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学设计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2014-09-02俞新玉
俞新玉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进取创新精神。教师要巧用教学设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语文课更具活力。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语文课堂 教学实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是教师角色的转变,而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广大语文教师要巧用教学设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语文课更具活力。
一、教学方法的设计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回归,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转向尊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由能力的人。在教学设计中,要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得到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我在教学《散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我先极有人情味地朗读“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提问:“这里的‘慢慢地、‘稳稳地该用怎样的语调读?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词的意境的?想好了就说。”一生说:“要读得慢慢地、稳稳地。‘慢慢地、‘稳稳地是为了让母亲、儿子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有的学生说:“我孝敬母亲,是自己一片孝心;妻子疼爱儿子,是一片爱心。如果飞快地背过去,好像有厌烦的意味。”我趁势引导:“和和睦睦的家庭令人羡慕,但是现在社会上还有一些人不顾人情、友情、亲情,谁能举例说明?”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有的说邻居夫妻俩老吵架;有的说同村一媳妇不孝顺老人,常骂婆婆;有的说自己的爸爸爱喝酒,喝醉了就打妈妈,还打她。我趁势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真切感人的关爱。它不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在此教学环节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二、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教学可以说教海无边,因为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又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统一要求,把风格迥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的人。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关注他们的独特体验,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和创造精神。
教学《斑羚飞渡》时,我让学生找出文中最感动的句子,然后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听,同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文中有这样一句“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撼的是,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多次被学生找出朗读。有的学生说:“感动于老斑羚在面对死亡时,是那么的勇敢坚强。”有的学生认为:“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更多考虑到自己,贪生怕死,很不光彩。比如5·12汶川地震的‘范跑跑弃学生不顾,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船长逃跑致使三百多人长眠于大海。”有的学生认为:“人类也不全是贪生怕死,汶川地震中的谭千秋用双臂保全学生,‘泰坦尼克号船沉没中的史密斯船长,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永恒的精神。”这些感悟是多元的、精彩的,只要学生能将课文内容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积累结合起来,表达出独特见解,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表达完整,就应受到尊重,加以肯定。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重过程,就是教师把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因此,我们在设计语文教学方法时,要通过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开启思维,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如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时,我试着设計了以下教学过程:一是让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尽可能地读出感情;二是让学生朗读自己认为读得最有感情、最满意的段落,并能说说为什么要这么读,其他学生点评,教师适当点拨,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是让学生说出自己觉得描写春天景色最美的段落,谈谈理由,其他学生点评、补充,然后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散文。学生就会归纳出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的结论;四是布置课外练笔:通过观察抓住特征,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描写夏季(或秋季或冬季)的景色。
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在听说读写各方面有所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方法的设计要留给师生合作、交流的时空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我们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要有意识地安排师生合作、交流信息的时间和空间,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应用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让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学《三峡》一文时,我特意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我国建造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请结合课文说说为什么要在三峡建造呢?”有的学生认为:“夏水襄陵,江水湍急,落差很大,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发电。”有的认为:“能够调节水位、流量,避免沿溯阻绝,便于船只航行。”有的学生认为:“够调节水位、控制流量,起到抗洪抗旱的作用,利于工农业发展。”通过这样一个探究、研讨、合作交流的环节,既让师生有了合作交流的时机,使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互相启发,实现互补,又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精神。
总而言之,想让语文课动起来、活起来,必须巧用教学设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空间、成长的乐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