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教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14-09-01李丽清
李丽清
摘要:在教学上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学校,社会等给我们提供的各种条件,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能动性,给学生更打的发挥空间。
关键词:手工制作;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39-01
作为新课程改革氛围下的生物课堂教学,更多地倾向与对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以及学习思维能力的巩固与发展。而手工制作教具,则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一种很好的方法!
那么下面我就关于手工制作教学道具的几点想法做一个归纳:
首先,手工制作教具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我们都知道,植物的双受精作用是一个相当难于理解的教学难点,但是课后的知识考查我发现,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比其他相应要好的多。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首先学生要理解双受精的过程及结果,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操作。这样学生就理解并记忆了这个知识点。就像制作细胞模型一个样,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要先了解细胞个部分的结构及功能。并且在模型完成之后,学生心中的成就感会让他们对今天的课堂内容记忆深刻!
二、手工制作道具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是我们一直致力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应该说手工制作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第一步骤。从教室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野外实践;从学校到家庭,再从家庭到社会,这是学生将知识应用和深入研究的一个必经途径。所以从课堂讲解做小实验,到课后制作教学道具,直至进行社会实践,比如说后一节课《植物的无性繁殖》中要求的练习植物的嫁接等,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知识延伸能力的一个初步尝试。
三、手工制作教具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自然课堂的延伸。我们都知道在小学的自然课堂上,有手工制作的板块要求,旨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初中的生物课堂恰恰是小学自然课进一步延伸的一部分(包括物理和化学也是)。在现阶段我们依旧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不会对学科产生陌生的恐惧感。让他们认识到初中的科目只是小学科目的进一步深入,在心里上的认同程度将大大提高,这有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
四、手工制作教具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处于现阶段的学生,在虚荣心和表现欲上比其他阶段的孩子要强得多。针对学生这样的心里特征,多利用这种手工制作的方式既可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又能够通过分组协作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增进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用这样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变现能力是比较科学的,避免因造成学生的过度自信引起的骄傲自满的不良性情,同时更加强调了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五、手工制作教具可以增进师生感情,拉近师生距离。同为制作相同的道具,难免会进行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无形将学生和老师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真正意义所在,拉近了师生距离。
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生物本校选择的教材是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在这本教材里主要包括第六单元到第八单元的内容,在第六单元《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繁殖》第一节讲的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及难点就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作用。根据教材要求,在讲授本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制作一个能反映植物双受精过程的活动图片。出于对课堂时间的考虑,我事先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模型用于课堂教学,并说明了个部分的组成及作用。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我把这个模型的制作任务布置给了学生,希望他们能在制作的过程中理解植物的双受精作用。在第二节课上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喜悦。学生对模型制作的热情以及制作的模型的效果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以下是我收集的几张制作比较好的模型照片:
最后我发动全班同学对这些模型进行评比,整个课堂气氛高涨又不失有秩序!学生学习的热情再一次充分地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动手操作及想象能力让我很是佩服,同时也感到很欣慰!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着重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特别是最后一幅作品,那是所有同学公认的冠军作品!这几个同学把花粉管卷上去后放在背后,再用两条细绳牵拉,使得整个模型既有静态的示意效果,又有动态的受精过程!通过这次的手工制作教具的联系,我又一次深深体会到了新课程改革对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学生通过制作这个教具模型,不仅深刻理解了课文里关于双受精作用的知识点,同时也调动了他们集体参与课堂的热情与信心。这让我想起七年级时和学生一起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的场景,也是同样的激动人心。
综上所述,个人觉得在教学上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学校,社会等给我们提供的各种条件,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能动性,给学生更打的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