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视角下卓越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2014-09-01魏国辰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6期
关键词:工商管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魏国辰

摘要:本文从校企合作出发,分析了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几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然后对“虚拟企业”模式进行探讨,并且就高校工商管理类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22-02

当前毕业生求职难与企业招聘难的矛盾日益显现。该矛盾反映了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很难与企业职位需求匹配的矛盾,该矛盾突出地体现在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改革的内容中明确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所以,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和实践能力强的工商管理人才是以经管类为特色的高校不容推卸的责任,也是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工作的重点。国内学者提出了构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例如,金国峰和董富华认为了解企业对工商管理类学生的要求,改进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毕业生;项益才认为经管类人才培养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唐新平指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从专业型到复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从被动知识传授到主动知识创新、从封闭型到开放型育人观念三方面的转变;李蓓蓓认为课程体系构建是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从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强化实践教学四方面提出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将从校企合作视角出发,对在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中如何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进行研究,对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希望能为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校企合作模式在高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院校的管理类专业也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各种校企合作模式的教学之中,以下主要介绍四种校企合作的模式。

1.专题讲座。这种方式是邀请企业管理者进课堂,讲述企业运作的主要方面,使学生对企业和管理人员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有一定的感性认知。该方式操作较简单,但有明显的缺点:第一,时间限制多。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讲座时间多被控制在两三小时之内,受邀的管理者很难真正把完整的工作流程介绍给学生,讲解多停留在他们对工作的感性认识上,而这些感性认识又是大同小异,对学生在知识的把握和管理实践的理解上帮助不大。第二,流于形式。受邀的管理者本身工作忙,无暇进行充分的准备,其所谓管理经验大都没有明显的参考价值。第三,缺乏针对性。管理者的讲座较宽泛,他们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关于企业运作的内容,但是宽泛的介绍在日常的课程学习中都有所接触。

2.实地参观。为了使学生对企业生产、物流等环节或者部门的工作流程有基本的了解,一些工商管理类专业会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该模式也有易操作优点,但其缺点也较明显:首先,时间限制。实地参观也受限于时间因素,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只能是对企业工作的流程有一个感性了解,很难接触到具体内容。另外,学习的深度不够。虽然实地参观可以与企业实际工作近距离的接触,但是,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去操作一些实质性的工作,所以实地参观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局限性,在实践学习的深度上也不够。

3.实习项目。目前很多院校愿意与企业合作开展各种实习项目,期望通过实习帮助学生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诸多困难:第一,管理困难。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从很大程度上讲学生要脱离学校的管理范围,受限于各种条件,院校老师很难对学生做到全面管理,对学生在校外实习中遇到生活、安全等问题难以控制。第二,成本高。学生到校外企业实习,往往需要较高成本。学校不但要支付企业一定的管理费用,而且在学生的生活上也要投入人力、物力。鉴于此,资金和人员不足的院校就很难组织校外企业实习,即使勉强进行一些实习,效果也不明显。第三,企业态度问题。在校企合作的实习项目中,大多数企业能较好地完成自己在项目中负责的内容,也能让学生接触到一些实质性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但也有部分企业仅利用实习的学生做一些杂物工作,将实习停留在了表面。

4.校企合作校内项目。目前一些企业或政府部门将其在运营及管理中的问题打包给一些院校,借助学校的科研资源和研究人员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可以兼顾学生、企业、教师三者的利益平衡。但是,深入了解后发现,该模式还是有很多缺陷:第一,适用范围有限。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为得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企业在选择合作院校时会慎重考虑,且对参与项目的校方人员也有要求。所以,能参与有实际意义的校企合作校内项目的院校将集中在重点院校,参与学生也多集中在研究生层次。第二,参与程度低。在项目中企业都会有具体的质量和时间要求,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负责教师会把主要的工作分给项目组的其他教师,学生只负责一些整理、排版等基础性工作。一些涉及企业关键问题的项目,学生参与层面就更加初级。在校企合作的校内项目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受限,校企合作的校内项目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未来就业能力的帮助也不大。结合以上四种人才培养模式可知,无论如何强调校企合作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都要注意到只有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在参与校企合作的活动或项目中才能有更多地体会,才能明确地了解自己与企业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进而有针对性地学习。

二、校企合作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虚拟企业”模式

在校企合作项目中,参与双方利益的冲突导致在合作中很难实现双赢。学者们经过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虚拟企业”人才培养模式。“虚拟企业”是学校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与企业合作获得相关行业和企业资料,争取一些必要的资金,在学校建立一套虚拟的企业及外部行业系统。教师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实践教学,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实质性的工作内容中。“虚拟企业”运作的具体流程具体如下:endprint

第一,以现实企业为原型,构建校内“虚拟企业”。首先要充分获取现实企业和行业的数据资料,基于这些资料构建虚拟企业。该系统将模拟原型企业的专业岗位、业务流程,在仿真实践中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研究。教学活动围绕“虚拟企业”的运作,构建课程体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发现原型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二,将教学讨论延伸到企业。首先,将校内模拟业务与企业实际运营作对比,发现模拟经营中的问题,敦促学生提高自身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其次,在模拟经营中可发现原型企业存在的问题,就此展开讨论,并对原型企业管理上的改进建议与企业管理者讨论。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又可使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发现自身问题并获得改进的方法。

第三,虚拟成果向现实成果的转化。由企业管理者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虚拟董事会或虚拟评价机构,对虚拟企业的运作做出评价和指导,根据学生在虚拟企业运营中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企业可在虚拟企业中选拔人才,表现好的同学可加入到教师科研团队,通过社会调研、企业实践等活动,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和企业可以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对学生创业进行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把“创业构思”转变为“创业行动”。

第四,定期评价,并不断改进和更新。虚拟企业的运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在实际的操作或学生就业等实践活动中会发现其中的不足和未涉及到的内容。因此,应当鼓励参与过虚拟企业项目的学生对虚拟企业的建设和完备提供建议。通过反馈,使虚拟企业日益完备,为学生提供更多帮助。

三、校企合作视角下工商管理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策与建议

校企合作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仅有培养模式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

第一,改进课程时间安排,为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提供便利。在校企合作中,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部分原因是学校的基础课程安排分散,学生难以获得足够连续的时间去参与活动和项目。

第二,增加提高工作能力的基础课程,提高学生在最初就业时的入门能力。现有的工商管理课程体系多是以管理者的视角设定的,缺乏学生工作入门能力的培养,故在课程体系中要增加基础课程的安排,培养学生工作入门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第三,聘用有管理经验的教师。院校应该跳出传统的教师聘用制度,积极吸引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员加入教学队伍,为学生创造向实践管理者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第四,采取多种有效方式鼓励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参与。吸引企业单位的参与需要做好在校企合作中关于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之间利益的分配。

第五,建立负责高校、企业和学生沟通的平台。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只能提供就业信息,无法将职位的具体要求传递给学生,故应设立负责高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平台。在沟通平台的建设中,让企业充分地参与进来,在获取就业信息的同时,鼓励企业提供岗位的具体要求,帮助学生合理择业。

正确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为提高学生工作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学生和企业从根本上走出“就业难”和“招聘难”的困境。因此,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一套完善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和运行方案,结合企业需求,紧扣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以实践拉动教学,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课程安排和教师聘用制度,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项益才.基于“卓越计划”的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C].中国重庆,2012.

[2]颜敏,贺金社,周会娟.普通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4):14-19.

[3]李蓓蓓.浅谈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模式[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5(1):111-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商管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