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2014-09-01宋垒则
宋垒则
[摘要]运用逻辑分析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终身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教育学、社会学、体育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基础,从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入手,梳理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构成,提出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终身教育”作为一种适应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式教育,成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终身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2-0048-03
21世纪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强调人才和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中,作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高质量的人才对于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人才只能来源于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则取决于高素质的教育者——教师。因而,作为提升教师素质继而提升整体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已逐渐为各类教育界人士认同和接受。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教师对于一所大学而言,是综合实力的象征,教师的发展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发展的世界性趋势,教师的终身教育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助推器。
一、教师专业化和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的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刘捷博士在其关于教师专业化的著作——《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一书中,将教师专业化定义为:“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个体专业化和教师职业专业化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作者仅从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角度,研究终身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旨在促进高校体育教师在知识素养、技能水平以及体育教育观念等方面的成熟。
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理解,应将教师专业化的含义与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结合起来。但目前现有的关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文献资料并未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给予明确解释。作者认为,根据教师专业化的含义和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可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理解为:高校体育教师根据高校体育的目的(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身心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大学生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的过程中,进德、益智、健美,进而达到身心健康),在整个体育教学的职业生涯中,实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表现体育教师专业道德,并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成为一名良好的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具体而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就是一个贯穿体育教师职业生涯的个体发展和个体成长的持续不断的过程,以期达到高校体育教师在知识素养、技能水平和体育教育观念等方面不断增强和完善的目的。
二、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构成
(一)知识素养专业化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教师知识素养的不断优化,即知识素养专业化。因此,知识素养专业化既是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基本内容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的依托和支撑点。
首先,对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知识素养专业化不可缺少的基础内容。教师专业化的特点之一体现在对各种不同知识和理论进行选择、组织、传递和评价,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知识创新和增值的专业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领域的不断拓宽和现代体育内容的多元化、综合化、社会化,以及体育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融、渗透和复合。高校体育教师更需要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思想品德修养、语言文学、外语、计算机、美学、逻辑学、伦理学、法学等等。高校体育教师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洞悉其他学科领域与体育学科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与体育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将掌握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顺利地指导和完成教学与科研工作。
其次,系统的体育学科专业知识是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素养专业化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教师专业化意义的根本性在于教学是一项非常专业化的工作, 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专业化的知识、技能与研究能力。因此,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者,高校体育教师要完整、系统、扎实地掌握体育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理论包括人体解剖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概论、体育统计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测量学、运动生物化学、人体遗传学、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等;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包括球类、田径、武术、体操、健身操,具有现代和地域性特点的运动项目,具有现代生活化、社会化、个性化、终身化的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理论知识,以及运动技术、战术、规则、裁判法和运动技战术教学原则、方法等。体育学科专业知识是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是完成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理论基础,是实现进德、益智、健美、进而达到身心健康的高校体育教育目的的重要前提。
(二)体育运动技能专业化
专业知识与运动技能并重是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学习系统的体育学科专业知识能够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科学和运动技术能力的认识,能够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科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能够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文化素养。而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又能加深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在体育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因而,知识素养专业化与运动技能专业化的有机结合是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确保高校体育教育目的和任务圆满实现的具体途径。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技能教学始终是体育课程的核心部分,应满足高校学生希望在体育活动中塑造和锻炼自己的需求,应满足高校学生对健美和体育健身的需求,应满足高校学生对体育娱乐的需求。
