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游戏 快乐作文
2014-08-30严淑珍
严淑珍
摘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如果能在作文教学中引入游戏,必然会带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文章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阐述了游戏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期引起同行的注意,共同探索一条学生快乐作文之路。
关键词:游戏;快乐;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206-02
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在《我的语文人生》中这样说道:“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带进课堂,让玩激活学生观察、说话、思维和表达的潜能,是被实践证明的,是让学生乐于作文的好办法。欢乐的游戏自然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专注的观察力、欢乐积极的心情,导致学生大脑思维的兴奋,在课堂和他们的习作上就能流淌出亲切、流畅、生动的儿童语言。”的确,游戏能给学生带来无限的快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作文的原动力,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习作。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作文,有效地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呢?
一、根据实际,选择游戏
“玩”是儿童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要求,是儿童的特权、天性。老舍先生教育孩子就有一条与众不同的章程:“应该让孩子多玩,不失孩子的天真烂漫。”我们应尊重孩子的天性,将“玩”引入作文课堂,做到寓教于乐。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们不能把写作当作儿戏,随便选择游戏,草率处理。我们提倡的“游戏作文”教学要义是“教学以提升儿童习作表达为目标,教学过程要指向并服务于说话写作教学目标的达成。”不是片面追求学生玩得新奇玩得痛快,也不是“做游戏+习作”那么简单,更不是以松散、随意的嬉戏心态应付写作。因此,我们应从实际出发,精选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学要求和教学环境,而又规模合理、难度适宜、操作简便的游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它活动范围大,需要的人很多,我们在课堂上肯定无法进行。而“比比谁吹的气球大”、“我们都是木头人”、“夹弹珠”等游戏在课堂上易于操作,又贴近儿童,贴近生活,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这样才能使游戏在教学中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成为学生习作的催化剂和有力抓手,促使学生在游戏愉悦的情态中提升表达能力。
二、形式多样,丰富情感
要想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积极参与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还需教师灵活变化游戏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如果游戏形式过于单一,学生的兴趣就不够浓厚,感受就不够深刻,表达就不可能精彩。如我上游戏作文课《吹气球》时,先让学生自己吹,接着同桌比赛吹,然后是四人小组比赛选出“小组精英”,最后把各组“精英”分成两队,获胜小组还可再表演一次。游戏进程一浪高过一浪,学生的兴趣在这不同形式的吹气球比赛中被激发得淋漓尽致,由“要我体验”变成了“我要体验”,从而丰富了情感,便会有感而发,一吐为快。
三、适时定格,观察体验
在进行游戏作文课时,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学生玩的时候开心,说和写的时候却似乎总和期望目标存在距离。有些老师以为让孩子玩得开心,尽情体验,就一定能为说写奠定基础。实际并非这样简单。游戏是为习作积累体验和素材的,因此,在游戏过程中要根据训练要求,在需要重点观察、表达的地方暂停游戏,做定格处理,让学生边看边议边说。这样的“定格处理”符合孩子的学习心理规律:孩子思维以形象为主,游戏全玩好了才让学生说说刚才是怎么玩的,孩子眼前没有具体感性的活动场面,他要从脑子中提取刚才的记忆,会增加说话的难度。所以,调控好游戏的进程,适时定格,是加强学生观察体验的关键。如上《我们都是木头人》游戏作文课时,我不是一味地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玩,而是在第一轮游戏后,我让学生定住造型,采访较有特色的三位“木头人”,引导细致观察:“这些木头人动作怎样?神情怎样?他仿佛在想什么?”在多轮游戏中,我经常有意无意地点拨:“你表演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心里有什么想法?”“哪位木头人的样子最酷?为什么?”“你最喜欢哪位木头人?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这样看似不经意的询问,实则是对游戏的定格处理,让学生在最自然、最活跃的状态下开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体验。最后再当堂播放学生游戏的全过程录像,让学生重新体验。这样适当地分解游戏,在不露声色的多次定格中,游戏逐步从局部走向整体,从简单走向复杂,帮助孩子及时在大脑皮层记录活动印象,捕捉情绪,这极大地保证了观察、体验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具体而真情的表达奠定了基础,也使教学目标在情趣盎然的游戏活动中轻松达成。
四、“玩”、“写”结合,愉快作文
游戏为习作的基础,习作又是游戏的艺术再现。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游戏活动时间,就不能激发学生习作的需求;反之,游戏时间过长,在学生对游戏产生疲倦之时再习作,也必然不能达到目标。“玩”不应是“写”的配角,学生还没有玩出味道,还没完全放开,教师就“鸣金收兵”,让学生急于动笔,这样玩得不快乐,“写”也不会精彩;而“写”若成了配角,便失去了游戏作文的本真意义。我认为两者都非常重要。因此,正确把握游戏和习作的相互关系,把“玩”和“写”科学合理、有机而紧密地结合起来,是游戏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在上《官兵捉贼》游戏作文课时,完成每一个游戏环节后我都让学生说一说。一是老师和学生对话,“你为什么认定他是贼?”“他的眼睛眯成一条细缝,一脸的坏笑,贼肯定是他。”二是老师引导他们同伴之间对话,“我不是贼,求求你别捉我。”“我是贼才怪。”……这些语言材料不断地刺激着他们的大脑皮层,在写作时自然有话可说,不会感到困难。如果当时不及时地进行从玩到说,从说到写的训练,那么也许玩得很高兴,写得不愉快。
由此可见,玩玩说说,玩玩写写,将“玩”和“写”密切地结合起来,才能以游戏激兴趣,以兴趣带体验,以体验书快乐。简而言之,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充分利用游戏活动的特性,让学生玩玩说说,玩玩写写,切身感受游戏作文的快乐,扫除心中的阴霾,解放精神束缚,张扬个性,自由表达,逐步提高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