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上的细腰鼓

2014-09-02周菁葆

艺术百家 2014年4期
关键词:腰鼓乐器

周菁葆

摘要:细腰鼓最早发源于古代印度,传入西域地区后又发展为都昙鼓和毛员鼓,在隋唐时期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盛行的膜鸣乐器。细腰鼓传入朝鲜半岛后叫杖鼓,一直流传至今。细腰鼓传入日本后,在雅乐里使用一、二、三、四鼓等多种形式的细腰鼓。

关键词:音乐艺术;图像;细腰鼓;音乐考古;丝绸之路;印度;西域;东渐;交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关于细腰鼓,在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特别是在《隋书》《旧唐书》《新唐书》《通典》和《六典》中的《龟兹乐》中多有描述。但是,细腰鼓究竟发源于何处?细腰鼓在丝绸之路上究竟是如何传播与发展的,文献中没有记录。因此,有必要从音乐考古学的角度深入研究。

一、古代印度的细腰鼓

“细腰鼓”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称呼,实际上古代印度并不叫“细腰鼓”,而是称为“达马鲁”(damaru)。它在古代印度公元前1世纪的《乐舞论》中被称作“帕那瓦”或“阿林亚”。从各种画面上看到的这种鼓常由天神或英雄武士拿在手中。在印度的一些有关舞蹈神湿婆的图像上,我们可以看到该神手持“达马鲁”。在西藏被尊为摩诃迦罗湿婆、大黑天神的湿婆,也演奏“达马鲁”。在声音和说话女神萨拉斯瓦蒂的图像中,也常常刻画有“达马鲁”。该乐器大多由鼓手用左臂夹住或像安马拉瓦提和纳加尔朱那孔达等地的图像所示,它被拴在鼓手的腰带上[1]。

“达马鲁”演奏的方式有两种:一种细腰鼓挂在胸前,用双手敲击鼓面。此鼓在古印度帕鲁德石雕中可见,是公元前2-前1世纪的文物。图1这幅图告诉我们,细腰鼓最早的形式是挂在胸前。

第二种细腰鼓是鼓手用左臂夹住,即便是坐着也用绳将鼓挂在肩上(图2)。就是站立时也用绳将鼓挂在肩上,鼓手用左臂夹住,用手击鼓面(图3)。第二种鼓的演奏形式在公元6-8世纪。

古代印度的鼓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在公元前1世纪的《乐舞论》文献中统称为膜鸣乐器。人们用酒肴等供品来祭鼓以作为对鼓的崇敬。有人认为,鼓与神本身息息相关(如在巴斯塔尔贡德人的戈图尔里的情况),也有人认为,鼓声就是天神在战斗时所发出的怒吼,还认为它能够祛邪除魔,不管是哪种说法,我们都能观察到相同的具有魔力的和宗教仪式的背景。印度古代文献表明,几乎在音乐表演的所有领域,无论是为舞蹈和演唱作伴奏,还是在行军中,或是在与其他乐器的合奏中,鼓都作为一种节奏乐器被使用。虽然能把鼓的许多变体归结为十几种基本类型,但鼓的种类的多样性使人感到惊讶。每一类型还有众多的、或者说是无数的变体。[1]“达马鲁”只是其中的一种。[2]

二、西域石窟壁画中的细腰鼓

西域克孜尔石窟第171窟与紧邻的第172窟为双中心柱并列的礼佛窟。洞窟规模较大,尤其主室券顶拱度高,壁画容量大。考古工作者对该窟十分重视,曾多次采集标本,进行碳14测定,综合几种数据,判断其年代约为公元4世纪,属龟兹中期偏早的洞窟。

主室右壁绘有舞狮女因缘故事画。佛高坐方形金刚座上,神态安祥,其左侧为舞狮女,后面是其父母。佛右侧为佛的众弟子。舞狮女身上虽多处破损,但身躯轮廓基本清楚。她全身赤裸,头盘花髻,肩璎珞,双乳突显,腰右摆,左腿微后提,左臂平展,小臂扬起,翻掌。右小臂下伸,手翻掌,整个姿态优美动人。该图像与101窟的舞狮女图为同一舞姿,可以看作龟兹舞蹈的一个典型动作。券顶菱格故事画中,绘有击鼓因缘故事。佛的左侧立一击鼓人,其胸前系一细腰鼓,双腿交叉站立,双手作击打状。细腰鼓形制与毛员鼓相似,但鼓身略大(图4)。

