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上的画龙点睛之笔

2014-08-30潘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8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课堂练习课堂效率

潘娟

摘要:语文课堂练习,既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和领悟,又能引发他们情感体验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个性化表达。因此,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生成语言能力的有效载体,可以说,语文课堂练习是课堂上的画龙点睛之笔。要设计出科学有效的语文课堂练习首先要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标,还要立足于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来练习,练习设计的量不宜太多,难度亦要适中,而且练习的设计还要避免单一枯燥,要注重趣味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课堂效率;课堂练习;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090-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应该是语文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最关键最主要的语文实践无疑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才能促使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呼吁我们在关注语文这门功课的人文性的同时,也要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告别课堂上那些支离破碎的课文分析,构建关注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高效课堂。在语文课堂中,有效的语言训练还需要一个载体,依托文本,以文本语言为基础,从学生学习的实际与需要出发,教师适时、精心地设计课堂练习,有意识安排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有效语言训练的最佳载体。

一、练习的设计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最终目标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最终目标的,这就为课堂练习指明了最终方向。语文学科自然以语言为教学内容,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离开言语形式这一中心,语文教学内容越“丰富多彩”,语文教学就越难轻装前进,质量就越成问题。只有紧扣语言形式,提高实效,才能在日积月累的训练后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达成“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最终的目标。“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学习能力,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一连串的数据告诉我们,人有约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可以说,不会倾听的学生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关于“听”的课堂训练似乎很少见,其实“听”的训练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在第二课时的上课伊始,先听写第一课时所学的生字新词,每组三到四个词语,词语只报一遍,完成之后,小组内互批,展示听写好的同学的作业本,并就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点评,这样既复习巩固了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又对学生的书写习惯提出了要求。每天进行这样的课堂练习,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可谓一举多得,益处多多。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说话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训练方式力求多样”。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并仔细钻研教材,在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找准了切入点,把说话训练与语文各环节教学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说话能力。例如在《荷花》一课的教学中,文中“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句是比喻句,教者应该抓住这个切入点,用“……像……”进行说话训练,使事物更加形象生动。教师可以不提“比喻”这个概念,却在润物细无声中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深深地印入学生们的脑海中,这都是练习的神奇功效。“写”的练习是说话训练的提升,很多教者将“写”的课堂练习放到课后去完成,这样的效果肯定不佳。当堂完成,当堂评讲,这样会更加鼓励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也为学生今后的习作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的教学活动的最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练笔:“像本文作者那样,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几个方面来描写你熟悉的一个人。”这个练笔如果当堂完成的话,教者便可以重点从描写人物语言这个方面去指导学生完成练笔,因为,文本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是最有特色的,也是最值得学生们模仿和借鉴的,当堂完成练笔才能充分达到教学的意图。

二、练习的设计是紧贴文本重点难点的“精心训练”

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是依托于文本的,所以每节课练习的设计要贴合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语文能力。在每堂课的黄金四十分钟当中,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不少于十分钟,由此可见,这十多分钟是多么的宝贵,多么的重要啊!那么在这十分钟左右的当堂练习中,练习的设计一定要精炼,不能粗制滥造,不但量度要适中,难易度也要适中,这样才是关注到每位学生的课堂练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九课《夹竹桃》中两个双重否定的句型——“无不”、“无日不”就是文本中的难点,所以在课堂练习中就要对此句型加以训练强化,由易至难,层层拔高。教者先指明“无日不”就是“每天都……”,你有过每天都做的事情吗?你能用“无日不”说一句话吗?当学生完成这个句式练习后,再横向推展开——那么,“无事不”、“无时不”呢?并要求学生所说的内容有一定的意义,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经过这样层层深入的练习,学生今后对双重否定句型的运用一定会得心应手的。

三、练习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和多样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单一、机械枯燥乏味的练习形式,使课堂练习的形式不拘于一种,而是听、说、读、写有机融合,将演、评、画、游戏等形式与听、说、读、写巧妙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其主动练习。让课堂练习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在练习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趣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做的兴趣,而且做的过程可以加深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使其印象深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练习的趣味性就显得尤其重要。《庐山的云雾》中,课堂练习就可以贯穿“画”的形式,画出自己喜欢的云雾的样子,边画边说,极有趣味性,又在无形之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在《小稻秧脱险》中,可以边练习说话边演,用表演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团团围住”、“气势汹汹”等词语的理解。《海底世界》中,可以一边模仿海底各种动物的动作,一边练习背诵课文内容,不提一个“背”字,就达到了熟读成诵的教学目标。我们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活动中穿插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离不开精心的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它是完美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语言文字上的训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学生只有通过“练”才能学会“用”,通过“练”才能使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得以进一步提高,这对于我们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我们也不能把课堂练习仅仅看作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而应作为学生主体的生命活动和发展过程来认识,其内容不能局限于文本,也不要局限于某一种形式,在解决实际问题基础上有能力的拓展和情感的迁移,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语文的空间。总之,我们语文教师要把这课堂上练习的十多分钟把握好运用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一条卓有成效更为成功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谢利民,郑百伟.现代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课堂练习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