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历史记忆能力的有效方法探索

2014-09-01董克学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归类记忆法记忆

董克学

摘要:中学历史作为一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学科,在“不能舍弃”的情况下,唯有在增强学生记忆能力上下功夫,教给学生一定的记忆方法,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量,又可以使学生达到过目不忘的效果,如荒诞记忆方法,通过“荒诞”,就能加深学生记忆,而且记得牢,记得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精力高度集中;科学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62-01

中学历史需要记忆的名词、概念、历史史实非常多,加之中学各科的学习任务相当繁重,学生几乎成了学习的机器而疲倦不堪。中学历史作为一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学科,在“不能舍弃”的情况下,唯有在增强学生记忆能力上下功夫,教给学生一定的记忆方法,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量,又可以使学生达到过目不忘的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际,探索出一些增强历史记忆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增强学生的历史记忆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精力必须高度集中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对提高记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1、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加以渲染,烘托气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1848年欧洲革命中有一幅《梅特 涅夹着尾巴逃跑》的漫画插图。在导入新课中,我先让学生看这幅图,紧接着简短的介绍:“梅特涅是奥地利 首相,擅长外交权术,他一贯仇视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在十九世纪上半期的欧洲舞台上显赫一时,而在1848 年革命中却男扮女装仓皇出逃,可见这场革命声势浩大,那么这场革命是怎样爆发的呢?”以此来导入新课。这种简短的插图介绍,给学生以1848年欧洲革命规模大,对反动统治打击之深,震动之大的信号。这对整体课 文的讲述起到了铺垫作用,学生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

2、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新课一环非常重要。在讲述普法战争一节时,我作 了简短的“埃姆斯急电”的故事情节介绍,然后着重指出:“普法战争爆发是路易波拿巴的扩张野心同俾斯麦 利用王朝战争统一德国的政策发生了冲突,而埃姆斯急电仅起到了导火线作用”。采用与课文有关的传闻、秘 史,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讲述必须简洁,否则会出现喧宾夺主之感。

3、从基础知识的实用方面入手。学生学习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考试,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在历史教学中遇到一些重点课,在 导入新课时,我就强调这一章节的重要性,在历届高考中常出现一些题,我们在学习时应重点抓几方面问题。 在讲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节时,我作了这样的交待:①俄国历史上有哪两次改革?对俄国的历史发生了 什么影响?②俄国历史上两次改革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有哪些内容?这种方法开宗明义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到学习这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同哪些章节有联系。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重要,注意力就集中,讲述课文时,学生的兴趣就提高了,记忆力水平也能相继提高。

二、增强学生的历史记忆能力,科学记忆方法必不可少

学生对历史课堂感兴趣了,精力达到高度集中,教师再施以一定科学的记忆方法,学生的记忆能力基本能够达到理想状态。

1、歌谣记忆法。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历史知识变成好记的歌谣。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再如在讲秦汉的文化时,我将课本内容编成“造纸最早在西汉,蔡伦改进向外传,张衡发明地动仪,早于欧洲上千年,数学名著有两部,勾股定理在里面,医学成就更加多,张仲景华佗美名传,秦汉科技真灿烂。”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历史课堂生动有趣了。

2、归类记忆法。我们知道,对知识进行归类,可以减小记忆容量,从而可以起到强化记忆的目的,所以我们在教学重要指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归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样将更加有利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进行归类。这样的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还可以用串线的方法加强记忆,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当然也就有利于学生记忆。

3、串线记忆法。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

4、趣味记忆法。有趣味的知识学生印象较深刻,记得也牢。因此,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时联系教材内容,采用讲述历史故事,引用诗、词、对联,编造谜语或用谐音等方法,使学生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可提高记忆效果。例如我讲隋朝大运河北到涿郡,南至余杭,中间为洛阳时告诉学生可用谐音“北捉(涿郡)南鱼(余杭)落(洛阳)中心(即北边的人捉南边塘里的鱼掉落在中心)”,讲巨鹿之战时,就简略补充“破釜沉舟”成语典故。讲楚汉战争时补充“背水一战” 、“四面楚歌”等典故。再讲赤壁之战时,朗诵苏轼的《赤壁怀古》等诗篇,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提高中学生历史记忆能力,方法还很多,只要对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有用的方法,我们历史老师都可以“拿来就用”,譬如荒诞记忆方法,通过“荒诞”,就能加深学生记忆,而且记得牢,记得深。

猜你喜欢

归类记忆法记忆
Happiness through honorable actions
高中数学学习中公式的记忆法则
记忆中的他们
分式方程应用题归类解说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