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的几个新认识

2014-09-02殷海昌

祝您健康 2014年4期
关键词:高强度高峰心血管病

殷海昌

冠心病是内科疾病,与炎症感染无关

最近一项新的医学研究指出,人体内无痛性迁延不愈的慢性炎症,是心脏病最重要的诱发因素,甚至比高胆固醇血症更为重要。专家们发现,身体内任何部位的慢性炎症,如慢性牙龈炎等低水平的感染所致炎症反应,都可产生炎性蛋白,这些炎性蛋白进入血液循环后,可对动脉血管造成损害,使血管内壁脂类等附着物发生崩解脱落,并能促进血小板聚集,从而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而致心脏病。因此,只有彻底寻查和治疗根除体内的慢性炎性病灶,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冠心病的发生。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病,青少年无需预防

尽管冠心病的诸多表现形式,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一般都发生在中老年人阶段,但其根源却是在幼年时期形成的。研究发现,两三岁幼儿的主动脉可以形成很高比例的“脂肪条层”,这是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先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改变就会逐渐加重,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硬化变窄而致病。因此,儿童从2岁后,就应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积极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的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就可以降低成年以后患冠心病的危险。

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患冠心病

男子可能由于精神上自我压力和不良的生活嗜好,在年龄较轻的时候可能出现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等冠心病的“初步症状”,或是被诊断为冠心病,其发病人数也明显地多于女性。但女性停经后,由于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保护女性心脏功能的激素水平下降,因而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就会同男子一样高。因此,无论男女,都要从小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少饮酒,不吸烟,合理营养,坚持锻炼,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体重,都可大大地降低患冠心病的危险。

高强度的锻炼,才能使心血管受益

有人认为,只有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机体的增氧能力,才能使心血管受益。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可以减少某一种心血管病的因素,但不能防止诸如家庭心脏病史或高胆固醇史等危险因素,顶尖运动员也有可能出现心肌梗死或其他的心脏问题。其实,强度适中的锻炼,如草坪剪草、房间吸尘、定期散步、健康体操、快走慢跑等,每天坚持40分钟,可以大大地降低患心脏病的危险。每天坚持几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这样的锻炼与一次较长时间的锻炼同样有益。

一旦患了冠心病,只会越来越重

多数人认为,一旦动脉硬化形成,冠状动脉变窄,冠心病的病情就会越来越重。然而,一项10余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如能遵循均衡的低脂饮食,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有效的降脂及软化血管的药物,坚持适宜的体育运动的锻炼,戒烟,少饮酒,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心血管病的康复治疗,不仅可使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类型的心脏病病人,过上有生气的生活,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阻止动脉硬化的加重,甚至能在某种程度上使病情好转。

冠心病用药没有时间关系

一项关于心血管发病的时间性研究揭示,心肌梗死等猝发心脏病的突发,在一天中呈现双高峰,即起床后的1~2小时和此后的10~12小时,各有一次发病高峰,而以第一个高峰较明显。专家们指出,要是能在突发高峰到来之前用药,无疑能减少猝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通常服用的治疗心血管病的普通型药物,在服后24小时左右就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因而一天1次的药物应在早晨6点服用,一天2次的应在早晨6点和下午3点时服用,一天3次的应在早晨6点,中午12点,下午5点时服用,就有可能抑制双高峰的出现,减少猝发心脏病和脑中风的危险。

(编辑 于望)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强度高峰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石庆云
拿什么拯救自己——浅谈高强度压力下的自我调适
高强度汽车焊管用冷轧窄带钢开发生产实践
雨天早高峰,自在从容时。
华菱湘钢成功开发80kg级高强度水电用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