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队其实很简单

2014-09-02许志杰

祝你幸福·知心 2014年9期
关键词:行李排队黑人

许志杰

儿子在悉尼读书,基本每个学期都回来呆上一段时间,几乎每次都有人问他,回来适应吗?他的回答是适应的肯定还是多,毕竟这是自己的家,不适应的主要是过马路,人抢道,车不让人,在互相挤压中,各自前行;再一个是不排队,你要排队就永远排不到你;至于说雾霾问题、食品安全,那还远点,最不适应的就是生活中的这些小事。

其实,这些事我也感同身受。就说坐飞机到机场取行李吧,今年春天从台北回来,差不多时间抵达的飞机好像有三个航班。除了我坐的这个航班,还有两个从韩国飞来的航班。我到的稍早就站在行李机旁等待,一会儿头个韩国航班旅客出港,迅速挤到我们的前边。等这帮人弄清楚了不在此处时,像一阵风又刮到另一处。这边刚刚清静下来,又一个航班旅客出港,风一样刮到我们的前边。当然,这里不是他们取行李的地方,忽一阵疾风又不见人了。行李来了,我却被挤到了后边,眼看着到手的行李不得不再次跟着履带转圈去,俺也只得等待着它的下个轮回。

排队,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小事,它的理论基础是“先来后到”,它的实际操作规程是“先来后到”,它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也是“先来后到”。“先来后到”的引导意义在于安定社会秩序,平和人的浮躁心态,渐次满足人的需求。

如果失去了这个平等社会的天平,那么,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被颠覆。一种情况是,别急,早晚有你的,如此兑现,谁也不必急什么,排队等呗;另一种情况是,不急,早晚什么都没你的,那就要想办法往前挤,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儿了。一条龙变成了一个大疙瘩,堵在窄小的门外,进不去也出不来。

再者,排队还是不排队,与这个国家的发达还是落后,有文化还是没文化,关系不大。现在很多人到国外转一圈回来,都说没有中国发达,现代化程度远不如国内。但是,再往深处说,那就不是这样了,比如排队,两个人以上就会排队,几乎看不见加塞这种令人讨厌的蛮横行为。

南非是一个很有自己特点的国家,占全国人口多数的黑人掌握国家大权,少数白人却掌握着这个国家的大部分钱财。首都就有行政首都、经济首都、司法首都,当官的平时都凑不到一起,个人忙活个人的事。而且,城市没有公共交通工具,出租车、公交车、地铁,一概没有。出行就是富人开车,穷人步行,外来的旅行者要么跟旅行团,要么租私人车辆。唯独在黑人聚集区,或者由城市管理部门划定的区域,政府会派出专车,供往返于城市中心到黑人社区的黑人乘坐。

有一天傍晚,我们路过一个黑人乘车点,老远望去,排队等车的黑人排成一条蜿蜒曲折的长龙。我真的受到震撼,受到感动,那不是黑人兄弟在排队等车,分明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个彩虹之国的又一条多姿多彩、缤纷斑斓的美丽彩虹。黑人兄弟不喜欢别人给他们照相,但我还是禁不住这道风景的诱惑,拿出相机,用颤抖的手按下快门,湿润的眼睛使镜头有些浑浊。

因为各种原因,南非的黑人普遍上学不多,很多都是文盲。然而,他们十分遵守基本的做人做事规矩,排队上车,是一件被他们看作天经地义的事,这个不需要到课堂去听老师讲。

最近在网上广泛流行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进城的农民大爷,在乘坐公交车时,先把粘在自己鞋底的泥巴,在车下清理一下。上车后,看见自己把车弄脏了,拿出一块手绢又擦了好几遍。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的公交车司机,把这件事发到网上,借此感化更多的城里人。

据在国外的朋友说,中国人到国外旅游道德水准最低的不是落后地区的人们,而是自认为现代化程度很高的经济发达地区。他们自认为见多识广,什么都不在话下,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为所欲为,毫无尊重、敬畏、欣赏之心。