克孜尔石窟第104窟,从题材内容与绘画风格考察,属龟兹石窟繁盛期。洞窟空间也较大,1988年在该窟采集标本作碳14测定,年代约为公元6世纪。其中击鼓因缘图的画面保存较好,人物均清晰。中央为结跏趺址的佛,头略向左,右手作印记,面向胸挂细腰鼓的人。击鼓开头戴花墅,回首望佛。双手击打细腰鼓,左腿提起,右腿直立,似一跳跃姿势。细腰鼓腰部很细,两端的鼓面有绳索拉住,此鼓形制似隋唐宮廷乐部中的都昙鼓。击鼓者以双手击打鼓面(图5)。

克孜尔第80窟宅室券顶的细腰鼓,为公元7世纪的绘画。佛左眉侧一世俗人交脚而坐,胸前挂一细

腰鼓,双手在击打,此为“击鼓因缘”故事图。故事讲佛生前曾为鼓手,技艺传给儿子。一日父子参加波罗奈国庆典,靠击鼓助兴赚了许多钱。回家路上儿子不停击鼓而惊动林中强盗,强盗将钱劫去。故事譬喻击鼓能赚钱,击鼓也能丢钱。画面即是佛向信徒讲此因缘故事,告诫不要过分索取。此故事在龟兹壁画中比较多见。图中细腰鼓两端敷皮,中腰很细,但没有画出绳索。这种细腰鼓与隋唐乐部中的毛员鼓极为相似(图6)。

克孜尔第224窟主室券顶故壁画色泽鲜艳。该窟的绘画水平很高,与相同洞窟比较,亦似为龟兹王室成员所建。1988年从该窟采集标本,进行碳14测定,其年代约为公元7世纪。

该窟菱形故事画的布局特点是人物占的面积较大,为取得视觉平衡,佛不在中心而在约占画面的2/3处,相关人物占l/3,这是画师的匠心表现。该图佛的头光与袈裟均用金粉绘制,故被后人整齐地剥去,此图佛仅剩面部与右臂。击鼓者保存完整,姿态也很优美,湛蓝的裙裤格外醒目。击鼓人胸前置细腰鼓,双手上下击打。此细腰鼓是龟兹石窟壁画中绘制与保存得最好的。鼓腹较窄,两端较宽,与毛员鼓形制接近。鼓两端蒙白色鼓面,鼓面用绳索斜拉紧固,这些细节描绘得十分逼真。鼓长约30厘米(图7)。

西域库木吐拉第68窟年代为公元8世纪。其中壁画全部为虚空飞翔的乐器。根据佛经可知,此是净土世界里不鼓自鸣的乐器。乐器全为中原形制。在中原,不鼓自鸣乐器绘在大型经变画中,该图将龟兹中心柱式洞窟主室的顶部作为虚空,这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创造,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实例。图中部偏左的4件乐器分别是笙、羯鼓、细腰鼓和筚篥。细腰鼓长约30厘米,鼓较细长(图8)。

1960年发掘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第336号墓中的细腰鼓为明器,泥制,出土时完整。呈蜂腰圆柱形。鼓身为黑色,鼓面土黄色。两鼓分别长44厘米、55厘米,两端直径分别为2.4-2.2厘米,2.0-1.8厘米。中段直径均为1.2厘米。细腰鼓年代为公元7-9世纪[3](图9)。endprint

从西域石窟壁画中我们看见细腰鼓中有类似古代的毛员鼓﹑都昙鼓的乐器。据《旧唐书》卷29《音乐志》载:“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本胡乐也。”[4]《文献通考》与此同。《旧唐书》中的腰鼓是针对细腰类形制鼓的一个总称。

所谓细腰鼓,若从鼓的形制角度来命名,即为细腰型鼓的统称。宋代陈旸《乐书》卷127《乐图论》和鼓云:“昔符坚破龟兹国,获羯鼓、揩鼓、腰鼓,汉魏用之。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宋萧思话(公元406-455年)所谓细腰鼓是也。”[5]唐代杜佑《通典》卷144载:“都昙鼓,似腰鼓而小,……毛员鼓,似都昙鼓而稍大。”[6]

我们注意到《通典》卷144中说天竺乐是“都昙鼓今亡”。《旧唐书》中也说天竺乐是“毛员鼓、都县鼓,今亡”。[4]这两种乐器在天竺乐中逐渐衰落。因此日本岸边成雄先生说:“毛员鼓梵语判定困难,也许可能并非发源印度,亦未可知。” [7]如果说毛员鼓、都昙鼓是天竺乐中固有乐器,当然不会消亡,但事实上它们不是印度系乐器。我们从德国出版的古印度乐器图片中也没有发现毛员鼓、都昙鼓这两种乐器。[2]

《旧唐书》中说“腰鼓本胡乐也,石遵好之”。[4]所谓“胡”,一般是指龟兹等西域民族,从来不是指天竺。再者说石遵是羯人,也就是史书中所说的羯胡。所以,毛员鼓、都昙鼓这两种乐器可能是龟兹人发明的乐器。

