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死三句话

2014-09-02肖渭清

祝您健康 2014年4期
关键词:茶室长兴病痛

肖渭清

美国纽约有家“长兴老年人”茶室,在纽约的长兴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星期天上午9时至下午1时,可以到这家由长兴籍老板独资经营的“中国太湖宾馆”内的茶室参加活动,供应一杯茶和一盆简便的中式午餐,不收费。自己是长兴人,因事去美,也去参加了两次活动。在茶室聊聊天,下下象棋,看看《人民日报》、《世界日报》及大陆、台湾的几本杂志。在异国他乡能这样的聚聚,可谓乡情浓、乐融融。

走进七楼茶室,举目就看到“欢迎长者”四个大字挂在中堂,下有三句话:①活得要爽。②病痛要少。③死时要快。看到一个“死”字,心中一愣,我们长兴人,特别是老年人对“死”字很忌讳,眼前怎么把死字堂中挂?心中懵然。但环顾四周,其他二三十位老乡没有异样。我是初来者,“行情”不懂,不能冒失发表意见。之后想想,我对这三句话有所理解,我是这样解读的:

1.活得要爽。人活着就是要爽,钱多者有钱多者的爽法,经济条件一般的有一般的爽法,一无所有的以乞讨为生的乞丐,也有他们的爽法。人们常说“叫化子穷开心”,对,叫化子也要开心,也要活得爽。

“物欲无止境”、“知足常乐”这是我们的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名言,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老年人能用这两句名言作为生活指针,我想一定活得爽,一定有幸福。

2.病痛要少。身体健康是无价之宝。试想,一位家产百亿的巨富,今天头痛,明天肚子痛,后天腰酸背痛,这个老板肯定活得不爽,肯定不幸福。

人是吃五谷的,偶而有点伤风感冒,这也难免。但是我们应尽量少点偶而,亦即少生病或不生病。

那么怎样才能少生病或不生病呢?

①开朗的胸怀。②合理的饮食。③科学的锻炼。④规律的生活。

这样,才能少生病或不生病。

3.死时要快。说到人要死,有点不悦,之后想想,大可不必,因为有生必有死,这是规律,任何人跳不过绕不过这个“死”字关。

秦始皇死了(曾求长生不老药);汉武帝死了(刘彻痴迷炼仙丹求长生);从古至今,一个个期望“万岁”的人都死了,他们与庶民百姓一样,都无法逃脱这个“死”字。

我是一名退休医师,曾在门急诊、病房工作多年,看到逝者之死法,可以分两类。

(1)瞬间猝死:这样的“走法”,亲属悲痛,因为感情上难以接受。但从另一角度看猝死的逝者没有痛苦,没有拖累子女,说句难听话,可以看作是种“合适”的亡故。

(2)久病而亡:常听人们说,“久病无孝子”。此话错,我看到过很多很多的子女为久病的父母做反哺,付出了很多很多。当然,也看到一些不肖子孙。这里举个例子:老爸病重住院,从不服侍照顾老爸的两个儿子,当接到老爸病危的电话,兄弟俩到了医院,为抢一只英纳格手表(那时英纳格手表是稀罕之物),兄弟俩从病房打到走廊……

2013年8月22日,上海电视台播放的社会新闻说:一老人有三子一女,老人因脑梗一年有余,由老大照料,老大实在不堪重负,召开家庭会,提出每人一个季度轮流照顾父亲。可老二说:他的儿子明年考大学,时间、经济都不行。女儿说:根据风俗,女儿是泼出去的一盆水,理应由儿子负责。小儿子说:他的儿子还小,又体弱,无力照顾老爸,还是请大哥费心为好。

老大也不争辩,电话叫了“120”,将老父送到中心医院急诊室。然而病情稳定后无人接回老父,医院只能打110报警。

这是电视上播放的真实画面。一位久病的老人,闹翻了一个家。

从事例中,我们可以品味“活得要爽、病痛要少、死时要快”这三句话的涵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茶室长兴病痛
松德刀具(长兴)科技有限公司
构造“等时圆”妙解经典题
体味病痛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息心茶室
江湖茶室
江湖茶室
长兴古银杏长廊之旅
江湖茶室
产后病痛重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