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4-09-01叶丽红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叶丽红

摘要:有位教育家指出:“语文这一工具学科的学习运用,必然伴随着一定的思想,交织着一定的情感,尤其是那些文学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及大自然的诗情画意,都是激励学生思维的发展的诱因,都可能触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萌生创新意识。”本文浅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324-02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这是因为构成一篇文章的字、词、句、段,都为学生的想象思维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教学过程中的听说读写训练,又直接体现着学生的创新能力。

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的少、慢、差、费现象,主要表现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重理论,轻实践。这些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降。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努力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切实调动学生的乐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转变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鼓励和想象的课堂气氛

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力争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因为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自己就要树立“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语)的意识,要敢想敢做,要有能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能发现并能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敢于标新立异,随机应变的进行创造性教育,对于约定俗成的教学方式要怀有强烈的思维批判性。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强烈创新意识的鼓励下,才可能产生强烈创新的动机,释放创新激情,发挥创造性思维。

其次,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必须依赖于积极的指导和鼓励,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教学氛围,是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一旦师生形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对教师会产生依赖感、亲切感,从而形成协调课堂教学的配合力。教师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释疑,多采用讨论、竞赛等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独自思考与自学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表现的场所,让学生学会对比、分析、综合等方法,有意识第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创新精神,从而增强探索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学《黔之驴》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去思考“驴怎样才能避免自己的悲剧”;教学《海燕》一文时,可以提出“在你的生活经历中,哪一种动物曾引起过你的美好的回忆”的问题,让学生谈谈这种睹物生情的经历;《骆驼寻宝记》的教学,可以安排学生围绕“人类应怎样治理精神沙漠”开展讨论;《我爱这土地》的教学,则安排学生就“假如你是一只鸟,你将怎样讴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为话题进行议论等等,在积极的思索和热烈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想像空间得到解决扩展,创新精神的灵光时时闪烁在课堂上空。正好印证了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的话:“只有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课堂学习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培养发散思维,传授新方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发散思维简单来说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思路要向多方面扩散。因为对同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就有不同的看法,体现出不同的思想意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提高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启发学生对任一问题,能从不同角度,寻求不同的解法,提出多种解答思路,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去进行发散性思考和理解,以另辟蹊径,求取新解,使学生的思维永远处于一种不满足状态,能千方百计地去挖掘知识空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点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联系。

1、比较法

在语文教学中,比较是发展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就其内容上说,有体裁、风格、题材、形象、手法、语言、主题等多方面的比较,还有课内外的比较等等。语文教学中的比较形式是多样的,它可以是不同文章间主题思想、社会背景、人物形象的比较。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与《济南的秋天》景致的比较,《背影》与《父亲》人物思想感情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文章中的事、人、理、情的比较,如《变色龙》中奥楚篾洛夫这一人物语言多变,可进行同中求异的分析。

2、质疑法

“思维以惊讶和问题开始”,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学海里遨游是创新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过程中传授知识,不断地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新问题,从而在学生面前始终展示众多的未知领域,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预习法

古语有云:不预则废。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培养学生自学的基础(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便于学生运用与迁移)、自学的方法与技巧(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方法,能举一反三,会筛选、归纳、运用、生成信息)、自学的人格品质(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观察力、坚韧性、创造性)等方面,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进而学会做人,形成独立、自尊而又富于创造性的人格。

总之,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我们日常课堂教学的点滴中培养起来的,它需要教师尽快地转变思想、明确育人的目标,遵循课改精神,才能更好地为培养新世纪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创新思维从小就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并且坚持不懈地培养下去,那么,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参考文献:

[1] 魏艳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考试(教研版);2007(12)

[2] 车志华.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6)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