古代龟兹乐中的细腰鼓中,既有传统的细腰鼓,也有都昙鼓和毛员鼓。它们“皆广首而纤腹”,都是古代龟兹乐中的主要膜鸣乐器。西域石窟壁画中描绘的细腰鼓正是古代西域音乐的真实写照。

三、细腰鼓东渐中原

1.甘肃石窟壁画中的细腰鼓

甘肃麦积山石窟第26窟位于麦积山东崖,窟平面近方形,窟顶四面坡。窟内正壁开一龛,龛内塑一佛,龛外两侧各塑一胁侍菩萨。东、西两壁设高坛基,坛基上各塑三佛像。窟前半部已崩塌。西壁坛基面上浮雕伎乐2身,一为击鼓伎,伎乐天人均高髻,面容丰润清俊,上身袒,戴项圈,下着裙,坐式,姿态幽雅,作蹲坐式。腹前置细腰鼓,鼓身细长,广首纤腹,鼓面边棱较厚(图10)。此细腰鼓为北周时期传入甘肃的。

敦煌莫高窟第71窟平面近方形,覆斗式顶,西壁开一龛。窟顶四面坡画千佛,南、北二壁分别绘《弥勒经变》和《阿弥陀经变》经变画各一铺。这些经变画大都叙述佛国世界的“庄严辉煌”和“无比美妙”,以此来更好地弘扬佛法和教化众生。“不鼓自鸣”乐器,是经变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多画于建筑空间的虚空之中,寓意天宫仙乐,不敲自鸣,能发出悠扬悦耳的乐声。

画面中绘制筝和腰鼓各一件,在虚空浮动的流云衬托中,飘动旋转,似各自发出美妙的音乐。其中的筝较写实,筝身微拱,头方尾圆,而板上绘有弦、柱和岳山,整体结构较为完善,与现代筝形基本相似。腰鼓形体较大,细腰,两头喇叭口呈正圆形,为初唐时期所作(图11)。

敦煌莫高窟第334窟为初唐时期的作品。窟平面呈近方形,覆斗式顶,西壁开一龛,窟内满绘壁画,五代、清重绘或重修。其中北壁中部绘《阿弥陀经变》一铺。画面上佛结跏趺坐于正中的圆莲台上,众菩萨及诸神簇拥于四周听法。佛坛下栏杆外的平台上,绘伎乐10身,分别坐于两侧,其中一位演奏细腰鼓,好像是都昙鼓形制(图12)。

甘肃榆林窟又称万佛峡,为中国著名的石窟寺之一,位于安西县城南约70千米处。石窟开凿在奔腾不息的榆林河峡谷东西两岸的崖壁上,现有窟龛41个。因与敦煌莫高窟地域相邻,造像与艺术风格也十分相近,故被视为莫高窟的姊妹窟或被列入泛称的“敦煌石窟”之内。

其中第25窟是中唐(吐蕃时期)的作品。画面内容为《观无量寿经变》,是根据《观无量寿经》而创作的。画面上无量寿佛端坐中央说法,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分坐两侧,周围众菩萨席地而坐,洗耳恭听。佛身后,亭台楼阁、回廊栏遁,甚为壮观。宝池中红莲朵朵,回廊间孔雀呈瑞;虚空中飞天散花,天乐自鸣,一派“极乐世界”的庄严景象。

佛殿前平台上绘乐舞一铺,中间的舞伎胸前系大腰鼓,张臂奋击。其提腿弓腰,似乎正合着鼓点和乐器伴奏,尽情地舞蹈,自双肩搭下迎风飞旋的披巾更增其动感。舞者两旁有8身乐伎,波浪式的鬓发紧贴额面,面形丰满,曲眉凤眼,高鼻樱唇,上着宽袖袍襦,罗纱巾披。由于绘画者对人物神态细致入微的刻画和构图的和谐自然,不禁使人产生与画中人物的共鸣。似乎能在这里领略到天界仙乐的优雅美妙(图13)。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为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开凿。其绘画内容,南壁为《阿弥陀经变》,北壁为《药师经变》,为隋代以来比较突出的有大型乐舞的壁画。其中北壁《药师经变》下部的乐舞,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和最为壮观的一组场面。其乐舞人数竟达32身之多,仅乐队就由28人组成。乐人左、右分列,各持一种乐器,均踞坐于方毯之上,尽兴为舞者伴奏。这幅《药师经变》可能根据隋代达摩笈多所译的《药师如来本愿经》而绘制的,画面极为复杂。

