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初探
2014-09-01魏会杰
魏会杰
摘要: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在众多的语文教法中,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合作学习对于了解教育对象,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33-0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学习、探讨的能力,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广泛进行积极的社会实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交流与合作学习已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则是关注中的热点。现结合教学中点滴体会及学习新课程后的感悟,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一、吃透教材,认真备好课
教材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依据。教师只有认真地钻研教材,才能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积极教育因素,从而把握运用合作学习的时机;教师在备课时,还应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综合分析合作学习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并设计出相应的方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得心应手。
二、教师统筹课堂,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合作学习关系
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策划者,应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合作学习氛围,具体做法如下:
先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学习对象,使他们充满期待和兴趣;但这样容易出现“差—差”,“优—优”组合的倾向,直接导致合作学习对象的学习水平两极分化。教师此时应给予学生帮助,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多人学习小组,各组成员尽量安排学习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学生在小组中既能找到能力水平相当的同伴,倾听他们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又能使不同水平的同学相互交流,多层次提出问题,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讨论。
三、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当好导演
教师在学生互动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即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即学生是“演员”。“导演”要发挥导演艺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导”。在什么时候,教师才能引导呢?我认为以下两种情况,教师可去“诱导”:
1、当学生的合作学习偏离设计教学轨道较远时;
2、当小组内部分歧得不到解决时。但这时需注意,教师不宜“导”得过多,不能以自己或教参的观点代替学生的想法。
四、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对学生明确提出要求
1、明确合作学习的意义
学生作为合作学习的主体,必须明确合作学习的意义,它对学生端正合作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2、遵循合作学习的原则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要遵循“积极参与、对小组负责、不嘲笑别人、对人要宽容”等原则;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顺利合作学习的准绳。遵循它,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则会优质高效,富于创造;背离它,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便会高耗低效,甚至很难进行。因此,强调学生遵循合作学习的原则是很必要的。
五、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1、合作学习讨论,提高了学生学习参与的广泛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合理运用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由于合作学习小组是以自由组合为基础的,小组各成员之间的心理距离是很小的。无论是优生或是差生,他们都能在这浓厚的情意色彩中,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谈论感兴趣的动画片那样充满热情与争执。于是,沉默寡言的同学变得能说会道;害羞怕人的同学变得大方起来;成绩优秀的同学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了协调人际关系,共同进步。
2、“合作学习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合作学习作业”,就是合作学习小组各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同小组内其他成员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合作学习作文”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事实证明,通过“合作学习作文”的训练,学生们写作文的积极性比以前明显提高,对语文学习也产生了兴趣。如“合作学习作文”、“ 合作学习排演课本剧”,“ 合作学习完成某份调查报告”等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评价,培养学生思维的多维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 合作学习时,我们不妨将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后,再总结汇报评价结果,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 徐永谦.《语文大世界》《小学语文教师》[J].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