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语言文字的乐趣中
2014-09-02梁永
梁永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细致入微地解读文本,才能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了解作者的思想,把握文本的内涵,合理有效地使用文本。下面,我以《螳螂捕蝉》一文为例,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螳螂捕蝉》是一篇极富哲理性的寓言故事,文章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故事中的少年利用譬喻的手法,巧妙地采取智劝的策略,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课文由一大一小两个故事构成,“吴王伐楚”的大故事中套着“螳螂捕蝉”的小故事,结构非常精巧。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耳熟能详,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关注故事的情节,而忽略了其中蕴含的道理。所以,在教学时要借助文本,合理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让学生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之间的关系,深入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的关系,从而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旨,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透彻领悟故事阐释的道理。
一、抓住关键词句,找准教学切入点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的运用能力。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要善于抓住那些主要的、关键的词语,感悟语言文字背后蕴涵的意义,以点带面,仔细揣摩其中的韵味,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教学“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时候,我问学生:“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蝉悠然自得呢?”学生纷纷找出“悠闲”、“自由自在”等词语,并从中感悟到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只顾喝自己的露水,丝毫没有意识到身后的危险。而 “拱”字写出了螳螂势在必得的心态。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少年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学生从“伸长脖子”悟出了黄雀对螳螂的渴望,急切地想要吃到螳螂。由于黄雀对螳螂的渴望,所以黄雀也就对身后的危险放松了警惕。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是因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通过这些关键词语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蝉——螳螂——黄雀——少年之间的关系链,明白了“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的关系。通过这样的逐步引导,有效地找准了教学的切入点。
二、把握文章结构,揣摩精妙构思
课文的开头先交代了吴王的主张和当时各国的形势:吴国想攻打楚国,取胜的希望虽大,但后有其他诸侯国虎视眈眈。可吴王仍一意孤行,并下令“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固执”点出吴王不听劝告、蛮横的形象。“死”指死亡,使生命消失。这样一来就没人敢在吴王面前劝谏。大臣们只能在吴王后面议论纷纷,他们会议论什么呢?吴王的做法,一定会给本国带来危险。引出少年,他听到这件事,心里会怎么想?吴王的做法会给国家带来不堪设想的结果,“我”也要去劝一劝,可是吴王下了死命令,要怎么劝才好?“死”写出了不可更改的意志。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与决心实在让人敬佩。要把死命令解开,需要的是有胆有谋。于是,少年想出了一个“解铃还需系铃人”的办法。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他在王宫花园里“一连转了三个早晨”,“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也毫不介意”。“毫不介意”是为了使自己更像是一个真正打鸟的人,他在意的是能引起吴王的注意,能勾起吴王的好奇心;在意的是能引得吴王主动开口跟他说话。少年的计谋开始奏效了,他以高超的谈话艺术,使吴王兴致勃勃地听完他所要说的话。“挺有意思”充分激起想听的欲望,使人好奇这“有意思”的事到底是什么事。少年就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注意这几种动物的动作,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黄雀“伸长脖子”,它们都想吃掉前者。之所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前面都是伏笔,这句话才是少年真正想告诉吴王的话。它敲醒了吴王,使他想到大臣说的话,楚国、吴国、其他诸侯国的关系就像蝉、螳螂、黄雀的关系一样,自己只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自己身后隐患的危险。若随意出手,下场就像蝉、螳螂、黄雀一般,被别人吞掉。吴王领会了这个道理,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文中少年巧妙地创设情境,通过故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虽不露声色,却步步入局,孰是孰非,道理不言自明。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门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师生间要平等对话,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到的理解。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细致解读文本,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感情,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字的温度,挖掘文本的内涵。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