画面下方宽广华丽的台阶下有一平台,平台上有舞伎4人,扬臂挥巾,翩翩起舞,大有“虹晕轻巾掣流电”,“左右旋转不知疲”之意境。大型乐队分列于平台两侧,排列整齐,踞毯而坐为舞蹈伴奏。燃灯女点燃灯树,满壁金辉,鼓乐齐鸣,群情鼎沸,辉煌壮丽的天国欢乐景象油然而生。西侧乐工13身,下方演奏乐器中有都昙鼓一个,毛员鼓两个(图14)。[8]

2.中原出土文物中的细腰鼓

武昌何家垅188号墓乐俑为初唐时期的文物,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墓中出土女乐俑四件,以细质白陶塑成,除击鼓俑高19.6厘米,其他乐俑均高19.4厘米。这些乐妓服饰、发式一致,头梳双髻,上着高腰长袖无领短衫,下着曳地长裙,跽坐于地。她们表情闲雅,面带微笑。这四个乐妓分别演奏四弦琵琶、笙、拍板和细腰鼓(图15)。

故宫博物院中收藏有唐代的乐俑,为郑振铎先生捐赠。其中有一件坐着演奏、双手分別拍击细腰鼓的女乐,是为坐部伎乐俑。通高分別为20.5厘米。其服饰与立俑基本相同,均梳双髻(图16)。endprint

四川王建墓出土有乐舞石刻24件,系公元9-10世纪文物。其中在东座第10块,刻有击毛员鼓乐伎(图17)。击腰鼓乐伎位于东座第三块。此又有称为“和鼓”。龟兹乐、西凉乐中都有区別于毛员鼓、都昙鼓一类专用鼓名的“腰鼓”名称。此鼓演奏是以左右手的掌面轮番拍打鼓的两面,其演奏姿态清楚地显示了一种节奏感。击都昙鼓乐伎位于东座第一块。都昙鼓又称“正鼓”。龟兹乐、西凉乐中皆有。此鼓演奏时是斜放于腿上,右手以槌敲击,左手则翻腕拳指,似有意识地抑制槌鼓的声响,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图18)[9]。

细腰鼓发展到宋代,似乎都用杖击了。宋代开始叫杖鼓,都有着细腰鼓的意义,陈旸总括“右击以杖,左拍以手”,说明宋代细腰鼓未必沒有左右俱用手拍的古奏法,也许是杖鼓奏法特盛。辽时相当于宋之杖鼓者谓之拍鼓,可见之于辽代古塔的浮雕。宋代杖鼓,名实俱传于元。

《元史·礼乐志》云:“宴乐之器,杖鼓制以木为匡,加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绣带,右击以杖,左拍以手。”[10]

明代又承元制,《大明会典·大乐制度》云:“杖鼓三十六个,每个二面,其下铁圈口二。一面冒以犊皮,径一尺二寸五分;一面冒以山羊皮,径一尺二寸。(中略)细腰木匡,广一尺七寸九分。”[11]

元明之杖鼓,虽皮质不同,也是左右不同其皮的。清代用的杖鼓,大致也是承受明制的。[12]

细腰鼓在中原很受欢迎,历代相传。如辽散乐中有细腰鼓,元代也有细腰鼓,明代则发展到一次就用三十六个腰鼓的编制。《续文献通考》中说:“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曰。宋花腔腰鼓出临桂职田乡,其土特宜鼓腔,村人专作窑烧之。”“欧阳迥与僧可朋为友,是岁酷暑中,欧命同僚纳凉于净众寺,依村亭列樽俎。寺外皆耕者,曝背列日中耘田,击腰鼓以适倦。”[13]在中原不仅历代宫庭中使用腰鼓,而且普及到民间,成为很受欢迎的一种乐器。

四、细腰鼓东渐朝鲜半岛与日本

1.细腰鼓东渐朝鲜半岛

今日朝鲜雅俗乐俱用大形的杖鼓,革面一大一小,大面用左手拍,右手执桴击小面。其形制与明代的太乐制度不同而小异,在朝鲜虽有高丽睿宗(与宋徽宗同时代,约当12世纪初)传之自宋的说法,但恐怕是传自明初的(图19)。

《乐学轨范》言李朝制的杖鼓制及奏法云:“按:造杖鼓之制,其腰木及漆布为壳者最好,磁次之,瓦则不好。漆以黑或朱,两面各用围铁。大面以白生马皮为之,小面以生马皮为之。……大面用左手拍之,谓之鼓。小面用右手杖击,谓之鞭。(杖击时,以左手按鼓面,使鞭声清亮,摇鞭时同)。两面同击谓之双,以杖暂击,俾作摇声,谓之摇。唐乐、乡乐井用之。”(图20)[14]

