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苏州中考作文题解与佳作展评
2014-09-02冯汝汉周莉
冯汝汉+周莉
【中考真题】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途,我们既可享受春之妩媚、夏之热忱,也会经历秋的萧瑟、冬的沉寂,沿途的风景,我们都别错过。一首歌,一本书;一场细雨,一条曲径;一声响亮的喝彩,一回意外的跌倒……每一种经历都充实着我们的人生。
请以“不错过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卡上;(2)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3)不要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文题解读】
其一,细心审题,琢磨“不错过”。“不错过”隐含着两层意思:或“不再错过”, 可写成往事追忆;或“不能错过”,可写成人生宣言。二要细心品读文题提供的材料。因为所供材料可从多个维度为你打开写作思路。你可依据材料提供的主要信息,按照标题所表达的另一半意向,提炼选择合适的词语(“风景”“歌”“书”“细雨”“曲径”“喝彩”“跌倒”等),填补题目,使其完整。
其二,掌握技巧,巧补“不错过”。补题时,把可选的内容都迅速在脑子里“过滤”一遍,选填上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写好、最能写出新意的半题。
一是补上令你最想说的内容。最想说,才有话说,才能激起写作的欲望和激情。有位考生,最疼爱她的曾祖母去世了,他放弃了到南京参加现场作文决赛的机会,没有错过与曾祖母的诀别,他将题目补充为《不错过的诀别》,心中的情思和对曾祖母的感激、怀念之情,一时间像泉水一般涌出来,于是写出了一篇情真意切的应试佳作。
二是补上令你心跳的文字。面对《不错过_____》,不少考生都补写成“不错过的那件事”,叙述对往事的留恋等,但这样写往往容易进入补题俗套、重复雷同之误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相当高,会使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因此与高分无缘。其实你可另辟蹊径,若补成“不错过身边的风景”等,虽然熟悉平凡,但能更好地拨动读者共鸣的心弦。
三是补上令你感到新奇的事物。补题时,可以在大脑中搜索一下,找一找令自己感到新奇、激动而又富有积极意义的材料。譬如“不错过身边的小生命”,从保护小鸟的角度构思行文,这样的题目会更好地打动阅卷老师。
其三,立意求深,挖掘“不错过”。 这道题好写,但写好很不容易。只有把“不错过”放到人生、社会的背景下思考后,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出本质,才能在常人的观点上提升一个层次,才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错过”与“不错过”既是一个生活的问题,又是一个哲理的问题,都有耐人寻味的情思和意趣。“不错过”更多包含着主观的对生活与人生的认知和选择。譬如关注食品安全,“不错过”对问题奶粉的处理;关注生存环境,“不错过”对母亲河的治理等,诸如此类的基于社会层面上的构思会显得更大气,更洒脱,更能彰显“珍惜”这一主旨。
【考场佳作一】
不错过冬日里的阳光
◎苏州一考生
我喜欢自然风光,尤其是冬日里的阳光。记得小时候,穿着厚厚的花棉袄,静静地躺在奶奶的怀里,眯着眼看天空,任冬日里少有的温暖阳光铺满全身,再露出灿烂幸福的微笑。
还记得奶奶总说我是她两个孙女里最乖的,所以她最喜欢我,当然我也喜欢她啊。到了冬天,她总会揽我在怀里看阳光,听阳光,触摸阳光,于是我爱上了阳光,不错过与奶奶在一起晒阳光的感觉。
后来,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每次回家总带来许多大城市的照片,还有许多我从没见过的高科技产品,从单放机到MP3再到电脑。照片吸引着我,我会盯着照片看好久,想象自己是大城市的人。我买来许多碟片,下载了许多歌,花许多时间在电脑前留连,我极力让自己与外面缤纷的世界联系起来。我更想让爸妈带我离开这贫穷闭塞的乡村。
那两年我一直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冬天有阳光的时候,奶奶一如既往地叫我出去晒太阳,我耳机里的摇滚音乐淹没了奶奶的声音,奶奶拍拍我指指外面,我从满眼的照片中抬起头,看见了阳光,但我摇了头,第一次。奶奶有些吃惊,继而叹了口气,无奈地转身走了。那个无奈的背影让我心疼,但我很快为自己编了一个可笑的借口:“奶奶,外面风很大呢,有点冷,还是不要出去晒太阳了吧。”奶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进了被阳光铺洒的空荡荡的院子里。以后再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奶奶都不再叫我了,我知道好多次她都是欲言又止,但她还是会晒阳光,可那个身影多了些苍老,多了些孤寂,多了些沉重。而我也错过了那冬日里温暖的阳光。
终于,爸妈带我离开了,我去了向往很久的大城市。走的时候,奶奶哭了,奶奶说:“千万不要错过冬日里的阳光……”我敷衍地点了头,其实我的心早已不在这里。去大城市后,刚来时的新鲜感马上被生活和学习的压力掩盖,我才知道爸妈每天有多忙,我才知道要在学习上不落后得付出多大的努力。
进入初三的这年冬天,每逢双休日,我总是关在房间里,做着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开着空调,虽然温暖,但心烦意乱。拉开窗帘,久违的阳光蹦了进来,洒满书桌,满桌的习题顿时变得可爱起来,灰尘也轻快地舞动着。我想起了以前和奶奶一起晒太阳的美好日子,那时高远的天空里包容着一个无忧无虑的我,空气的干燥里溢满着甜甜的爱的味道。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和奶奶一起晒过太阳了,奶奶一定很失望吧?
