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品质如生命
2014-09-01孙立英
孙立英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唐代诗人贾岛写下一首诗《剑客》,一柄吴王夫差剑2500年后依然可以为此诗伴舞。诗句豪气冲天,宝剑寒光逼人,“每一次触碰,我们都小心翼翼,它真的太过锋利,一不小心手指就会被划破。”宝剑历经几千年仍锋芒不减,其秘诀就在于古人能视品质如生命。
传说干将和莫邪是夫妻,奉命为楚王造剑。他们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最后才在莫干山(今浙江北部)找到理想的建造铸剑炉子的地方。于是“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可是连续三年也没能铸成剑。后来干将自己跳进炉子里,终于炼出了好铜。莫邪忍着失去丈夫的悲痛,用这些铜铸制成了“莫邪”、“干将”雌雄二剑。
传说虽然不免夸张,但是从中可以一窥古人重视产品质量的精神。要知道,干将、莫邪铸的剑可不是为了切菜或者削苹果,那是关键时刻决定敌我生死的武器。在干将和莫邪看来,他们铸的不仅仅是一把剑,而是能击退敌人的利器,甚至是持剑者的一次重生的机会。
像古代铸剑大师一样重视品质的,还有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1937年,茅以升设计的中国首座铁路公路两用钢结构大桥,曾历经5次军事爆炸仍能涅槃重生,在76年里的风雨中屹立着,至今仍发挥着铁路交通要道的巨大作用。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现在有些人无视品质,因质量问题引发的悲剧不断上演。哈尔滨阳明滩大桥,自建成通车至今事故频繁发生,使用时间不足1年。而问题不只出在我们脚下走的路上,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令大家连吃都不能安心。
视品质如生命,古人造出的宝剑才让人心生敬畏,难撄其锋;视品质如生命,我们才能远离一个个产品质量的陷阱,找回安全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吴王剑”。它穿越千年重现在我们眼前,是否应该让我们驻足沉思?
点评
从一首古诗《剑客》联系到吴王夫差剑,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开篇自然。引入传说,让行文生动耐读。枚举干将莫邪、茅以升进行正面论述,反面与近年诸多桥梁垮塌事件对比论证,并延伸拓展到食品安全的领域,纵横捭阖中收放自如。
热点链接
雅安地震灾区现“桥坚强”,网友:老祖宗留下的都是珍品
在四川雅安7级地震中,当地一座名为“宝盛大桥”的拱桥,经历两次强震,约250多吨重的巨石从天而降砸在桥上,这座桥却依然纹丝不动,安然无恙。据了解,宝盛石桥由当地最有名的石匠邓明星1985年建成,至今有将近30年的历史。淡红色的石桥,已风化成黑色。这是一座七拱石桥,与著名的赵州桥类似,由石头堆砌而成。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