这里的“唐乐、乡乐”,据《宋史·高丽列传》记载说:宋徽宗政和中(1111-1118年)对高丽赐乐以后,高丽宫廷音乐“乃分为左右二部,左曰‘唐乐,中国之音也;右曰‘乡乐,其故习也。”这里的“唐乐”,以“唐”代指中国,即指中国音乐;“乡乐”则指高丽的本土音乐。[16]总之,细腰鼓东渐朝鲜半岛后,无论是在唐乐,还是在乡乐中都广泛使用,一直流传到今。

2.细腰鼓东渐日本

传入日本的细腰鼓,主要的是腰鼓和一、二、三鼓和四鼓。

一是腰鼓、吴鼓。

腰鼓早以伎乐之器见于推古时代(约当隋、唐初),当时的工艺品里也有其表现。腰鼓的和名叫kurtuzumi,也写作吴鼓,因为是吴国(中国南部的通称)乐舞的伎乐所用而特别著名之故,或是由于和伎乐结合而传入日本之故。日本文献《职员令》言伎乐师生:“伎乐师一名,掌教伎乐生。其生以乐户为之,腰鼓生准之。腰鼓师:人,掌教腰鼓生。”其中伎乐用的乐器有三种:横笛、纽盘、腰鼓;而鼓用得最多,文中的人数就反映着这一点。奈良时代传来的唐乐、散乐,也用腰鼓,可是训读法不同,可能形制也多少有点不同。例如名称,似乎读昔而称yoko(图21)。

一方面《隋书》《唐节》《唐令》都记载隋唐时代的高丽乐是用腰鼓的,而日本的高丽乐或许不用腰鼓,又或是名称不同,《西大寺流记资财帐》(宝龟十一年,780年),《神宫寺伽蓝缘起井资财帐》(延历十年,801年)里,鼓都只载了大鼓和小鼓。可是《和名类聚抄》的腰鼓条下,却说:“《唐令》云:高丽伎一部,橫笛腰鼓各一。《本朝令》云,腰鼓师一人(今吴乐所用是也)。”这话很使人迷惑。这段文字,牵合了《唐令》和《本朝令》(盖指大宝令),而二文之间并无联系,因之这两句注语之间,也没有相互的关系。《唐令》虽有腰鼓,而《本朝合》的高丽乐并不举列腰鼓,并且《西大寺流记资财帐》的高丽乐乐器目录也没有腰鼓之名,《和名抄》里却注着“腰鼓俗云san no tuzumi”,只能表示《和名抄》当时(中国五代中期)的高丽乐也如后世一样用着三鼓,与上述两《资财帐》里的小鼓并沒有什么关系(图22)。

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乐部的乐器往往不同,不能根据《和名抄》的注,就认为奈良以前高丽乐也如《唐令》所言用腰鼓。隋唐时燕乐的高丽乐和日本的高丽乐,乐器之制是大有差別的。真正的腰鼓是《本朝令》所说的腰鼓,乃是本来用于伎乐,而后来唐乐里也用的腰鼓。《和名抄》昧于辨别《唐令》和《本朝令》的腰鼓字,将腰鼓与三鼓两种似是而非的鼓,搀杂在一起,所以发生腰鼓即三鼓的俗说。

平安末期的笛谱《怀中谱》中将腰鼓写作三鼓,这样看来,上述的俗说,流布相当久远。后人不懂得腰鼓与三鼓差別在何处,反疑怪古图的腰鼓赛法与近时三鼓奏法的不同。本来伎乐用腰鼓,如正仓院的所谓漆鼓筒即腰鼓框二十二口,可知是细长枕状的细腰筒形的;而三鼓有如若千古遗物以及现制,像两腕对合其底的框,两种鼓间有形态之差。只是唐乐系的腰鼓形制不详,或许与伎乐用的有若干差异,又似三鼓,因此越发易与三鼓混淆。这且不谕,总之认识到伎乐的腰鼓是细长框,则《尘袋》(镰仓时代的节)里诠伎乐腰鼓俗称细鼓,《教训抄》里的细长鼓之说,是当然的了。腰鼓的奏法,《教训抄》里举有腰鼓是用左右两手打的,和古图的奏法相一致。endprint

二是一鼓、二鼓、三鼓。

一、二、三鼓的传来,始于奈良时代(710-794年)唐乐输入的时候。所谓古乐鼓,就是古乐的细腰鼓之意,而所谓古乐,乃是对于正仓院文书里所见的中乐而言。以上三鼓,其形体以一二三的次序而渐增大,都是唐乐用的一群节奏乐器。其演奏是“右击以杖,左拍以手”的,只是近时的一鼓右用桴而已。三鼓也不知几时与腰鼓相混,所以三鼓的奏法也用腰鼓奏法一样,左右俱以手打,再后世就一变而为只用右桴,而以左手专握条了。二鼓已经散佚,今所存者,一鼓与三鼓。一、二、三鼓在奈良时代都专用于唐乐,平安以后,用法上有了改变,三鼓只限用于貊乐、唐古乐,一鼓则近代只有唐古乐及唐新乐中有时用到它了。

