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整合

2014-09-01李海平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

李海平

摘要: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整合,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分析课文句段篇章的写作思路、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层次结构等,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让学生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把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关键词:课文教学;仿写实践;作文教学;迁移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84-01

张光鉴在《相似论》中提出:“只有在相似块大量积累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在外在信息进入大脑后自动去结合、接通、激活这些已存的相似块中的信息,才能依据这些相似块去对照、分析、比较、鉴别那些纷繁的客观事物属性,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因此,如果我们把语文课文教学中学到的内容、结构、方法、情感、语言等,迁移整合在作文教学之中,就能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对于课文,教师静心钻研,潜心备课,精心上课。从字句到篇章,从内容到情感,从语言到特色,尽善尽美,这已经为学生很好地搭建了一个作文实例的交流平台。那么,我们为何不把这么好的教材资源潜移默化到学生的作文中来呢?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阅读与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由此可见,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整合的突破口,就是根据教材特点,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素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让学生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指出:“语言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此话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也告诉我们“仿写”是写作入门的必经之路。

一、一枝独秀

我们在课文教学中总是会遇到值得赏析的优美句段,这些句子多运用排比、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让学生对这些句段进行仿写。

如《安塞腰鼓》中“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这一句读来铿锵有力,对仗工整,感情强烈,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会被感染,教师适时点拨,从而激发学生仿写的欲望。请看一生的仿写:“雪花一样,是飘飞的柳絮;玉带一样,是蜿蜒的溪流;绿海一样,是舞动的森林;雄狮一样,是多变的云朵。”

再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句式新颖,洋溢着喜悦、怀念、留恋之情。他是渴望回到自己的童年,回到自己的家,他用自己手中的笔,拨亮童年的那一盏灯,童年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虫,在鲁迅看来是如此的招摇,美好。我们和学生深情品读后,让学生也来用这种句式写一段话,他们的出彩描绘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整合,可以句段仿写,句段仿写是学生运笔成文的基础,“一枝独秀”秀句段,连句成篇,让学生的文采飞起来。

二、春色满园

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美文,教师和学生一块深入分析、挖掘文中的亮点,评析文章的写作思路、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层次结构等,让学生把刚刚学到的写作技巧转化到自己的习作中。

如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我们钦佩其借景抒情、托物咏怀的写作手法,可以让学生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学习《再塑生命的人》《藤野先生》《师恩难忘》等篇目后,让学生比较如何塑造教师形象,进而写一篇以“我的老师”为创作对象的习作;《有月亮的晚上》,作者对月夜的描写很美,对学生上自习的动作神态描绘细腻,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晨读、上课或自习时的情形,插入环境描写。

我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后,让学生进行仿写。有一个学生写的是《幸福》:“小时候,幸福是一双温暖的大手,我在前头,母亲在后头/上学后,幸福是一张满分的考卷,苦在前头,乐在后头/后来啊,幸福是一句赞美的话语,说在嘴头,甜在心头/而现在,幸福是一件风雨时的外衣,披在肩头,暖在心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整合,可以全文仿写,但这绝不是机械的照抄原文,而是在原文的基础上取其法,书自己的事;摹其思,写自己的文;仿其形,立自己的意。“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篇仿写,让文章如花般绽放,满园春色酿佳作!

三、拓展写作

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本”,是一切活动的基础;作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末”,是一种实践手段。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整合的最高境界是顺其自然、不露痕迹,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在教学课文后,我们要巧妙地触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信手拈来、不事雕琢,仿佛是不经意间的进入习作练习。

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菲利普一家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于勒,你觉得于勒从此后真的就从菲利普一家彻底消失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畅所欲言后,教师让学生马上书写续文,并提出要求:用第一人称的口吻续写;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符合原文人物个性特点。有的学生写菲利普夫妇巧遇发了横财的于勒;有的是饥寒交迫的于勒找上门来;有的是有怜悯之心的“我”成家立业后寻找叔叔于勒的情形……

这种续编活动,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并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原文进行仿写,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除了续写之外,我们还可以由此及彼,将课文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再创作。如学习冯至的《罗迦诺的乡村》,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我们品味了这里恬淡舒适的慢生活,赶快拿起笔来写一写今天的快生活吧!”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求学经历。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进行改写、评论、读后感悟等。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自然把学生引领到写作中来,从而达到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整合。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