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2014-09-01贾俊洋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身体语言体育教学有效性

贾俊洋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艺术,笔者通过多年科学合理的运用身体语言的教学实践,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有效性;身体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33-01

一、身体语言的类型

1、身体位置的移动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身体位置的移动主要有四种:一是做准备活动时在学生中走动,便于观察学生所做动作的正误,特别对积极性不高的同学给予走动暗示;二是讲解动作要领时并不徘徊在一个位置上,而是根据需要适当地走动,调整自己的位置,有远有近,有左有右,有前有后,以便能通视全班学生,提高教师的观察力;三是示范时为了扩展视野而移动位置,便于学生全面观看;四是学生在做练习时教师走到学生中去,这种空间距离的缩小,恰倒好处的是带给学生的直接影响,是与学生心理上的接近。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走动时应注意几点:(1)走动要符合教学内容和手段的需要,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走动要有控制,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3)走动或停留的位置要方便教学。(4)走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5)走动要处理好全体与部分学生的关系。

2、教师身体局部的动作

指教师头部和手的动作。如对平时纪律较散漫或技术动作掌握慢的学生,当他们取得一点进步时,教师应选择适当时机,走到有关学生面前向他轻轻点头微笑,及时给予肯定;原地摆臂练习可用击掌的信号来代替语言指挥学生练习,同时可用击掌的快慢来调控练习节奏,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跳远助跑的最后几步,特别是最后三步节奏要紧,不能跨大步,练习时,教师站在助跑道旁可用快节奏的击掌来提醒学生;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动作,技术有改进,表现出精神足时,教师可竖起大拇子,或拍手鼓掌以示表扬。

3、眼神的交往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用目光的适度变化,更好地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如凝聚的目光投向有不适当行为的学生,既能制止其不适当行为,又不破坏课堂气氛,也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学生完成一个正确优美的动作时,教师要以赞许的目光给予肯定,使其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练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用鼓励的目光唤起学生的信心,重塑自信,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4、适宜的停顿

教师进行示范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有违纪现象,这时教师可突然中断讲解或停止示范来给予制止,以达到调控课堂纪律的效果;“同学们想一想,弯道跑时,为什么身体必须向内倾斜?”提出问题后,适当的停顿,让学生思考回答,如果学生经过一番思考答不出或回答不全面,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将学生已学过的向心力、离心力的知识用在弯道跑技术的讲解上,会立刻收到激发兴趣,开拓思维的效果。

5、声音的变化

若教师要强调某些教学内容,提醒学生注意教学的重点、难点时,可使用较高的声音;投掷的最后用力,背越式跳高过杆的挺髋,短跑的冲刺,跳远的起跳就要用短促有力的强音,引起学生重视;讲解前滚翻主要动作要领:低头、团身,像球一样滚,对“球”字应加重加长声音,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长跑过“极点”时,用“轻轻松松跑,锻炼身体好”“步子放慢,不适自散”等富有情感的语气激励学生克服不适感,超越“极点”。

6、心理的交流

体育教学主要在教室外进行,体育课堂偶发事件多,所以,体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应从教育爱护学生的目的出发,态度诚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自己是受关心爱护的,这样学生就能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和帮助,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

二、身体语言在体育教学运用中的意义

1、教育意义

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特别敏感,教师的衣着、语言、姿态、阳光健康的身体、优美的专业动作技术、甚至一个细微的表情都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所以教师的情感、态度、手势、站立姿势,甚至服装、发式、专业动作技术等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信息传递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身体语言不仅可以将教学信息表达得更加生动明白,而且有助于语言表达情感的渲染,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弥补口头语言表达的不足,使传递的信息更加完整、明了地让学生接受

3、激励作用

体育教师应精神饱满,情感丰富,精力充沛地投入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情感饱满,心情舒畅地学习,能充分发挥学习自动性。

4、情感交流

适时地运用身体语言,能使学生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和教师心心相印,配合默契,收到无声胜有声和增强师生情感的效果。体育教师要充分调动情感因素,用情感来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师生在思想上产生“对流”,在心灵上引起“共鸣”,在教学上达到“共振”。

三、运用身体语言应注意的几点

1、身体语言的运用要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体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

2、身体语言的运用能使教学目标更好的完成,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学练积极性。因此“身体语言”是有目的的。

3、身体语言的运用要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从实际出发,运用要恰当掌握分寸,不宜夸张,繁简适度,过繁弄得学生眼花缭乱,过简显得呆板,二者都会影响效果。

4、身体语言的运用必须明白、准确,只有使学生能够理解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5、身体语言的运用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做到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艺术性,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endprint

猜你喜欢

身体语言体育教学有效性
身体语言
论审讯中身体语言的运用与利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