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双核—评价”研究
2014-09-01于永华
于永华
摘要:“教是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抓住了学校教育中“教育和受教育”这个主要矛盾,为学生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的根本转变提供了指导原则。以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结合教学实践开展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双核-评价”研究。
关键词:学生自主发展 双核-评价 财务报表分析
“学生自主发展”是指建立在学生自我决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基础上的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品质。“双核”是指核心概念与核心技能。其中,“核心知识”是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基础知识中的核心部分,是财务报表分析知识框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知识内容,是知识体系框架,主要支架的节点。“技能”是指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基本知识进行相关的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而“核心技能”就是指财务报表分析技能中的核心部分。“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这里专指财务报表分析学科通过落实“双核”后,对学生学业质量的分析与评价。其中主要包括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习能力指数和学生学业水平指数等要素。
1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1 国内研究现状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抓住了学校教育中“教育和受教育”这个主要矛盾,为学生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的根本转变提供了指导原则。一是把相信学生能够“达到不需要教”作为前提,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二是把怎样“达到不需要教”作为教师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三是把是否“达到不需要教”作为评价指标,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教高[2006]16号文《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天津市教科院基教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教授倡导的“知识树”对教学中如何落实“双核”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为本课题在评价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1.2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这些核心概念具有广阔的解释空间,源于学科中的各种概念、理论、原理和解释体系,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的视觉,还为学科之间提供了联系。学生只有解决了核心概念问题,才有可能建立起自身的知识结构框架,这是学生潜能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所在;两种有效的知识可视化工具——“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布鲁纳的“结构教学法”,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借鉴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布鲁纳把认知发展作为教学论问题讨论的基础;不论教什么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而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德国、英国职业教育考核评价制度研究对本课题开展的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 研究的目标
2.1 教师层面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逐步把叶圣陶教育思想内化为自觉的教育行为。夯实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切实提高自身把握学科的能力。不断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效率,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有明显进步。促进教师提高研究能力,学会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努力使一部分教师脱颖而出。
2.2 学生层面 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财务报表分析学科的核心概念,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技能,感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双核”对自身分析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核心概念图,掌握财务报表分析学科核心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学会自主建构知识;并在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归纳能力与概括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建立新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能够在财务报表分析的学习中拥有自信,真正实现“快乐学习的同时拥有自信,提高成绩的同时发展潜能”的学校课改目标。
3 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包括了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财务报表分析核心概念与核心技能的梳理、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课堂评价等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立“双核”结构体系(包括跨学科的内容);指导学生自主建构“双核”结构的实践;建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落实“双核”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生学业成绩跟踪分析与评价。
4 研究的思路与过程
4.1 研究思路 在课题研究中,一是要深入研究叶圣陶教育思想,特别是“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理论成果,并以此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把教育理论落实到行动中;二是切实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入手,结合对教学有导向作用的行业标准分析,对财务报表分析核心概念和核心技能进行认真研究,按三个层级、一个分支进行梳理,建构“双核”结构体系,“三个层级”即整体结构体系、专题结构体系和章节结构体系,“一个分支”即跨学科“双核”内容的结构;三是把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建构核心概念图,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四是积极探索本校财务报表分析学科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突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评定的教育功能;五是本着“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的思路,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研讨课、学术沙龙、课例展示、学生作品展等形式,广泛开展交流活动,不断扩大研究成果,并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研究,形成一定数量的论文和教学案例。
4.2 研究过程
4.2.1 研究准备期:①搜集整理叶圣陶教育思想文献资料,对于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要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认真研读、讨论。②学习借鉴国内外关于“双核”与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③组织课题组成员研讨交流,分析本课题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为开展研究准备一手资料。④撰写课题申报评审书,邀请相关专家论证指导,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4.2.2 第一阶段:①认真研读学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标准,研究各行业绩效标准,在此基础上梳理“双核”内容,并按总体结构、专题结构和章节结构三个层级建立“双核”体系,另梳理出跨学科“双核”内容的结构体系。②指导学生自主建构核心概念图,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③建立落实“双核”的集体研讨制度,把“双核”落实到集体备课之中,最终落实到每一堂课当中。④建立学生考核数据库,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跟踪分析,及时掌握研究的动态。
4.2.3 第二阶段:①围绕“双核”开展形式多样的课题组内教师交流与研讨活动,认真反思工作的得与失,增强研究的实效性。②依据“能力本位”课堂模式的基本要求和财务报表分析課程“双核”的具体要求,探索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③在研究、借鉴国内外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建立《学校财务报表分析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
4.2.4 第三阶段:整理全部的课题资料,包括课题组编写的以“双核”为内容的专辑以及制定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优秀课、公开课及研讨课的教案、学案、影像资料,教师发表的论文、学生作品、学术沙龙或其他形式的交流材料等,生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5 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①本课题是植根于学校“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之中的新的课题,旨在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解决“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如何落实好“任务训练”这一核心要求,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转化为学校的课改成果,促进学校“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具有生命力,因而具有很强的现实性。②本课题的研究对教师把握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掌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知识体系、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以及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打造“自主、灵动”的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③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模式十分有利。④本课题另一项重要成果——建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能够在考试与评价方法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刘开端.会计文化的特点及研究方法[J].中国农业会计,1994(5):12.
[2]张雪峰.付秀荣.会计文化对会计人员职业化的作用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5).
[3]陈炳和.技能大赛对会计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3月.
[4]张秀君.高职会计专业职业素养与技能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