三是四鼓。

四鼓之名为中国典籍所不见,唯日本古记录鼓其名。例如正仓院的奈良时代散乐工衣服有四鼓打衫,广隆寺、安祥寺两《资财帐》有其目。这种四鼓,都是唐乐用鼓,并与上述的一、二、三鼓有着关系,这可从文意上得知。又《和名抄》大鼓条云:“《律书乐图》云:《尔雅》大鼓谓鼗,今察细腰鼓有一二三之名,昔以应节次第取名也。”由是可知四鼓是此三鼓更大的鼓。东大寺宝库(正仓院)里存有四鼓,乃是另一种形状的鼓。这所谓另一种形状的鼓,当是不同于普通大鼓的形状,因之可能是一种大型的细腰鼓。可惜现在正仓院里没有四鼓的大型鼓遗存(图23)。

以上的腰鼓、一、二、三、四鼓是日本雅乐里用的,其中流入俗乐而稍改制者,到平安朝以后还被使用。例如发展为白拍子的鼓,终于成了能乐的小鼓与大鼓。在这发展过程中,奏法也有了改变。起初恐是左手支持鼓筒,用右手打的,后来用左手握住条以弛张革面,而用右手掌单拍一面。这方法在细腰鼓奏法上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小鼓的可变性音色就由于这奏法产生出来,这和在印度微妙发展起来的某种鼓的奏法,有一脉相通之处,是最饶兴味的一点。小鼓的初期奏法,在东京博物馆所藏《扇面古写经》(平安末)的一个图里可以看到。画着妓女左手托着鼓,右手作将要打鼓的姿势。

总之,传来日本的细腰鼓,除了腰鼓还有多种,在日本雅乐里用的只是一鼓和三鼓,其余几乎废绝了。但是民族乐器化了的小鼓、大鼓,却大大发挥了这类乐器的最长处——音色的可变、调律的可变——而得到了飞跃的进展。[16]

综上,细腰鼓最早发源于古代印度,传入西域地区后又发展为都昙鼓和毛员鼓,在隋唐时期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盛行的膜鸣乐器。不仅历代宫庭中使用腰鼓,而且普及到民间,成为很受欢迎的一种乐器。细腰鼓传入朝鲜半岛后叫杖鼓,一直流传到今。细腰鼓传入日本后,在雅乐里使用一、二、三、四鼓等多种形式的细腰鼓。但是,目前在日本雅乐里用的只是一鼓和三鼓,其余几乎废绝了。(责任编辑:帅慧芳)

参考文献:

[1] 瓦尔特·考夫曼著,王昭仁、金经言译.古印度的音乐文化[A].上古时代的音乐[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161-165.

[2]图片音乐史·古印度(第2卷第8册)[M].德国莱比锡音乐出版社,1981.

[3]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新疆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4][后晋]刘峋.旧唐书(卷29)[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5][宋]陈旸.乐书(卷127)[M].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35 .

[6][唐]杜佑.通典(卷144)[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研究[M].台北:台北中华书局,1973.515.

[8]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甘肃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

[9]修海林、王子初.看得见的乐器[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0][明]宋濂.元史(礼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1][明]徐溥.大明会典(大乐制)[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2][清]皇朝礼器图式)[M].北京:武英殿刻本,1766.

[1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韩国]张师勋.韩国音乐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444.

[15]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38.

[16][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115-121.

Waist Drum on the Silk Route

ZHOU Jing-bao

(Sinkiang Normal University, Wulumuqi, Sinkiang 830013)

Abstract:Originating in ancient India, introduced into the western regions, the waist drum developed into dutan drum and maoyuan drum, and it prevailed to be a popular musical instruction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troduced into Korean peninsula, the waist drum was renamed as zhang drum; and we could see them even today. Introduced into Japan, many kinds of waist drums were used in gagaku.

