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14-09-01李花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提高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李花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数学教学已很难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为了更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其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要善于打破传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34-01

《高中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推理论证、抽象概括、数据处理、运算求解等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教师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核心部分。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分析学生数学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知识水平,解题的灵敏性、学习的方法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该先充分分析学生的思维习惯,严格遵循学生认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函数的有关概念时,我在题型设计上作了一些尝试,在操作过程中,既突破难点,也使学生思维保持活跃,互动气氛好。设计如下:1、判断函数y=x3,x∈[-2,4]的奇偶性;2、求函数y=x2-2x-3在[-2,5]上的最值;3、求函数y=loga(x2+2x),(a>0,且a≠1)的单调区间。

上述设计层层推进,每做完一道题,我就指出解决这些问题须注意的思维方法。如第1小题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如不注意定义域,则容易出错,因为定义域[-2,4]对于坐标原点为非对称区间,所以y=x3,x∈[-2,4]是非奇非偶函数。第2题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即要学生注意定义域对二次函数最值的影响,否则易出现只求最小值,而没有解决x=-2及x=5时函数值,即没有求出最大值。

二、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意识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动用哪条公式、有哪些做过的题目可以模仿,而对新的题型就无从入手,这就是数学思维意识滞后的表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强调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熟练性的同时,应多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及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复习函数单调性及其运用时,设计题目:已知f(x)=,x∈[1,+∞),f(x)>0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不少学生看到这道题,不知所措,有的学生按f (x)>0恒成立这一条件,试图解不等式,结果总是解决不了,针对这种情况,指导时就必须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分析:在x≥1时,f(x)>0即>0, 也就是x2+2x+a>0,从而得到:a>-x2-2x(学生普遍化简到这里就无法再走下去)。这时,必须引导学生变换思维方法,把问题转化为求函数g(x) = -x2-2x在x∈[1,+∞)上的最大值,而求最大值又该如何?事实上,可以把问题转化为利用函数g(x)=-x2-2x在x∈[1,+∞)上的单调性,显然g(x)=-x2-2x在x∈[1,+∞)上是单调递减函数,g(x)max=g(1)=-3 ,∴a>-3。

三、注重解题过程的步骤设计,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数学解题过程是思维的过程,解题方法的优劣,速度的快慢都取决于思维能力的高低,而思维的提高与发展又依赖于解题过程中所创设的问题情景,所以解题训练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良田沃土。

四、重视数学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升华学生的思维能力

探究始发于问题,从探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来看,探究性学习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性学习就是“问题导向式学习”问题的设计就成为探究性教学的关键,从中也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深一层次的提高。

例:已知函数f(x)=lg(ax2-2x+1)的值域为实数集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此题不算是难题,但由于受对数函数定义域的思维定势的影响,绝大部分学生(包括部分优秀生)都会步入命题者所设计的陷阱,为了吸引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加深对问题理解,培养刨根问底的优良品质,提高对错解的识别能力,我从一些中上层学生的作业中选出如下的错误解答让学生辨析。

解:依题意,得:解得a>1。

∴当a>1时,函数f(x)=lg(ax2-2x+1)的值域为实数集R

乍看,此解答几乎无懈可击,正因如此,所以才凸现出此问题的探究价值。起初,大部分学生都认同此解法,为此,我要求学生检验当a=2时的情况。学生经过验证,发现2(x-)2+ ≥ ,由于[,+∞)只是(0,+∞)的真子集,故不能保证f(x)的值域为全体实数R,所以上述的解法有误。此时,学生被问题深深地吸引着,思维处于悱愤状态,探究热情高涨,争论热烈。不久,一名学生站起来说:令g(x)=ax2-2x+1,需要真数g(x)>0,但上述的解法是用“x为任何实数时,总有g(x)>0成立”去偷换了“g(x)必须取到一切的正数”这一要点,从而导致解题错误。正确的答案应是0≤a≤1。

总之,培养思维过程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上只是常见的几种方法,而且思维能力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持之以恒,精心设计,努力探索,定能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提高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