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的新视角

2014-09-01吴惠欣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成效小组合作探究

吴惠欣

摘要: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针对生源差,班额大,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现状,在有限的45分钟内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合作性,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50-02

小组合作学习(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 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导和实施的。它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以教学中人的交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它将班级按一定要求合理分成学习小组,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向导,以设疑、尝试、引导、体验、比较、探究、讨论为基本方式,讲究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一、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原因

1、教学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客观的原因

在一个有大约50名学生的班级里,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45分钟课堂上成功的快乐是很困难的,很多时候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参与课堂的各种教学活动,大多数学生只能成为旁观者的角色。

3、主观的原因

在一个班级里,肯定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在众人面前发表意见,多数时候他们都沉默不语,消极自卑,害怕失败的心理非常严重;有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知识差,虽然很想参与教学活动,但是却无能为力;另外,有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虽然比较好,但是他们却不善于争取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

1、合理分组是实施的前提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适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所谓异质就是要让成绩、个性、能力、文化背景、性别不同的学生在小组内合理搭配,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都能找到自己最佳的角色位置,并且形成一种互补的作用。在接手新的班级时,教师应先尽快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成绩、能力倾向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从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角度安排一个比较合理的座位表,每个小组4—6人。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适时进行小组成员调整,以便使学生有更宽、更广的合作学习空间。

2、开展活动是实施的条件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设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特别重要。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设计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活动。如在教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七年级下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时,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谈论理想工作和原因的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理想和前途的教育;在教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七年级下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时,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分享“五一”假期的教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分享,并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运用了一般过去时态。开展这些活动前,教师不但要清晰地用语言描述活动的任务,而且还要进行适当示范以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示范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真切地看到、听到、感受到自己参与的活动所追求的目标、所需的语言材料、使用素材和整个活动的操作过程等等。在活动后,教师要对活动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小结。通过设计和开展各种各样教学活动,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积极有效。

3、教师调控是实施的关键

英语课程标准把教师确定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有时还充当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当小组活动顺利开展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开展不顺利时,教师应及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另外,当个别学生不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与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指导合作学习排除障碍,确保小组合作活动顺利有效。

4、成果展示是实施的动力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最终要让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成果。成果展示可以是在课堂上分享,也可以是在期末根据学期初对各小组布置的各个不同的任务进行一个成果交流会。交流的过程是认知与技能的交流,也是学习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与价值观的交流。成果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一次演讲,一次总结,一篇读后、观后感,或以唱歌或表演的方式等进行交流展示。成果交流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与合作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得到一定的学习成就感,这都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成功提供了动力。

5、合理评价是实施的保障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所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和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在评价时,教师不但要做到客观公正,而且形式要多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变为小组合作达标。此外,还可结合组内成员自评、组内成员互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自我评价以及师生合作评价等等。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分别作具体的指导,促进每个小组进行反思,逐渐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和积极融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合作,愉快学习,在有限的45分钟内取得最好的学习效率。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成效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心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指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创设了轻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学困生消除了消极自卑、害怕失败的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从而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

2、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通过分析、比较和概括等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总结出语法规律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这种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的知识远比教师单纯地讲解记得更牢固和深刻。小组成员共同探索和创造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创造性。

3、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性

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活动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学习主动自觉,英语基础知识好的学生主动带动基础知识差的学生共同前进,使基础知识差的学生有更多理解教材的机会,从而能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这种组内合作,组员认真准备,出谋划策,不但可以增强个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而且可以强化集体荣誉感。

4、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在科技、对外交流以及文化教育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英语不是我们的本族语,语法结构又与我们的汉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尤其在农村初中,学生家长几乎没人懂英语,学生在课后说、练英语的机会少之又少,导致英语课堂效率低。 通过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这样,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有了比平常学习模式下取得更多的收获,不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实践表明: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形成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新视角,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推动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舒畅.许贵祥《任务活动中的合作学习》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05)

[2]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60(03):515

[4] 王艳红《快快乐乐学英语》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04)

猜你喜欢

成效小组合作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