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探索活动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2014-09-01芦莉莎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创造力幼儿

芦莉莎

摘要: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及时、适当的科学启蒙,有助于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关键词:幼儿;创造力;科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119-01

作为幼儿园,开展以培养操作能力和创造精神为主的科学活动是激发幼儿探求未知世界的一个有效途径。创造力人人皆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创造力只有量上的差异和领域上的不同,而不是有和无的问题。因此,在教育中,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发现或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如何培养幼儿期孩子的创造力是当今摆在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主要课题。众所周知,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生活离不开游戏。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儿童以游戏为生活,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可见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因此,积极创造幼儿游戏区,挖掘游戏活动中潜在的培养幼儿创造性的因素,在游戏区中培养幼儿探索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实现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目的。经过多年的学习、探索与实践,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探索发现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主要途径。

一、师生共同创造科学探索发现区,使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是通过探索活动激发幼儿创造力的前提条件

1、科学探索发现区是源于孩子的需要,因此被幼儿所喜爱

孩子们只有在自己所需要的环境中,自己所喜爱的活动中,才能心里放松,心情愉快,兴趣十足地投入到活动中,也只有在这种情绪下,易于引发幼儿的创造力。因此,活动区的创设必须是幼儿所需要的。我们的探索发现区就是在幼儿提议下,逐渐产生的。那还是一次在组织幼儿进行“沉浮”的集体活动中,孩子始终情绪高涨。活动进行了尽五十分钟,孩子们兴趣未减,于是有的孩子提议:“老师您能把这些玩的东西放在一个地方,我们有时间时继续玩吗?”类似于这样的事情还很多,孩子们对一些操作性的科学探索活动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开始酝酿在班里设置专门的“科学探索发现区”。

2、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创设环境的过程,本身也是促进幼儿发展、激发幼儿创造的过程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不要辛辛苦苦地剥夺幼儿发展的机会。作为一线的教师我深知老师的辛苦。可是静下心,想一想,是不是我们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辛苦都是促进幼儿发展了呢?当然有!只是当时我们没有意识到罢了。因此,我们在设置“科学探索发现区”时,注意倾听幼儿的心声,师生共同讨论活动区的内容,共同收集有关材料,共同制作发现区的玩具。孩子们纷纷带来了各种材料:手电筒、磁铁、小镜子、油桶、塑料棒。我们在用油桶和塑料瓶玩水的游戏时,有个去过农村的孩子把油桶当成水井,用塑料瓶在“井中”打水,玩着玩者,他突然问我:“老师,您见过辘轳吗?”“我知道。”我答应着。“咱们在油桶上架一个辘轳,那玩起来多有意思呀!”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制作辘轳的活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辘轳的外形到底是什么样的?”“用什么材料做轴?”“怎样把辘轳固定在油桶上更结实?”等等。孩子们兴致可高了,问家长、查阅书籍、上网,大家从各种渠道收集相关材料,共同绘制图样,共同寻找材料,经过多次尝试,终于发现用粗铁丝当轴又能使铁丝弯曲后当手柄,又能将吊水桶的线卷起来。

后来孩子们发现,粗铁丝也细,打一桶水很慢。于是,大家又开始讨论加粗铁丝的方法。有人提议在铁丝上多缠一些线、有人说把几根铁丝栓在一起,最后我们在玩具中发现了塑料管,管壁很厚,铁丝穿进去正合适,颜色又很漂亮,成功了大家拍手叫好。如何固定辘轳,更始难题。经过前一段的探索活动,孩子们更是开动脑筋,开始有的孩子提议在油桶上打孔,把辘轳插进去,结果发现摇上来的水桶悬在“井”的中央部位,手不易够到。怎样把它架得高一些呢?大家找来了硬塑料板、小木版、小铁板,经过不断的尝试,终于决定用小铁板固定在油桶的两边,孩子们请家长帮忙,给小铁板打出孔,师生共同找来螺丝,把铁板固定好,最后把辘轳架在铁板上,经过师生共同的努力,玩具辘轳终于诞生了。就这样,我们又一起制作了水车、影子钟、小电话等,不断丰富着探索区的玩具及材料。可以看出,孩子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出主意想办法,不但在设置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幼儿今后参与到活动区中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设置导向性问题,是帮助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想出各种方法进行探索活动的导火线

教师在指导探索活动时,抓住重点、难点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以刺激幼儿感知、操作、思维,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玩声音传播的游戏前,老师问:“不同的材料传播声音有什么不同?”“玩小电话时,怎样使声音更清楚?”等等。使幼儿带着疑问,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激发了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孩子们敲敲暖气管、拍拍桌子,玩“大电话”的游戏,发现了铁管、木头、线等许多东西都可以传播声音,有的声音清脆,有的发闷,还发现线的粗细、弯直对声音传播都有影响。孩子对声音的兴趣越来越浓,逐渐开始自制各种乐器,三弦琴、手铃等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渐成形,纸筒“麦克风”也诞生了,孩子们就是这样在老师的赋有启发性的问题的引导下,带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去摆弄、实验,寻找答案,发明创新。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吧!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去发现、引导,将他们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吧!今天,创造教育在祖国大地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这就预示着:我们伟大中华,辉煌于过去,崛起于今日,必将腾飞于未来。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创造力幼儿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点燃幼儿的创新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