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陈经验”正走出一条新路
2014-08-30贾立政
贾立政
在后陈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十周年之际,邀请国内多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来到武义县后陈村,举办专题研讨,回顾“后陈经验”发展历程,交流“后陈经验”新探索,对丰富深化“后陈经验”新内涵,推动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和农村治理现代化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后陈经验”意义重大,关乎全局、关乎根本
说它意义重大,是因为后陈村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这是一个创举。十年来不断探索完善,“后陈经验”已从“治村之计”发展为“治国之策”。透过“后陈经验”,我们进一步廓清了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的基本方向,依稀看到了我国乡村文明的未来图景;说它关乎全局,是因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基层工作很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说它关乎根本,是因为行政村一级组织处于我国行政区划体系的末梢,是真正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的关键,是中国及中国共产党组织优势的底层平台与重要体现。村级组织的创新,如1980年广西河池合寨村选举产生的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启的家庭联产承包等,都开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先河,催生了强大的改革浪潮。
“后陈经验”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
经过习近平总书记十年的关怀,地方党委政府的指导、培育,还有后陈村干部群众的坚持不懈、努力探索,“后陈经验”已从一个无形的、抽象的监督,过渡到有形的、具体的监督,已从制约权力、彰显民主,发展到推动经济发展和乡村文明建设一整套机制,其先进性、典型性已充分体现。“后陈经验”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它产生在发达地区(浙江省)——一个不够发达的县域(武义县)——一个普通的村庄(后陈村),代表着我国农村的大多数,这样的经验利于“拷贝”或借鉴。后陈村还树立起村务监督纪念碑等有形的建筑,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采纳吸收了“后陈经验”的精神,等等,这些都为“后陈经验”在全国的推广奠定了扎实基础。后陈村创造了历史,历史将记住中国有个后陈村。后陈村的干部群众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现阶段的中国尤其需要这样的典型,为下一阶段的基层民主政治改革创新发展铺路开道。
后陈村可以在三个方向进行突破
监督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为监督而监督。但通过村监委会的理论牵引与实践推动,“后陈经验”可有更大作为。
一是为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作出探索和贡献。党的基层组织治理的基本目标是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这是党中央指明的大方向。如何通过服务,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如何处理好监委会与党支部、村委会的关系,分工合作,聚成合力,真正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等,有待后陈村不懈探索,成为标杆。
二是为推动农村治理现代化作出探索和贡献。村级治理能力主要有哪些,如何提升?农村治理体系是一个什么样的构成?农村治理现代化如何实现?能否走出一条以服务型党支部为核心、以村民自治为依托、以村务监督为促进、多元共治、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治理现代化之路?等等,有待后陈村进一步探索,做出新的回答。
三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明建设作出探索和贡献。大国要成为强国必然要经历一个文明的跨越。19世纪中叶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我国农耕文明超越其他文明,领导世界数百年。工业革命之后,新技术带来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的发展,西方国家充分利用工业文明的威力,实现了对我们的超越。今天,实现“中国梦”,我们注定要在文明发展上作出贡献。在后陈村,我们看到了一些文明跨越的缩影,除村务监督外,还有养老模式、“文化礼堂”等,兼顾历史与未来,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融合。
当年的合寨村、小岗村,开启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今天的“后陈经验”,能否成为推动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支点,我们当抱有这样的畅想与期望。
责编/王业 美编/李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