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扶贫开发视角下南疆三地州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2014-09-01胡青江闫海龙李尤媛
胡青江 闫海龙 李尤媛
基于扶贫开发视角下南疆三地州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胡青江 闫海龙 李尤媛
本文以南疆三地州为研究对象,以扶贫开发为视角,分析了南疆三地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加快南疆三地州职业教育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最后,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南疆三地州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此举有助于加速南疆三地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同时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事关各族群众福祉、国家长治久安,研究意义重大。
扶贫开发;南疆三地州;职业教育
南疆三地州是指南疆的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南疆三地州),位于新疆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周边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5国接壤,是我国面向中亚、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在全疆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最多、面积最大、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该区域下辖24个县(市),294个乡镇、3963个行政村,区域面积45.92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27.58%,按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南疆三地州还有266万名扶贫对象,贫困发生率达55%以上①。
长期以来,南疆三地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与全国甚至全疆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南疆三地州作为国家确定的14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该区域内农村人口众多,但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条件不足,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在当前扶贫开发的背景下,把南疆三地州巨大的人口压力演变为强大的发展动力,是这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此,就很有必要加强对其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扶贫开发为视角,通过职业教育为切入点来探讨该问题,这对促进南疆三地州人力资源开发,实现扶贫攻坚、解决“脱贫致富”问题及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都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一、南疆三地州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②。其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构成了当前四大教育类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经济活动对劳动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作为注重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在经济生活中,尤其是在扶贫开发中扮演的作用愈发的重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南疆三地州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全力落实执行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国策,从而使得职业教育整体上有了较快的增长,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配备以及在校生人数和入学率、升学率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为区域扶贫开发和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多数毕业生成为具有初、中级技术水准的建设人才,已到城镇和非农产业稳定就业,特别是大批农村家庭贫困学生通过职业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帮助家庭摆脱了贫困,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的转移就业。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南疆三地州普通高等学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47所、普通中学405所,其中在校人数分别为17043人、54399人和40514人,2011年毕业人数分别为3937人、6900人、133691人③。
二、南疆三地州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南疆三地州的经济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受自然条件艰苦、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粮棉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南疆三地州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劳动力也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业生产领域,劳动技能单一、综合素质有限。目前,南疆三地州的农业人口仍占到总人口的80%左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水土等资源的压力也在持续增大,区域内劳动力就业压力巨大,农民增收困难,职业教育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学校数量少,且分布不均
截止到2011年底,全疆34所高校中,南疆三地州只有喀什师范学院、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三所学校,其中克州地区没有一所。从学校已有的专业设置来看,大多侧重于师范类专业,对于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金融、财经、经济等专业相对较少。从南疆三地州普通中等学校的情况看,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和和田地区,克州较少。
表1 南疆三地州普通高等学校数量
注:数据来源于历年新疆统计年鉴
表2 南疆三地州普通中等学校数量
注:数据来源于历年新疆统计年鉴
(二)职业教育师资薄弱
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根本保证。解决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问题,是提高该区域农牧民素质和办学效益的基本保证。南疆三地州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和匮乏,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工作强度大,负担重,薪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对新教师吸引力不强,教师队伍不是很稳定,流失率较高;而且教师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等都为南疆三地州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表3 南疆三地州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量
注:数据来源于历年新疆统计年鉴
表4 南疆三地州普通中等学校教师数量
注:数据来源于历年新疆统计年鉴
(三)职业技能培训滞后
南疆三地州职业教育发展落后,致使人力资源开发滞后,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就业培训效果有待提高。以2010年为例,南疆三地州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总人数仅为27.12万人,仅占适龄劳动力人口的6%,且三地州平均学员就业率也只有53.1%,其中,最低的克州仅为27.3%。三地州共有各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54个,其中,克州、喀什、和田三地州分别为10个、69个和175个,教职人员总数1747人,培训机构和教职人员无法有效满足南疆三地州广大劳动力人口的需求,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由于劳动技能不足,不但无法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富余劳动力的向外转移和输出。截至到2011年,在南疆三地州扶贫开发工作地区农户、农村劳动力曾受过技能培训人数比重为54.1%和62.1%。
(四)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
由于南疆三地州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贫穷的经济环境,一方面致使一大批农牧民观念落后,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没有形成依靠科学技术脱贫致富的意识,他们宁愿让自己的孩子赋闲在家也不愿孩子继续接受职业教育,学校的招生任务时常受到影响,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劳动力素质的长期低下。另一方面从政府层面来讲,对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也不是很深入,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向广大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国家规定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许多政策措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五)职业教育投入资金匮乏
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了该区域对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状况。南疆三地州是国家和全疆的重点连片贫困区,其财政十分困难,财政自给率低于10%,在职业教育投入这块基本是依靠上级拨款和社会力量,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仅占教育总投入的6%左右。虽然自治区和南疆三地州各县市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南疆三地州的财政十分困难,要求他们进行职业教育的持续大力投资可能性很小。
三、加快南疆三地州职业教育发展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一)是南疆三地州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