Key Words:The Silk Route; India; The Western Regions; Introduction into the Eastendprint

二是一鼓、二鼓、三鼓。

一、二、三鼓的传来,始于奈良时代(710-794年)唐乐输入的时候。所谓古乐鼓,就是古乐的细腰鼓之意,而所谓古乐,乃是对于正仓院文书里所见的中乐而言。以上三鼓,其形体以一二三的次序而渐增大,都是唐乐用的一群节奏乐器。其演奏是“右击以杖,左拍以手”的,只是近时的一鼓右用桴而已。三鼓也不知几时与腰鼓相混,所以三鼓的奏法也用腰鼓奏法一样,左右俱以手打,再后世就一变而为只用右桴,而以左手专握条了。二鼓已经散佚,今所存者,一鼓与三鼓。一、二、三鼓在奈良时代都专用于唐乐,平安以后,用法上有了改变,三鼓只限用于貊乐、唐古乐,一鼓则近代只有唐古乐及唐新乐中有时用到它了。

三是四鼓。

四鼓之名为中国典籍所不见,唯日本古记录鼓其名。例如正仓院的奈良时代散乐工衣服有四鼓打衫,广隆寺、安祥寺两《资财帐》有其目。这种四鼓,都是唐乐用鼓,并与上述的一、二、三鼓有着关系,这可从文意上得知。又《和名抄》大鼓条云:“《律书乐图》云:《尔雅》大鼓谓鼗,今察细腰鼓有一二三之名,昔以应节次第取名也。”由是可知四鼓是此三鼓更大的鼓。东大寺宝库(正仓院)里存有四鼓,乃是另一种形状的鼓。这所谓另一种形状的鼓,当是不同于普通大鼓的形状,因之可能是一种大型的细腰鼓。可惜现在正仓院里没有四鼓的大型鼓遗存(图23)。

以上的腰鼓、一、二、三、四鼓是日本雅乐里用的,其中流入俗乐而稍改制者,到平安朝以后还被使用。例如发展为白拍子的鼓,终于成了能乐的小鼓与大鼓。在这发展过程中,奏法也有了改变。起初恐是左手支持鼓筒,用右手打的,后来用左手握住条以弛张革面,而用右手掌单拍一面。这方法在细腰鼓奏法上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小鼓的可变性音色就由于这奏法产生出来,这和在印度微妙发展起来的某种鼓的奏法,有一脉相通之处,是最饶兴味的一点。小鼓的初期奏法,在东京博物馆所藏《扇面古写经》(平安末)的一个图里可以看到。画着妓女左手托着鼓,右手作将要打鼓的姿势。

总之,传来日本的细腰鼓,除了腰鼓还有多种,在日本雅乐里用的只是一鼓和三鼓,其余几乎废绝了。但是民族乐器化了的小鼓、大鼓,却大大发挥了这类乐器的最长处——音色的可变、调律的可变——而得到了飞跃的进展。[16]

综上,细腰鼓最早发源于古代印度,传入西域地区后又发展为都昙鼓和毛员鼓,在隋唐时期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盛行的膜鸣乐器。不仅历代宫庭中使用腰鼓,而且普及到民间,成为很受欢迎的一种乐器。细腰鼓传入朝鲜半岛后叫杖鼓,一直流传到今。细腰鼓传入日本后,在雅乐里使用一、二、三、四鼓等多种形式的细腰鼓。但是,目前在日本雅乐里用的只是一鼓和三鼓,其余几乎废绝了。(责任编辑:帅慧芳)

参考文献:

[1] 瓦尔特·考夫曼著,王昭仁、金经言译.古印度的音乐文化[A].上古时代的音乐[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161-165.

[2]图片音乐史·古印度(第2卷第8册)[M].德国莱比锡音乐出版社,1981.

[3]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新疆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4][后晋]刘峋.旧唐书(卷29)[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5][宋]陈旸.乐书(卷127)[M].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35 .

[6][唐]杜佑.通典(卷144)[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研究[M].台北:台北中华书局,1973.515.

[8]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甘肃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

[9]修海林、王子初.看得见的乐器[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0][明]宋濂.元史(礼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1][明]徐溥.大明会典(大乐制)[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2][清]皇朝礼器图式)[M].北京:武英殿刻本,1766.

[1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韩国]张师勋.韩国音乐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444.

[15]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38.

[16][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115-121.

Waist Drum on the Silk Route

ZHOU Jing-bao

(Sinkiang Normal University, Wulumuqi, Sinkiang 830013)

Abstract:Originating in ancient India, introduced into the western regions, the waist drum developed into dutan drum and maoyuan drum, and it prevailed to be a popular musical instruction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troduced into Korean peninsula, the waist drum was renamed as zhang drum; and we could see them even today. Introduced into Japan, many kinds of waist drums were used in gagaku.

