,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改善,为后来实施“一五”计划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猜你喜欢

西南邓小平重庆
古城西南两座桥
“潮”就这么说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Country Driving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Stereotypes and Diversity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红色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