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国际经验

2014-09-02邱灵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21期
关键词:服务化年份比重

纵观先行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实践,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必然过程,并成为全球产业发展趋势。一般认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指在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下,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渗透,边界趋于模糊并逐渐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共同推动产业升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二业从分立状态走向互动融合、形成紧密关联,也包括二业融合发展形成新产业,并在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均有所体现。本文基于发达国家投入产出分析和跨国公司典型案例分析,探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国际经验,旨在对我国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积极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提供经验借鉴。

一、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特征

基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近40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从服务业中间使用分配结构、制造业服务化增加值结构、制造业服务投入行业结构、服务业实物投入行业结构等方面,运用投入产出法测算发达国家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程度。其中,美国、英国、德国为传统制造业强国,日本为新兴制造业强国,选取这四个国家为典型案例,有助于更好把握发达国家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和趋势。考虑到各国投入产出表的年代不尽相同,为便于比较分析,将时间序列划分为8个节点(表1);将行业类型适当归并,服务业划分为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公共与社会服务业等8大类别。

(一)第三产业的中间使用比重增长,而第一和第二产业的中间使用比重下降

服务业中间使用分配结构主要反映服务业中间使用分配到哪些产业及其比重。总体来看,考察年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第三产业的中间使用比重不断增长,分别从53.7%上升到74.9%、38.1%上升到78.6%、46.1%上升到66.0%、41.5%上升到60.2%,分别增加了21.2个、40.5个、19.9个、18.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乃至制造业的中间使用比重则不断下降,例如,相应年份制造业分别从30.6%下降到17.8%、51.9%下降到14.2%、42.7%下降到26.8%、42.6%下降到29.5%,分别降低了21.2个、37.7个、15.9个、13.1个百分点。

(二)制造业服务化增加值比重下降,但商务服务业快速增长并占据主导地位

制造业服务化增加值结构主要反映作为制造业中间使用的服务业增加值及其行业构成。总体来看,考察年份美国、英国、日本的制造业服务化增加值占GDP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美国从6.0%下降到5.2%、英国从6.8%下降到4.4%、日本从9.5%下降到7.2%,分别降低了0.8个、2.4个、2.3个百分点;德国则保持不变,所占比重均为7.7%。首先,从行业构成来看,考察年份四个国家作为制造业中间使用的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增长最快并成为比重最大的行业,分别从31.6%上升到37.3%、8.9上升到25.5%、30.3%上升到54.9%、11.6%上升到40.4,分别增加了5.7个、16.1个、24.6个、28.8个百分点。其次是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占比重在40%左右,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交通运输业所占比重下降明显,相应年份分别从18.1%下降到10.7%、20.1%下降到10.3%、11.1%下降到8.0%、13.1%下降到11.8%,分别降低了7.4个、9.8个、3.1个、1.3个百分点。

(三)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产出的重要程度增强,商务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尤为突出

制造业服务投入率主要反映制造业的服务化程度,可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内部行业对制造业产出的重要程度。总体来看,考察年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的制造业服务投入系数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分别从13.3%上升到22.2%、11.4%上升到22.3%、13.2%上升到19.2%、13.6%上升到17.5%,分别增加了8.9个、10.9个、6.0个、3.9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对制造业产出的重要程度不断增强。从行业构成来看,考察年份四个国家制造业对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加,分别从3.8%上升到8.2%、0.8%上升到5.1%、3.8%上升到9.5%、1.4%上升到7.2%,分别增加了4.4个、4.3个、5.7个、5.8个百分点。其次是批发零售业,分别从3.5%上升到6.0%、4.2%上升到9.0%、3.9%上升到4.0%、3.9%上升到5.4%,分别增加了2.5个、4.8个、0.1个、1.5个百分点。

(四)第三产业对制造业的中间使用比重上升,公共与社会服务业对制造业中间投入的依赖程度最高

服务业实物投入率主要反映服务业的产业化程度,可以分析制造业中间投入对服务业及其内部行业产出的重要程度。总体来看,考察年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对制造业的中间使用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对制造业的中间使用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分别从14.5%上升到36.9%、10.8%上升到38.8%、14.0%上升到14.8%、14.3%上升到21.3%,分别增加了22.4个、28.0个、0.8个、7.0个百分点,服务业产业化程度明显增强。从行业构成来看,公共与社会服务业对制造业中间投入的依赖程度最高,但考察年份美国、英国公共与社会服务业的制造业中间投入率呈现上升趋势,分别从2.1%上升到3.6%、0.5%上升到3.0%,分别增加了1.5个和2.5个百分点;而德国、日本则分别从2.5%下降到1.7%、5.9%下降到3.3%,分别降低了0.8个和2.6个百分点。

二、基于企业案例分析的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特征

企业内部融合也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式,它可以理解为企业多元化发展,即制造企业生产工业品的同时发生相关的服务活动,或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生产相关的工业产品。endprint

(一)从制造向服务转型的企业案例分析

根据客户需求变化和服务比重差异,理论上可将制造企业服务化划分为四种模式:“产品+附加服务”模式、“增值服务”模式、“整体解决方案”模式和“去制造化”模式。IBM公司是制造企业服务化发展的典范:树立从“产品中心”向“客户中心”转型的经营理念,对内通过组织机构调整和业务流程整合,对外通过一系列收购和弱势产业剥离,实现从销售产品的制造商转向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二)从服务向制造延伸的企业案例分析

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更多体现了企业发展战略乃至主营业务的根本性变化,而服务商向生产制造环节的整合延伸更多体现了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并为服务功能寻找产品载体,服务与产品融合发展的实质是更好地提升服务功能。Google公司在服务企业制造化发展方面提供了良好示范:依托强大的搜索引擎技术优势,面向手机网络时代的服务需求,积极开发在线应用服务,同时推出承载企业核心服务功能的工业产品——Google Glass、Google Phone等,以实现差异化经营和多元化发展,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启示

基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近40年来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投入产出特征,以及跨国公司典型案例的企业内部融合发展特征,综合考虑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深远影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推进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主要有以下启示:

(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是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的重要特征

发达国家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进而迈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产出逐渐从中间需求转向最终需求,服务业中间需求部分逐渐从工业领域转向服务业领域,说明在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服务业产出很大部分来自中间需求,尤其是工业领域的中间需求。因此,我国现阶段加快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对于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二)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需要重视商务服务业的支撑作用

发达国家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过程中,制造业及其生产性服务业投入所占比重大幅下降,但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对于制造业产出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并且服务投入结构由传统的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业转向商务服务业。因此,我国现阶段加快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既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升级,更要突出培育商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商务服务投入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

(三)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需要重视公共与社会服务业产业化发展

发达国家作为中间使用的制造业更多在于制造业领域内部循环,但作为服务业中间投入的制造业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制造业中间投入对于公共与社会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尤为突出。因此,我国现阶段加快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产业化两个方面,尤其要注重培育公共与社会服务领域的产业化发展。

(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需要关注企业内部融合发展

跨国公司典型案例的发展实践表明,企业内部融合也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式,主要体现为制造企业服务化和服务企业产业化。当前,我国一些制造业企业也在积极推进服务化发展转型,如海尔、华为、陕鼓、天奇等,但制造企业服务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与跨国公司将服务功能作为竞争优势和价值来源的服务增强战略还有较大差距。

(邱灵,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服务经济与区域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务化年份比重
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现状
特殊的一年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种简易实用的液体比重计对陶瓷砖喷釉工序的改善
职业教育界要高度关注制造业服务化
什么是闰年?
一样的年份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