我愿意,你管得着吗?是他们真实心态的写照。

我儿子说,他们在悉尼只要看见来自国内某地的旅客和某地的旅行团,赶快走开,倒不是心里有什么抵触,而是受不了这些人毫无约束的言谈举止。我到澳大利亚,接机的儿子首先告诉我需要注意的事项,当时引起我的不满。我出国数次,走过几十个国家,还不知道这点事。后来,我逐渐理解了儿子和他们这代年轻人的苦衷,他们在国外生活十分不易,树立和维护中国人的良好形象也是这代人必须做的。而现在一些走出国门的人,在一些平时的生活细节方面,太过豪放,侵害了当地人的生活权益,损害了中国人的形象。

儿子不客气地指出,从年龄段划分中年和老年是最难以约束自己的一个群体。这部分能够走出国门看一看、瞧一瞧的人,无论在单位,还是自己干,都小有成就。他们常被人拥着、捧着,养成了我是老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惯性思维。尤其是一些所谓革命了一辈子,即将退休回家看孙子的居功自傲者,那更是潇洒,甚至带着一种破坏的心态,无所畏惧。不让在公共场合抽烟,他偏抽——老子抽了一辈子烟了,还没人管得了呢。按规矩让他排队,他就不排——老子在国内从来没排过队。凡此种种,让外国人很不理解,久而久之,留下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这种印象一旦留下,再想扭过来就太难了。

有人说,现在一些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不解,一个是了解不够,再一个是带有偏见。外国人对中国的确有了解不多不深而产生的误解,在欧美个别国家的个别人,他们可笑地认为中国人至今还留着小辫,穿着长袍马褂,随处吐痰、扔垃圾,甚者随地大小便。

这是太过分了,但是,随地吐痰、扔垃圾,随处小解的劣习依然常见。网上一度风传几十名游客在北京颐和园墙外,集体小便的照片,就是一个外国人拍摄并上传网上的。其实,环顾周围此类现象比比皆是,高速公路边,旅游景区的树下,还有在地摊边吃边解决的。我认为他们不是了解不够,而是知道的太多。至于偏见肯定有,假如我们能够洁身自好,努力消除自身缺点,偏见不会长久,好感自会油然而生。

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是永远存在的,求同存异是世界大同的根本。然而,人类共通的生活原则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孔夫子教导我们的“礼让”。

排队是一个简单的礼貌问题,插队、加塞是对前人的不礼貌。往深处说,排队是“仁”的问题,插队、加塞首先是对“先来后到”这样一个处事规矩的破坏,引起社会的不公平。

有分析家认为,中国人的这种不排队现象,是对社会资源处置不公和社会资源稀缺的疑虑,总是千方百计往前挤。比如,单位评职称因为受名额限制,夹杂一些场外因素,有办法往前挤的一定要挤。其他诸如提干、出国、涨工资,也是如此,你不挤人家挤,关乎工资、住房,长远点还关乎退休以后的工资待遇。每遇这种情况,总会听到有人说:我也想静静地排队,又文明,又轻松,可是我文明轻松了,一转眼到老了什么都没有,谁管我?什么都争,争来争去的结果就是大家都疲惫不堪,苦不堪言。

临了,一声叹息,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扯得有点远,还是说排队本身这件事吧。

平时不排队也就罢了,无非就是乱点、慢点、难看点,放大了说则是祸从此生。如果遇上灾难,那种你抢我夺的后果就是毫不相让,形同互相残杀。而这种不排队现象早已衍生到马路上,大小汽车拐来挤去,占道行驶,违规超车,不惜闯红灯,压斑马线,造成多少车毁人亡的惨剧。因为不排队,插队、加塞引起的血案也是不计其数。

其实,排队的成本很低,有时候看上去慢了些,但在有条不紊的秩序下,你不会等待多少时间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李排队黑人
教你如何“看穿”行李
怎样排队
黑人谈河流
行李
教你轻松收拾行李
巧排队列
三角龙排队
带上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去流浪
重寻黑人主体身份意识,构建和谐社区——小说《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排队回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