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案例教学 促成认知飞跃

2014-09-01陈加友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思想品德初中

陈加友

摘要:把案例教学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用直观化的事例让学生明白深奥的道理,发挥其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降低教学难度。本文重点论述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希望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认知飞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155-01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灵活地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了解事件、分析事物进而解决实际问题。随着政治课程改革的推进,各个学校总体改革思路虽然比较清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尚未取得较大成果。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大多仍采用教师单纯讲授的形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能够真正地把理论运用于事件之中。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贯彻教学改革政策,值得探讨。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采用案例教学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生学习新知识都是通过直接感性认识加强对其记忆,相较于教师口述理论,案例教学以实际事件为例,化抽象理论为具体事例,简化深奥难题,为学生提供获取间接经验的路径。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丰富的具有感性色彩的典型事例,引导初中学生设想自己作为主人公应该如何处理问题,促进学生深入地领悟事件中包含的深层含义,提升学生体悟和挖掘事物本质的主动性。案例教学利用案例本身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共同探讨的积极性,最终达到以小见大的教学目的。再者,在选取恰当案例的前提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习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再结合案例本身化繁为简的功能,导致学习难度减弱,增加学习的轻松感和愉悦程度。

初中思想品德课采用案例教学不仅因其重要作用,而且具有现实必要性。这是由于课改后的新教材在原来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了更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以及更加求新的教学内容,在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性和创造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学为主体”的思想充分融入其中。新课程“切实落实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迫切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以激发学生个性的发展,改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因此,把案例教学引入到传统教学方式中,才是充分适应新教材要求、提升教学实效性、达成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

1、案例导入,一“事”激起千重浪

首先,教师对案例相关理论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案例讨论奠定理论基础,避免单纯地就事论事,以理论指导实践。然后紧密结合课程内容精心挑选教学案例,注重案例侧重的方向,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进度,与当代时事热点相结合,同时遵守实践性的指导原则。例如:在政治教科书中涉及到关于诚信的问题,选择和学生密切相关的案例有:高考考场中出现的“枪手”替考现象以此为案例导入,引起学生思考身边的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再深入地思考诚信问题;在涉及国家安全教育问题上,可以紧跟时事,就新疆暴力恐怖事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专题,运用实际案例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案例激趣,耐人寻味启思维

案例教学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因此,如何有趣地把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根据课程需求使案例呈现方式多样化。例如:以故事讲解的形式将案例展现在课堂之上,力求生动有趣;把案例打印成纸质版分发给同学课上阅读,促使学生自己吸收信息,掌握事件关键点;借助多媒体等辅助设施以影音配合图片真实还原事件现场,加深学生印象;组织以选取的案例为主题的辩论赛、生活小品等形式各异的精彩活动,促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思考案例问题,加深其体会和感悟。在案例呈现方式灵活多变的基础之上,还需要注意紧抓案例和理论知识的契合点,切忌将二者分离,可以在案例讲授过程中结合理论讲解,也可在案例呈现之后与学生一起进行概括分析。

3、案例探究,再现生活明事理

案例探究是案例学习过程的精华部分,是案例教学法行之有效的重要保障。为此在生动地呈现案例之后,教师要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以降低学生在沉闷课堂下的学习压力,促使学生积极深入地进行思考,同时允许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意见,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案例探究。教师在案例探究环节,应该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在呈现案例之后,划定案例重点部分,即与主题相关部分,避免偏离主题,明确材料主次关系,对主体做出大概把握;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保证其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进行科学分组,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观点,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身份,对学生思想不做约束和干扰,仅负责把控交流的秩序和探究进程。

4、案例总结,承前启后意未尽

案例探究结束后,进入案例总结这一最终环节。首先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再以不同的方式在各小组之间展开交流讨论,可以运用宣读分析报告或者辩论等形式做最后论述总结。各小组在倾听他人总结过程中做好笔记,可以在论述结束后设立补充说明环节。教师在这个环节充当引导、启迪以及最后的归纳总结角色,同时要注意不断的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将案例教学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短板,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案例的选取和导入,有趣地将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注重深入探究和总结案例,才能最大化的发挥案例教学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应慧.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S4):276-277.

[2] 刘浦超.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研.2013(122):103.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思想品德初中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