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水平井油层钻遇率研究与实践

2014-08-31于蓬勃刘美娜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20期
关键词:泥岩油层测井

于蓬勃,刘美娜

(1.辽河金马油田开发公司,2.辽河油田曙光工程技术处,辽宁 盘锦 124010)

0 前 言

水平井钻井技术已作为开发油藏的常规技术广泛推广应用,相对于直井而言,水平井的生产能力是普通直井的3~7倍,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能力,实现较高的产层钻遇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近年来,在钻井中广泛使用地质导向工具为LWD随钻测井仪,该测井仪器反映距井底9-19m的地质资料,主要有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曲线,以反映储层特征为主[1],通过沿井壁轴向滑动利用导向工具改变井眼的井斜角和方位角 ,从而控制井眼轨迹,有效提高了油层钻遇率。但是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有期,新钻井逐步转向薄差层及非均质强、连通性差的低品位油藏,由于构造的不确定性、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及钻井工程因素,使水平井的油层钻遇率受到影响[2],水平井钻井风险加大。

1 影响水平井钻遇率主要因素分析

1.1 油层厚度薄、泥岩夹层发育

老油田开发中后期,产能新井部署目标区油层厚度薄、品味降低,确保水平段横穿产层难度相当大[3],水平井钻进过程中电阻值突然降低,伽马值突然上升,岩屑岩性变细,颜色发暗。其实为钻遇到泥岩夹层,由于层薄,钻遇到钻遇泥岩夹层,且调整轨迹十分困难,导致油层钻遇率降低。

1.2 入靶点点选择不合理

水平井能否成功着陆直接影响水平段油层钻遇率,传统方式传统方式以A点为入靶点,到A点成功着陆后,沿油层水平钻进受地层产状变化大、测量仪器误差、测井口袋地质信息缺失等条件影响造成了水平井着陆难度加大。水平井如果着陆不达要求,有可能因井斜和方位控制不住而吃进更多垂深,重新回填侧钻不仅浪费钻井进尺而且增加钻井周期,影响了水平井油层钻遇率。

1.3 邻井井斜误差大

老井井斜数据直接影响油层垂深判断,核准井斜是落实水平井部署目的层关键。区块初期投入开发的部分老井井斜采用的是单点测量,测出来的井斜误差相对较大,水平井部署设计目的层标定误差,导致在实钻井油层钻遇率降低。

图1 海6-32CH油层钻遇情况图

以海6-32CH为例,该井井设计垂深为1878.6m,钻到设计垂深时未发现油层,通过井斜校正,海6-32井斜存在误差导致实际油层比设计高3.6m,该井油层钻遇率仅83%。

2 提高水平井钻遇率技术研究

2.1 精细刻画泥岩夹层分布特征,钻井过程避钻夹层

针对因钻遇泥岩夹层发育导致油层钻遇率低的问题,开展隔夹层产生机理及识别研究,通过分析水平井钻遇泥岩夹层的测井曲线资料,确定泥岩夹层识别标准(深侧向电阻率小于8Ω m,自然伽马大于80API),重新识别出老测井资料泥岩夹层,刻画平面分布特征,保证水平井避开泥岩夹层在油层中钻进,提高油层钻遇率。

图2 深侧向电阻率与自然伽马交会

2.2 优选入靶方式,保证在设计点准确着陆

水平井入靶时找不到油层需回填侧钻,浪费进尺70-100m,增加钻井周期及费用。经过研究,采用提前30m入靶的方式进行着陆,提前入靶达不到设计要求时有调整余地。根据统计,按平均油层垂向误差1m左右,实钻过程中以88°井斜角度入靶,如果与设计垂深不符,横向上30m调整余地可补回垂向上1m左右深度。

2.3 修正井斜误差,准确找到目的油层

为准确落实油层目的层垂深,水平井实施主眼前一般在A点先实施导眼,确定完深度后必须回填600-800m再钻主眼,一个导眼虽然能准确确定一个点,但浪费投资近50万。陀螺校斜可以选择水平段邻近多个点重新校正井斜,再确定整个水平段目的层垂深,多点控制更能降低垂向误差,有利提高水平段油层钻遇率。

3 实施效果

2013年以来,通过对12口井实施系列提高钻遇率配套技术试验,水平井油层钻遇率由前期的93.8%提高至的99.1%,大幅度提高水平段油层钻遇率,保证了水平井开发效果。

4 结论

通过精细刻画地质体,创新优化钻井工艺技术,保证了老油田开发后期水平井油层钻遇率,对水平井现场实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马哲,杨锦舟,赵金海.无线随钻测量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石油钻探技术,2007,35(06):112-115.

[2]王振彪.水平井地质优化设计[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06):78-80.

[3]吴允.提高水平井产层钻遇率技术探讨[J].钻采工艺,2005,28(06):113-114.

猜你喜欢

泥岩油层测井
泥岩路基填料抗剪性能实验研究
本期广告索引
不同pH条件下红层泥岩崩解特性研究
大庆油田井网加密调整效果及其发展趋势
测井工作中存在的误区与应对措施
我国测井评价技术应用中常见地质问题分析
胜利油田垦119区块塑性泥岩钻井模式研究
聚合物驱剩余油油层挖潜措施研究
风化泥岩地质断层水疏排工艺探讨
“低阻油层”存在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