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理论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09-02王芳
摘 要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借鉴了西方哲学主体间性思想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面临的各种挑战的背景而产生的,深刻反思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扬弃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对确立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增强其时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实践中也具有价值意义。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学者的分析,研究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阐述了其特征,并结合我国国情构建了我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逻辑框架。
关键词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国
从历史上来看,我们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很重视思想教育,其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了相关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宣布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宏伟目标,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也带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动,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等也面临很多选择,具体的教学思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都积极探究新的方法和管理,分析怎样用新的方式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反思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很多不足,从中找到改革创新的路径和对策。追根溯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在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上建立起来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于一种简单的合作关系中,脱离实际,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失去了思想教育的意义。在实际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的主体,需要用主体间性的理论方式来解读和解释,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之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突破原有的思维范式和理论观念,改变主体对象化的客体存在状态,转向主体—主体的思维模式,使理念本身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
一、相关文献综述分析
主体间性是西方哲学概念,也称为共主体性等。主体性的涵义是自我,主体间性的涵义是我们,是自我共同体的集合。单一的主体性原则强调自我,而主体间性原则是自我共同体的集合,包含着集体主义,摒弃个人主义[1][2]。萨特以反面方式分析了人与人之间的主体关系;海德格尔以生存理论分析了主体间性,认为是我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伽达默尔认为主体间性可理解为对话的新视界和新的交融;马丁布伯认为需要主体间直接构建两者的相互关系;哈贝马斯认为主体间性需要人的交往行为的合理性,从而从人的主体性走向交互主体性[3][4]。
从国外学者研究的文献可以看出,主体间性超越了以往的思维,是针对主体与主体的关系。21世纪以来,国外教育逐渐开始重视主体间性教育,试图克服和修正传统思想教育模式中的一些缺陷和不足,思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如何才能更好地相处和沟通[5]。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者就发起了价值的讨论,激发了教育向新思想方式的发展,有利于推进西方教育的革新发展,也积极影响了国内对教育的改革和探究[6]。
从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来看,中国有关主体间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研究较晚,仅是在哲学、教育学等领域引用了主体间性理论。其理论大致可概括为:第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如张彦认为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模式具有单向性,是对受教育者施加的影响,缺乏两者之间的互动过程;雷奕超分析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局限性;田九霞认为传统教育中的不足是只有单一性,并没有把教育作为系统性工程来看,主客体不清楚,因而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第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大多研究是对主体间性的界定和主体间性产生的背景和依据,如张彦认为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困境的修正,属于重新确立新的主体性。第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如张耀灿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主体—主体和主体—客体关系的辩证统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主体;以彭未明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内在的统一性。第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如张耀灿认为其特征为主体性、多向性、平等性和活动性;冯建军分析认为教育主体间性的特点为交互性、平等性、宽容性、约束性等。第五,主体间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模式,闫艳认为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是在交往中产生并在交往中得到检验的;田九霞认为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应树立互主体、民主平等、宽容等意识;宋义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平等、沟通、双向、共赢等。第六,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方法的研究,如雷奕超等学者认为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沟通理解、微笑、欣赏和体验等[7][8]。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1.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主体间性是一个哲学的范畴,是一种关系,是主体的人与主体他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超越了单一性,具有进步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踏入困境和暴露一些问题的时候,教育者的主体性受到了很大压抑,重新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主体,主体间性理论也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解释,促使了思想政治教育和主体间性的融合。因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界定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主体间性的状态为依据,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一种主体间的共在关系为原则,以对话、沟通、理解和交流的方式,追求并达成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从主体间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内涵来看,伦理学理论认为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在长期的发展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较系统的伦理思想,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展现了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在有关教育的活动和实践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两者作为主体,也是伦理道德活动的主体,都拥有道德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角色。
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涵来看,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有价值的追求。首先,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间性道德品质,从现实中的人来看,生存是主体间性生存,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对现实环境的适应能力,受教育者也有成为主体间性品格的人的内在需求,要不断发展其适应现实环境的能力。主体间性教育模式很好地改变了传统培养人才的局限性,积极适应了社会现状的态势,不断使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和提升,从而提升了社会发展能力。