Key Words:The Silk Route; India; The Western Regions; Introduction into the Eastendprint

二是一鼓、二鼓、三鼓。

一、二、三鼓的传来,始于奈良时代(710-794年)唐乐输入的时候。所谓古乐鼓,就是古乐的细腰鼓之意,而所谓古乐,乃是对于正仓院文书里所见的中乐而言。以上三鼓,其形体以一二三的次序而渐增大,都是唐乐用的一群节奏乐器。其演奏是“右击以杖,左拍以手”的,只是近时的一鼓右用桴而已。三鼓也不知几时与腰鼓相混,所以三鼓的奏法也用腰鼓奏法一样,左右俱以手打,再后世就一变而为只用右桴,而以左手专握条了。二鼓已经散佚,今所存者,一鼓与三鼓。一、二、三鼓在奈良时代都专用于唐乐,平安以后,用法上有了改变,三鼓只限用于貊乐、唐古乐,一鼓则近代只有唐古乐及唐新乐中有时用到它了。

三是四鼓。

四鼓之名为中国典籍所不见,唯日本古记录鼓其名。例如正仓院的奈良时代散乐工衣服有四鼓打衫,广隆寺、安祥寺两《资财帐》有其目。这种四鼓,都是唐乐用鼓,并与上述的一、二、三鼓有着关系,这可从文意上得知。又《和名抄》大鼓条云:“《律书乐图》云:《尔雅》大鼓谓鼗,今察细腰鼓有一二三之名,昔以应节次第取名也。”由是可知四鼓是此三鼓更大的鼓。东大寺宝库(正仓院)里存有四鼓,乃是另一种形状的鼓。这所谓另一种形状的鼓,当是不同于普通大鼓的形状,因之可能是一种大型的细腰鼓。可惜现在正仓院里没有四鼓的大型鼓遗存(图23)。

以上的腰鼓、一、二、三、四鼓是日本雅乐里用的,其中流入俗乐而稍改制者,到平安朝以后还被使用。例如发展为白拍子的鼓,终于成了能乐的小鼓与大鼓。在这发展过程中,奏法也有了改变。起初恐是左手支持鼓筒,用右手打的,后来用左手握住条以弛张革面,而用右手掌单拍一面。这方法在细腰鼓奏法上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小鼓的可变性音色就由于这奏法产生出来,这和在印度微妙发展起来的某种鼓的奏法,有一脉相通之处,是最饶兴味的一点。小鼓的初期奏法,在东京博物馆所藏《扇面古写经》(平安末)的一个图里可以看到。画着妓女左手托着鼓,右手作将要打鼓的姿势。

总之,传来日本的细腰鼓,除了腰鼓还有多种,在日本雅乐里用的只是一鼓和三鼓,其余几乎废绝了。但是民族乐器化了的小鼓、大鼓,却大大发挥了这类乐器的最长处——音色的可变、调律的可变——而得到了飞跃的进展。[16]

综上,细腰鼓最早发源于古代印度,传入西域地区后又发展为都昙鼓和毛员鼓,在隋唐时期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盛行的膜鸣乐器。不仅历代宫庭中使用腰鼓,而且普及到民间,成为很受欢迎的一种乐器。细腰鼓传入朝鲜半岛后叫杖鼓,一直流传到今。细腰鼓传入日本后,在雅乐里使用一、二、三、四鼓等多种形式的细腰鼓。但是,目前在日本雅乐里用的只是一鼓和三鼓,其余几乎废绝了。(责任编辑:帅慧芳)

参考文献:

[1] 瓦尔特·考夫曼著,王昭仁、金经言译.古印度的音乐文化[A].上古时代的音乐[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161-165.

[2]图片音乐史·古印度(第2卷第8册)[M].德国莱比锡音乐出版社,1981.

[3]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新疆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4][后晋]刘峋.旧唐书(卷29)[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5][宋]陈旸.乐书(卷127)[M].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35 .

[6][唐]杜佑.通典(卷144)[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研究[M].台北:台北中华书局,1973.515.

[8]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甘肃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

[9]修海林、王子初.看得见的乐器[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0][明]宋濂.元史(礼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1][明]徐溥.大明会典(大乐制)[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2][清]皇朝礼器图式)[M].北京:武英殿刻本,1766.

[1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韩国]张师勋.韩国音乐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444.

[15]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38.

[16][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115-121.

Waist Drum on the Silk Route

ZHOU Jing-bao

(Sinkiang Normal University, Wulumuqi, Sinkiang 830013)

Abstract:Originating in ancient India, introduced into the western regions, the waist drum developed into dutan drum and maoyuan drum, and it prevailed to be a popular musical instruction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troduced into Korean peninsula, the waist drum was renamed as zhang drum; and we could see them even today. Introduced into Japan, many kinds of waist drums were used in gagaku.

Key Words:The Silk Route; India; The Western Regions; Introduction into the Eastendprint

猜你喜欢

腰鼓乐器
唐代的腰鼓这样演奏
安塞腰鼓的体育文化价值与传承发展探究
乐器
你好,腰鼓
乐器也疯狂
激发兴趣,简化腰鼓教学
自制小乐器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
《安塞鼓王——高向成》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