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民俗饮食中的中国式感恩
2014-09-02蒋钊
蒋钊
“六月六,吃炒面,吃了炒面赶瓦店;六月六,吃炒面,大人小孩不拉肚。”“六”这个数字在中国人眼中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农历六月六从日期上看似乎天然就带有节日的色彩,但真正能说出一二的人却少之又少,一个南方朋友更是打趣我这个北方人,“你们北方过节不是都吃水饺的吗?”在燥热的7月里,阜阳人和封丘人的饭桌上更多的是一碗甜甜的炒面。
封丘县是河南省北部的一座历史古城,隔黄河与开封相望,六月六吃炒面的饮食风俗据说就源自此地。相传在封丘县黄河边的一个村庄里有一对青梅竹马,男的叫水生,女的叫惠姑。有一年黄河发了大水,汛情紧急,为防止村民受灾,县太爷连夜组织全县的青壮年加固堤坝,修缮防护设施。可是当时正值盛夏时节,天气炎热,环境潮湿,大伙从自己家里带去的馒头馍馍到下午就馊了。加上蚊虫肆虐,许多人都病倒了,一个个上吐下泻,发烧腹痛。为了给病重的水生补身体,惠姑凭着祖传的一点儿医道,就近找了几味草药,焙干、碾碎后和着盐撒到面里一起炒熟,然后用清水把炒面调成糊状,喂给水生吃。水生吃后呕吐、腹泻居然奇迹般地停止了,而且乡亲们发现这种炒面不仅能防止腹泻,还不容易变质且食用方便,就把炒面的做法保留下来。这样的传说找不到太多的史料佐证,但六月六吃炒面的习俗却暗含着庄稼人对粮食的珍惜和对风调雨顺的期盼。
其实,六月六也是农事的芒种时节,大麦、小麦等芒种作物忙抢收,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忙播种。小时候每次暑假回乡,拖上布袋就追着小伙伴们往田地里跑,为的是抢到更多割剩的麦穗,有时候甚至从一个村子捡到另一个村子。把满满一袋麦穗拖回家,晒干后拿到村里的小作坊磨成面粉,或者偶尔也会遇到收麦子的小贩,把麦穗换成应季水果。久居都市回忆起那时的时光,大人朝麦地里喊着自家小孩回家吃饭的声音依然回响在耳畔,空气里满是炊烟和饭的香味。奶奶早早的把捡来的柴火填进灶膛,巨大的灶锅里是慢慢炒成金黄色的小麦面,添上白糖用水冲开,喝起来真的好甜好甜。
安徽的阜阳炒面如今已是当地名吃,要做出地道的炒面关键在于掌握好火候,火候太大面粉容易炒焦,火候小了又会发白夹生。为了把面炒的均匀,有经验的师傅会在面里放几个干净的圆石头,这样拿铁铲翻动面粉时就像在炒板栗,待到面炒成金黄色就可以出锅了。炒面加水可以根据口味喜好和得稍干或稍稀,也可以水和面比例均匀,攫上一筷子和成粥一样的炒面放在嘴里,又甜又香又软,回味无穷。古时阜阳人借炒面祈求丰收和平安,如今加入核桃、牛奶、奶油、黑芝麻、花生、瓜子仁等各式辅料的炒面,已是一道美味的夏日加餐了。
南方人喜吃稻米,夏日里却有一道同样以面粉为主料、与炒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美食——茯苓糕。身为地道的浙江人,周作人曾在一首白话小诗《夏日食物》中写道:“早市离家二里遥,携栏赶上大云桥。今朝不吃麻花粥,荷叶包来茯苓糕。”无独有偶,眉山人苏东坡更视茯苓饼为养生之物,“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茯苓糕的通常做法是把茯苓打成的粉和面粉均匀混合,经发酵后由武火大气蒸制而成,面粉也可由粳米、稻米来替换。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正是因为这一味多孔菌科植物是入药良品,与多味药物搭配使用,对寒、温、风、湿诸疾都有疗效,制成的茯苓糕不仅松软、清口,还能起到健脾渗湿、宁心安神、补气降压的功用。如今人们生活日渐富足,茯苓糕也有了枣泥、莲子、山药、桂花、芡实等多种口味。
芒种时节,正当北方庄稼人在夏收、夏种、夏播的“三夏”间奔忙时,南方长江流域则渐渐由黄梅雨季转为伏旱天气,久潮之下衣物都容易发霉生虫,因此南方承袭着“六月六,晒红绿”的民间风俗,这一天在江西西北边陲的铜鼓县西向村村民看来更为重要。“六月六,请姑姑”,出嫁的女儿要按习俗回到娘家与家人团聚,各家在屋前屋后挂满五颜六色的衣物和床被,驱除疾病灾祸的傩戏和一系列祭祀活动也都热闹开演,村民燃放鞭炮迎接傩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其实,农历六月六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在习俗、饮食、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布依族以六月六为小年,苗族以六月六为“苗歌节”,壮族以六月六为“六郎节”,哈尼族以六月六为“苦渣渣”节。山东临沂以吃面条意表“六六大顺”;菏泽、徐州以入伏之日计为伏羊节,吃伏羊喝羊肉汤;济宁泗水以六月六为“麦王寿”,用新麦面蒸馒头向麦王献礼;胶东地区则流传“六月六,看谷秀,碗大的包子一包肉”各地的风俗讲究不一而足。
六月六说是节,其实也不算是节,因为这个节不同于春节等其他传统节日,没有统一的名字,在多数人的日历中几乎只是一个一晃而过的平凡日子,就像很多平凡的老百姓一样生老病死,难得有人记得。但这六月六,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无论是炒炒面还是舞傩戏,从过去到现在,都暗含着劳动人民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月六,一年过半,怀感恩之心耕作,期待下半年的丰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