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内涵来看,不仅包括宏观的方法,还包括对具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法的指导,为教育双方的相关活动营造和谐的氛围,提供了好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和交流,有利于共同达成目标。
总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基本内涵、伦理内涵、目标内涵和方法内涵四个方面的界定。综合上述分析,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定义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形成一种默契关系,形成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以思想、观点、道德、形式等方式和主体间性的教育方法,形成具有差异性的教育模式和具有主体间性品格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9]。
2.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征概括为,一是本质特性,二是区别特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育实践,一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社会开展教育都具有目的性,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目的性更为明显,教育不仅是完成人类的生产经验,还是个体政治社会化,培养符合社会的合格公民。二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是阶级性,只要有阶级存在,就要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培养的人就更具有人性化了。三是实践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会以和谐的方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社会实践,要求主体之间的平等、互动、理解和沟通,寻求共赢。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是主体间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主体间共同的存在方式,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也是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主体间关系,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方式。二是双向互动式的教育,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以合理的角色发挥作用,科学预备教育的背景、内容、方式、实践活动等,同时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一样积极参与教育的过程,配合教育者,共同参与,共同实现目标。三是人性化的教育方法,在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拥有与教育者平等对话的地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包容,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
三、构建我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主体间性为价值的选择,主体间性哲学是以逻辑构建为起点,在充分发挥各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的背景下,科学合理构建教育中的新理论、新实践和新方法,在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教育新模式[10]。
首先,构建的前提是转变思维范式。构建主体意识需要先转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范式,适时转变逻辑起点,以某种合理的方式构建“主体—主体”的模式,促使教育活动主体从互为对象的角色合理转化为互主体的角色,以更好地确立参与主体的主体性。当然,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平等的主体、共赢的创造者,互相牵制,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共同中介客体——教育资料、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交往主体的人际交往关系之上的参与—合作关系,体现出一种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其次,构建的基础是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主体性。一是积极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者要研究受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全面客观地了解受教育者;教育者要做好组织者和主导者,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强化自我意识和增强其自觉的能动性[11]。二是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受教育者积极影响教育者,受教育者要与教育者建立平等交往的方式和方法,受教育者要进行积极的内外化,做到理论和实践统一。
最后,构建的途径是进行交往实践。在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各个交往主体之间地位要平等,主体间性的互动交往也使文化要素得以广泛的传播和理解。一是交往实践是主体间性实现的客观基础,要想实现主体间性,需要共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教育参与者的交往过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作为主体,需要积极、详细地了解资料,构建一种主体—客体的对象化关系,同时受两者主体间活动的影响,建立一种主体—主体的关系。三是交往实践,不仅体现在教育的目标、内容、环境、口头语言表达、反馈激励策略等方面,还着重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实践中,这就要求教育者要置身和融合到生活中,教育资源的开发要贴近生活。
————————
参考文献
[1] Gillespie,A.& Cornish,F.Intersubjectivity:Towards a dialogical analysis.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2010(40).
[2] Gillespie,A.The intersubjective nature of symbols.In Brady Wagoner(Ed),Symbolic transformations [M].London:Routledge,2009.
[3] GUO Xiang-chao.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h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nxi,710062,China,On the Intellectuals Consciousness i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2007-03.
[4] XIONG Hua-jun(College of Educatio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Teacher-student Relation:Towards Interbody-
subjectivity-Ont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J];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2007-21.
[5] HU Yin-gen(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College of Yichun,Yichun,Jiangxi 336000,China);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les of Teacher and Student-the Structure of Dual Subjects and Reciprocal cognitive Objects[J];University Education Science;2009-01.
[6] LIN Su-qin(School of Education,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041004,China;S chool of Adult Educatio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Some Thoughts on“Narrative Instruction”during Teachers'Continuing Education-Enlightenment from Freire's Ideas of “Intercommunication Inst ruction”;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n Schoo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6-03.
[7] 何小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0.
[8] 刘贞.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
[9] 王南堤等.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 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1] 田九霞.试论主体间性论释下的交往式思政教育.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作者:王芳(1981-),女,吉林长春市人,吉林长春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