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2014-09-01李杰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性课堂

李杰

摘要:初中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是为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判断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是要看学生是否有能力的提高、技能的增长,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38-01

追求高效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内容,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适应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教学中,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积极、合理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以及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的初中体育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体育在课程体系中任然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虽然受到学生的喜爱,但是却不被学校和教师重视,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也和其它学科一样,有它设立的意义和目的。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体育的学习中,在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也就无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教学也就没有了动力。初中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大多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以至于教学效果无法提高。

2、教学时间严重不足

从体育教学大纲来看初中体育教学的时间应该要在三节或者三节以上,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学校以及学生都没有积极的重视体育,认为体育学不学都可以,导致大多数的体育课时都被其它科目所占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即便去上了一些课时,教师也是叫学生自由活动,没有起到体育教学应有的效果。

3、忽视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

在很多的学校里,学生们都有一个潜意识:“体育课,是自由玩耍的课。”在大部分的地区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负责监管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完全忽视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事实上,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是整节课的灵魂与精髓,应该贯穿在整个体育课堂中。如果教师忽略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那么就会阻碍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也不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教师要关注技能教学,使学生体验到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后所获得的愉悦心情。

二、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强健的身体是立国之根本、立国之关键,是促进国家发展的保障。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初中体育教学应不能在是传统放纵、得过且过、不重视的教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的阅读、理解课程标准,积极改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一切从学生出发,认真的实施好课程改革,搞好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的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要有关。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初中体育虽然是学生及其喜爱的科目,但这也是针对某一方面,不可能学生对所有活动都感兴趣。因此,在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法教学、比赛竞争法教学、差别法教学、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性学习法等),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所有的教学活动中来,全方面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因材施教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就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这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发展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参与和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的同时,各方面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处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因材施教。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去:1实施分层教学: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这是体现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主体性的指标。学生是独立的人体,学生之间有着不同的个体特点,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分层教学,也就是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对应的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实施启发式教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魅力,学生也能在活跃的课堂中不断的接受新知识。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参与程度的高低对体育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教师可以多向学生提问,多提供练习让学生在思考中自主学习。初中体育教学只有真正的结合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才能真正的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也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搞好体育教学,是国家的需要,是学生学习和全面有效发展的需要。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推进课堂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究,不断尝试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手段,踏踏实实地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使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

参考文献:

[1] 田太桂.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上),2011.

[2] 孙泉.初中体育教学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3.

[3]王淑真.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0

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有效性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