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版本教材下的困惑和要求

2014-09-01门妍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

门妍

摘要: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材版本不一,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要求青年教师熟悉各版本的内容,对知识进行整合。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材版本;整合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79-01

在全国新课改的热潮下,2009年陕西省开始实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下教材是“一纲多本”,也就是在一个大纲的指导下有多种教材版本并行。陕西省主要是以人教版、人民版(笔者所在地区使用)和岳麓版三个版本为主。不同版本虽然编排结构、内容大致相同,但是在细节上存在很大差异。这样一来就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给像笔者这样的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笔者以一道高考真题为例,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一点认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28题)恩格斯称赞以为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成就,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否定了统治西方世界长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使科学从神学中独立出来,故A项正确。“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与题干中的“自然科学的独立”不符,故B,C,D项错误。(以上是牛立峰老师对试卷的分析)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成就”这一专题中关于自然科学的部分,人民版教材分两节课阐述了这个问题。第一节课的主要介绍了牛顿经典力学,普朗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第二节课主要阐述生命科学的发展,重点讲解的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教材中任何一个小字部分都没有提到哥白尼的“日心说”。为此笔者专门翻看了岳麓版和人教版的教材,只有岳麓版教材“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第一个标题“从哥白尼到伽利略”讲述了这个知识点,内容是这样的“哥白尼的日心说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他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也就不一一例举,只是想通过这道题提出我在高三教学中的一些疑惑。

1、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不同版本教材中的细节内容是存在差异的。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到底是应该以哪个版本为主?笔者认为对于青年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以一种版本的教材为主,应该综合各种版本的内容,对其进行整合。

2、整合各版本教材内容只是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量,当然这也是青年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一个途径,而且我相信作为尽职尽责的教师都应该能做到。

但是这样又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比如,我们的课堂容量会增加,那我们的课时呢?是否能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内容呢?

3、就我们的学生而言,因为在中考中历史是和政治合卷的,总分100分,政史各占50分。而且考试形式是考卷,因此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基础不够牢固。到了高中阶段,教材不再是以通史的形式呈现,而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编排。如必修一为政治史,必修二是经济史,必修三是文化史。一个专题涵盖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内容比较多,学生学习起来困难太大,有时候学生会觉得看不懂课本,记不住教材中的知识点。更何况是增加整合其他教材呢?这些无疑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和负担。

在这样一个倡导素质教育以及要求给学生减负的时代里,我们该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如何更好地去解决教材版本不同带给我们的困惑?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地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