高校体育教师应掌握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球类、田径、体操、游泳和武术等基本体育运动技能。除此之外,还应结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和特长,选择某一类体育项目进行较高层次的学习,精益求精地掌握该项体育项目的基本理论与运动技能;还应结合高校体育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全民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学习一些或传统、或时尚、或民族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跆拳道、轮滑、街舞、体育舞蹈等体育运动技能,丰富高校体育教育的趣味性,使高校体育教育不仅达到促使高校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还能达到令高校学生愉悦身心和陶冶情操的目的。
(三)体育教育观念专业化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人生体育的中间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大学时代受到良好的体育指导和培养,特别是对体育的本质与价值有积极和正确的认识,通过体育锻炼感受体育的乐趣和运动的魅力,能为个人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教育观念是“体育教育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体育实施过程的基本主张,通常表现为对体育教育的意义、价值、指导思想以及体育教育活动准则或规范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更注重具有健壮体魄、高超智能、健康心理以及良好交往和合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高校体育教育观念专业化可理解为为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综合人才,高校体育塑造强健体魄、塑造高超智能、塑造健全人格以及塑造个性发展的综合体育教育观念。
高校体育教育要塑造强健体魄的观念,即高校体育教师应注重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基本能力,使体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塑造强健体魄的目的。
高校体育教育要塑造高超智能的观念,即高校体育教师应意识到体育教育具有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观测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作用。进行体育活动时,人的视觉、听觉、平衡觉、本体感觉等多个感官均参与工作,各种感觉信息不断传入大脑皮层的各个中枢,从而活化、刺激了大脑细胞;同时,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人体的血液循环机能,改善大脑的供氧量。体育活动能有效刺激人类脑功能的开发,最终达到改善智力能力的目的。
高校体育教育要塑造健全人格的观念,即高校体育教师应认识到体育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还能影响学生的悟性、性格、责任感;高校体育教育具有全面育人及塑造健全人格的功能,是将体格、品德、性格同时加以磨炼的有效手段。
高校体育教育要塑造个性发展的观念,即高校体育教师应领悟到体育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重要作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要克服很多困难和障碍,要面对胜利或失败,往往会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学生能通过体育活动逐渐培养个人公正、自我控制、勇敢、坚强、忠实和协作等个性品质。
三、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助推器——“终身教育”
(一) 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的观点很早就存在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国外的古典教育思想中。如我国的古训“活到老,学到老”;古希腊古典教育思想中的“需要教育的各种年龄的人都应受到训练”。但是对当代各国的教育及教师发展产生深刻而广泛影响的“终身教育”理论是由著名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朗提出的。他提出:“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重要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
作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助推器的“终身教育”,可以理解为高校体育教师在大学教育期间所受的正规的、系统的体育学科专业教育,不是其受教育的终结,而只是其教学生涯中受教育的一个阶段;其受教育的过程应该延伸至整个教学生涯乃至终身。
进入21世纪,高校体育教师只有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不断增强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传统的一次性正规学历教育远不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为跟上瞬息万变的时代步伐,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接受教育以补充和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优化运动技能、更新教育理念,做到与时俱进的专业积累与发展;实现以知识素养、体育运动技能以及体育教育观念专业化为核心内容的专业化发展;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之源。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树立终身持续学习,即“终身教育”的观念。
(二)创新“终身教育”模式
“终身教育”把人们的观念、视野从狭隘的学校教育桎梏中解放并扩展开来,使教育的外延大大拓宽,教育的范围大大扩展。创新“终身教育”模式就成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师“终身教育”的重要环节。
现代教育是全方位、立体化、开放性的大系统,在这样的现代教育体系下,高校体育教师的“终身教育”除各级各类培训教育、职业证书和技能证书教育之外,可以以网络教学、课题研究、情景讨论、实践反思、专题讨论、学术报告、教学实验、教学技能竞赛、参加教材编写等灵活的形式进行;还可借鉴欧美等国的先进经验,如成立专门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进行高校体育教师人才梯队的建设和优化培养,为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具体而言,校本培训就是以学校为单位,由教师所任职的学校根据教学的需要自主确定培训计划、自主设计培训方案,组织教师在岗研修和学习的活动。校本培训的内容是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和实施的,可以因人而异地加以选择和取舍,具有针对性;校本培训的内容既着眼于本校教师当前的学习需求又要考虑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具有前瞻性;校本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学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具有灵活性。
高校体育教师的校本培训应是从各高校自身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出发,在全面、客观分析体育教师学习需求基础上制定出培训目标、内容和方法。高校体育教师校本培训开展的基础是教师间的协作与互助,也是校本培训的灵魂。教师间的协作与互助可以创造良好的互帮互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学术交流关系。通过教师间相互分享有益的、适用的经验,共同发现问题,共同学习,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交流和分享中产生启迪,产生新的知识,实现教师的自我提升和共同进步,使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知识能力结构得以全面更新和升级优化,推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现代高校的体育教育处在一个知识化、信息化和能力化的时期,高校体育确立“增强体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全面育人、终身受益”的教学目标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高校体育教师只有通过专业化的发展,全面更新和改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与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相适应的综合素质、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才能满足现代体育教育的需要。
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终身教育”作为一种适应个人和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的教育,成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助推器。“终身教育”可以使体育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具有完备专业知识、坚定专业信念和自觉专业意识的新型高校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89.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蒋晓丽.体育教师专业化与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J].体育科技,2006,(2):9-12.
[4]邢彦辉.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与专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9,13(3):100-101.
[5]周卫东,丁广明.继续教育——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进器[J].继续教育,2006,20(10):41-43.
[责任编辑: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