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科内容出发优化思想品德课堂问题设计

2014-08-30杨晓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8期
关键词:途径与方法初中思想品德问题设计

杨晓萍

摘要: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设计,有赖于教师对问题的充分研究,一是问题设计要有的放矢,针对教学要点提出;二是问题设计要内涵丰富,有一定的深度;三是问题设计要直指教学目标,目的明确而准确。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问题设计;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19-02

掌握课堂问题设计技能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必备教学技能。这是因为,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功能,如便于教师获取教学信息反馈、评价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程,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等。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从问题内容的角度,对课堂提问进行优化,以便问题的提出更好地服务于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问题设计要有的放矢,针对教学要点提出

孔子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语,其意义不仅指向提问时机,更关注“愤”与“悱”指向的对象,也就是说教师此刻的“启”与“发”应与学生“愤”与“悱”指向的对象相对应,应关注问题的内容本身。这是因为内容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关系到提问的有效性。故而要提高问题设计的科学性,需要教师时刻关注教学的关键点:

一是教材知识的主干。就像一棵大树有其主干与侧枝一样,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等都会有多个,但其中必有一个是主线、是中心。教师的问题设计首先应指向的就是这个主线与中心,以帮助学生抓住教学的主要关键点,提纲挈领地展开对知识整体的把握与学习。二是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突破课时教学的重难点是衡量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与高效的重要指标。因而,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在正确解读教材内容、课程标准以及结合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重点难点进行问题设计,便于教师借助提问引导学生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三是学生能力的拓展点。思想品德课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涉及多种,如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理解和应用知识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分析和论证问题能力、评价和探究问题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教师的问题设计应为学生能力培养而服务。四是学生情感的激发点。思想品德课浓厚的德育性特征使它特别关注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教师的问题设计必须对此有所关注,借以陶冶情操、培养性情,促进学生“三观”的正确养成。例如,学习初二年级“我爱我家”一课时,激发学生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就应是教师问题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内容。当然,与教材具体内容及课时教学目标相适应,这些关键点的涉及并非要在一个问题中集中、同时出现,而应有所侧重;同时,教师的问题设计应在多个问题间形成一个完整的问题体系,各有所重,又互相配合,共同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大目标的实现。

二、问题设计要内涵丰富,有一定的深度

为着课堂提问的高效,教师的问题设计应避免“是不是”、“对不对”等伪问题的出现,而应直指教学内容的关键点,以问题内涵的丰富性与较强的思考性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进而帮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在所学已知和新知间融会贯通,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做到这一点,可从三方面努力:一是知识的角度。教师的问题设计应在着眼新知识的同时,在新知与旧知之间建立有机联系,搭建起知识回顾与整合的桥梁,使学生新知的学习以旧知为奠基。二是能力的角度。教师的问题设计应触及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并凸显其中的某一面或某几面,如理解、比较、应用、论证、评价或探究等。三是思维方法的角度。教师的问题设计首先应与学生的思维能力相适应,不应超出或低于学生的阶段性思维水平,进而以此为基础引领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以七年级上册“让生命之花绽放”一节的学习为例,课程在“两名矿工被困井下”故事末尾提出问题“这两名矿工是如何创造生命奇迹的”。显然,这一问题承接上一节“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教学内容之第二点“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地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而来,问题的提出兼有回顾旧知并为学生新知的学习奠基之意;同时,学生的回答必然涉及知识的迁移、应用、拓展以及对故事中人物的分析、评价等,这一能力的展现又与学生的归纳思维、因果思维等密切相联,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会表现在每一个人身上。每一个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这就使问题的内涵避免了仅仅停留于问题本身,而是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拓展。当然,由此亦可见,问题内涵的丰富是以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情实际为基础的,是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的拓展,远非教师臆想所为。

三、问题设计要直指教学目标,目的明确而准确

与明确的教学目标相适应,教师问题设计的目的及其指向也应是明确而具体的,并应在提问之前预先对学生可能的回答做出预案。这样会明确引领学生思考的方向与内容范围的界定,也会使教师获取明确的信息反馈,及时根据学生思考状况调整教学策略。否则,即可能会使学生的思考与回答陷入混乱、进入误区。以问题“面对安全威胁,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例,这个问题貌似严谨实则很模糊,第一,没有告诉学生明确的知识范围,所谓“安全威胁”是否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等或其他;第二,没有告诉学生确定的认识主体,即“谁”应该,是否学生、公民或某一特定群体等;这两种不确定,增加了题目的难度,会给学生的回答造成极大的障碍,极有可能会使学生的回答重此轻彼,失之于片面;相反,如下修改过的问题设计,“面对食品安全威胁,作为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很大程度上就不会出现这种弊端。同时,问题设问的指向也应是明晰的,即要以清楚的提示语告诉学生需要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或者“怎么办”,避免貌似开放实则过于宽泛的笼统的提问。

总之,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设计,有赖于教师充分运用教学智慧,以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为基础开展的对问题的充分的研究。这种研究,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金银将.例谈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设计[J].广西教育,2013,(34):91-91.

[2]戴建华.试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现存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0,(01):91-95.endprint

猜你喜欢

途径与方法初中思想品德问题设计
论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的途径
精设计,巧提问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