“不要错过冬日里的阳光!”我心中默念着奶奶的话,匆匆下楼,好不容易找了块空地,张开双臂,闭上眼睛,将自己完完全全地暴露在阳光里。
冬日里的阳光依旧温暖。只是此刻,多了一份深深的内涵。这一次,我紧紧地攥住了机会,这一次,我不再错过!
【评点】
这篇考场作文的最大亮点在于立意深刻、构思精巧。文章从“冬日里的阳光”切入,以“阳光”来象征亲情,以“不错过……”为线索贯穿全文,生动叙述了“我”与奶奶在一起晒阳光的故事。行文中,由儿时“不错过与奶奶在一起晒阳光”,到那两年“错过了那冬日里温暖的阳光”,再到初三的这年冬天“我不再错过”,层层推向高潮,情节起伏跌宕。在作者的匠心独运之中,卒章显志,自然而然地揭示出不错过人世间最美好的亲情的感悟。
【考场佳作二】
不错过那股味道
◎苏州一考生
小时候,嗅不出泥土的味道。但我总不错过那似有似无的味道。
我常常摇头摆尾背一些诗句:“我亲亲个黄土黄,我热热个黑土烫,我浓浓个红土香,我美美个热土靓……”诗里的人说,他闻到了泥土的味道。
我也常常看到一些人,久久地站在这片土地上,任那夹杂着泥土气息的风尽情拂面,说是闻到了泥土的味道。
那个时候,我也不错过,会拉着同伴的手,趴在土地上,使劲地嗅。可是,我们却什么也闻不到,只能在我们的鼻尖上,留下黄黄的、黑黑的、红红的泥土。
我去问老师,为什么我不能像那些人一样,闻到泥土的味道呢?老师说,只要你紧紧抓住,不错过,长大了,就能闻到。
外面在下雨,一遍一遍地冲刷着土地,飘来的是夹杂在空气中清新的味道。是这种味道吗?我想。
在那个时候,我坚定不移地认为,泥土没有味道。
读初中时,我不错过走近春天田野的机会,终于有了新的收获。那些在泥土上茁壮生长的庄稼,在蓝天、白云、黑壤的衬托下,色彩相间、层次分明。仿佛是大地孕育的精灵,载着沉甸甸的喜悦,空气中飘荡的是那种满足的味道。
秋天到了,人们都在黑色的土地上挥镰收割,汗水钻进了泥土,同时,也孕育着收获。风,吹翻了农民的帽子,吹翻了泥土上的宁静,像海浪一样翻滚起来,却丝毫吹不翻他们的心情。
这时候,我第一次闻到了大地的气味,甜甜的,很充实;到处都是喜悦,很有魅力。也就是在这一天夜里,我做了一个甜蜜的梦:凭窗无风,于是飞扬的尘土缓慢地坠落。那一刻我闻到一种气息——天南地北的气息,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铺天盖地的呼伦贝尔草原,绵延不断的大兴安岭林海,天高云淡的青藏高原,柔软细腻的西湖柳堤,椰树成林的南海沙滩……驼队的铃声,骑马的长调,吴侬的软语……回荡在尘封的空气中,我似乎是在无意间闻到脚下的泥土满是渊源深厚的味儿,我竖起食指轻轻地点数,那一层层、一圈圈的年华……
现在,我不会傻傻地趴在地上闻泥土了,但我不错过读懂诗里的韵味,体会离开这片土地的心情。有的人,在离开故土的时候,什么也不带,却只带了黄河边上一撮土,为的是想常常闻到这片泥土的味道。有的人,在返乡的时候,什么地方也不去,只是趴在脚下的这片泥土上,听她沉稳的心跳,闻她熟悉的气味。
我执著于不错过,钟情于不错过,嗅泥土的味道决不错过,最终才真真切切地品尝到泥土的味道,很特别,却最熟悉……
【评点】
这篇散文主要有两个亮点:一是选材不落俗套。作者从“不错过”嗅泥土的味道写起,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段经历是历久弥新的。由于选择了独特新颖的材料,且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写出了自己独有的“味道”,耐人咀嚼。 二是精心安排结构。文章采用纵式结构,把“不错过那似有似无的味道”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有条不紊地写下去,写得具体传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