南疆三地州在全疆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是最为落后地区,也是贫困人口大面积集中地带,同时还是全疆极端民族宗教势力和极端暴力恐怖活动最频繁的区域,在国家稳定和国防安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但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发展要素的制约,南疆三地州也成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重点和难点区域。南疆三地州区域农村人口数量众多,整体素质偏低,且贫困人口众多,扶贫开发压力较大,特别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环境资源承载能力负担过重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明显。因此,以农村贫困地区为重点,科学有效地加快区域职业教育,有利于解放思想,提高南疆人口整体素质,促进南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发展环境。最终促进南疆三地州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全疆、全国同步步入全面小康社会,进一步促进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二)是南疆三地州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重要支撑
众所周知,一个区域的发展往往需要通过统一规划、统筹推进,充分发掘人力资源的优势,去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新一轮扶贫开发更加注重强调以人为本、以百姓利益为重,激发和调动片区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南疆三地州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推进实施中,发展职业教育是两者有机结合的关键支撑。要实现扶贫攻坚必须要依靠区域发展,而实现区域发展,则必须要立足区域实际,在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背景下,加快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延伸和经济总量增加等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这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发挥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只有充分发掘南疆三地州职业教育潜力,才能变人力资源的潜力为能力,从而有效地支撑南疆三地州区域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
(三)是南疆三地州农牧民增收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南疆三地州扶贫开发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农牧民增收,而解决增收的有效途径就是要依靠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可以说,农村职业教育是否获得有效发展渐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南疆三地州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必将有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进入包括乡镇企业、服务业以及其他城市各行业,但这些行业和领域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而当前的农村劳动力还不能迎合转移后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农民的创收能力,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基于扶贫开发视角下的对策建议
南疆三地州作为全疆经济社会最为落后的区域,其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因此,南疆三地州紧紧抓住当前 多省“对口援疆”的良好机遇,结合自治区新时期扶贫开发纲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来开发人力资源,积极促进就业,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达到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目的。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加强政府组织引导,完善相关制度
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职业教育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手段,扮演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把职业教育发展放到一定的战略高度。首先,针对目前社会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现象,建议政府应该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和社会民众的宣传,加强对职业教育相关法规的立法工作,引导社会和个人转变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努力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工作格局。其次,南疆三地州应把职业教育发展作为解决扶贫开发和区域发展问题的重要路径,高度重视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将这项工作列为县(市)、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
(二)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加经费投入
南疆三地州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作为保障,各地要在积极申请国家自治区支持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加大对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劳动力培训转移、实用人才培训等工程的组织实施。同时,按时足额发放贫困生的国家助学金,对职业学校的学生食宿给予补贴,免收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另外,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加大对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培训发展专项基金,逐步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速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建立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投资平台。
(三)紧紧抓住“对口援疆”机遇,补齐自身“短板”
南疆三地州在新十年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新一轮“对口援疆”的大好机遇,一方面充分利用“对口援疆”省市给予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方面的支持,认真学习发达区域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经验,不断探索新的职业教育思路。另一方面,南疆三地州在地州之间和地州县市内部也要充分依托“对口援疆”省市的智力支持和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对各地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促进就业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和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为南疆三地州的后发赶超注入更多的潜力和活力,有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四)办学模式、参与主体多元化
南疆三地州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应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一是改革先前的学历教育模式,鼓励学分制,把职业技能培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结合。二是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加大对农村倾斜,减少农村生源教育支付成本,加快转移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三是职业教育院校也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要以大市场的观念来发展职业教育,既要看到本地区的就业市场,也要看到外省市的经济市场,要寻求城市职业学校的对口支持,可以采取跨地区联合办学的模式。
[1] 张爱玲,卢秀琴. 对南疆三地州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11,(4):39-41.
[2] 马建富.扶贫新政与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策略的选择[J].职教通讯,2012,(16):27-33.
[3] 李明生.南疆三地州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
[4] 罗光沛.浅谈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05,13:20-21.
[5] 王朋岗. 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的人口学因素分析——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J]. 前沿,2013,(1):173-178.
[6] 裘品姬.对新疆南疆三地州扶贫攻坚的几点思考及建议[J]. 市场论坛,2012,(12):41-44.
[7] 吴格娥,杨政宇,邹波. 劳务经济视角下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J]. 教育与职业,2013,09:14-17.
胡青江(1987-),男,河南项城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区域所助理研究员,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闫海龙(1980-),男,新疆吉木萨尔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区域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李尤媛(1988-),女,山东平度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区域经济。
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项目编号:10AAMZ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242168、201242171)、新疆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XJCRI2013007)以及新疆大学世川良一优秀研究生科研项目(XJU—SYLLF1200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