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表象积累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4-09-01李诗伟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

李诗伟

摘要:我们一线教师,对表象是什么?它与小学生思维的关系怎样?应该略知一二。其实表象是一种普通的心理现象,人们感知过的某一事物,其形象常常会在头脑中以痕迹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后这种事物虽未出现,但在一定条件影响下,它的形象仍会在头脑中再现,这就是表象。

关键词:小学生;表象积累;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87-01

表象是通过感知下的形象,因此它是直观的、形象的;但表象总是在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映的是感知对象的一般特点,因此它是概括化了的形象。形象思维是人在头脑中运用表象来进行的思维,没有表象就不可能有形象思维,正确、丰富的表象积累是培养形象思维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来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以表象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

一、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丰富表象积累

表象以感知为基础,没有感知,表象就不可能形成,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感知越丰富,建立的表象越具有概括性,就越能发现规律性知识。但是,丰富学生的感知不能靠大量的、单一的材料简单重复,而是要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如运用实物、模型、图片、操作等途径,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加强直观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一方面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感知;另一方面通过演示、操作,像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感知,获得丰富的表象。例如,教学“圆的局长和概念”时,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圆周”和“圆面”的表象,教师可以找一个圆的实物模型,在圆的周围镶有红线的圆,把圆的周长明显地显露出来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用手指沿着圆周边缘摸一圈,在触觉中突出“周界”的感觉,使学生感知圆的周长是一长封闭的曲线,与长方形、正方形成折线状的周长不同。再让学生伸开手掌对圆的表面用手摸一摸,获得“平面”的感觉,使学生感知到圆的面积是指封闭曲线内部平面的大小。然后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圆的实物上用彩色笔把绘出圆的周长,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圆的面积。最后再让学生对圆周长、圆面积比较,加深印象。这样通过观察、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来获得具体的圆的周长和面积概念表象,在以后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学生头脑中就会浮现出“圆周”和“圆面”相应的表象,不致于使二者混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空间观念。

另有,动手操作,使学生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例如:教学余数概念,先让学生动手分小棒:(1)9根小棒每2根为一份,可以分几份,还剩几根?(2)13根小棒,平均分给5个人,每个同学可以分几根,还剩几根?操作完毕,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说说是怎样分小棒的,从而形成表象,然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下面题目应该怎样分?①有7块饼干,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剩几块?②有12支铅笔,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可以分几支,还剩几支等。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理解了被除数是总数,除数• 39 •• 教育观察•和商分别是要分的份数和每份数,余数是不够一份而多出的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在头脑中形成了正确清晰的表象,正确的思维才有牢固的基础。

二、以表象为基础,进行联想和想象

形象思维实质是人们的直觉和经验的应用,人们对这种直觉、经验的研究工作刚刚开始,还没有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但可以说,以表象为基础,进行联想和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方式。经过形象的概括加工,能够达到识别事物本质,并进行再造性和创造性的想象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表象的形成虽然离不开感知,但它一旦形成,却能摆脱感知的局限性,而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形象思维从本质上讲也可以说是表象的运动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运用表象来展开丰富的想象活动。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不过,想象的水平是依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和质量的情况为转移的。表象越贫乏,其联想与想象越狭窄、肤浅;表象越丰富,其联想和想象越开阔、深刻。所以开展联想和想象活动也是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

三、数形结合,而种思维和谐发展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几何知识中有关形的概念是客观现实的空间形式及其关系在头脑中的反映。几何图形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既具体又抽象,因此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对几何图形的感知与理解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既要利用感知因素来促进学生对空间形式的概括,又要防止和克服感知因素的消极影响,以达到对图形本质的理解。”效形结合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交叉运用,使前种思维互相促进,一和谐发展的主要形式;数形结合教学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总维定势,鼓励学生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让学生充分表现他们的“发明”、“创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不拘泥于教师教过的解题模式,追求解题方法的新颖和奇特,能从新的角度、用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小学生表象的积累与思维能力牵动着数学学科的学习,小学生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用图片、教具或电教手段组织教学,把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充分感知所学材料,有了定量的感性材料,才能在脑中留下鲜明的映象。我们要善于当好小学生表象与思维能力的引路人,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才会取得丰硕的果实。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