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互助式篮球选项课教学对公体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
2014-08-30李全志
李全志
摘 要:在《体育与健康》篮球选项课中采用分组互助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够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具体体现在,心理过程方面: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及运动记忆的有效性得以提高;个性心理方面: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态度积极向上。整体看来,学生对分组互助篮球教学的满意程度较高,且学生在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方面以及主动学习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分组互助教学模式;篮球选项课
1 前言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要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重视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水平发展,意即通过体育教学的行为方式,使现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念、身体健康、生活能力、体育能力等方面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高校必修课程之一,每一个学生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内要进行4学期的体育学习。在如此充实的教学时数保证下,在学生运动技能提高、身体机能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发展。因此,研究新型教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对学生心理应对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 分组互助式篮球选项教学
所谓分组互助式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师生互助、生生互助(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考学生)为基本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一种教学策略。该模式教学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施。分组互助式篮球教学在湖州师范学院公体选项课教学中实施一年来,学生篮球考试成绩有明显提高。学生外显成绩提高是其积极学练、团结合作等内在心理变化与适应的彰显。
“分组互助式”篮球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研究,将验证新型教学模式对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促进,提出教学模式改革的又一积极意义——心理效应,并引领各学科任课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使学生的学习动作行为与心理行为有机结合,大幅度调动学生学练运动技术的积极性,努力实现高校对“社会型”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3 学生在“分组互助式”篮球教学中的心理效应
3.1 学生在“分组互助式”篮球教学中的心理过程
3.1.1 课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注意是人们从事学习、工作、劳动、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分组互助式教学中,师生互助时间得以精简。精炼的讲解使学生必须要集中注意才能领会教师所讲解动作技能的特征、要领及原理,并努力使练习成为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有效活动。通过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外部表现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呈前倾站立状态,目视老师,安静无声,跟随教师模仿动作,显现出精神饱满、跃跃欲试的面部表情。
3.1.2 运动记忆有效性得以提高
良好的运动记忆是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分组互助式教学,在学习某一动作技能的讲授环节(既课堂基本部分前段),教师准确、完整、优美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运动表象。学生在清晰、稳定的运动表象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运动记忆。教师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分组练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尽快进入模仿练习,减少了因时间间隔过长导致的运动表象模糊,乃至运动动作准确性降低。
3.2 学生在“分组互助式”篮球教学中的个性心理分析
3.2.1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动兴趣越强,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就越大。实施分组互助式教学后,对学生进行“对分组互助式教学喜好程度”的调查发现,实验班在教学实验后对该课程的喜好程度明显提升,尤其是课堂中难以两全的优等生和差等生的这一现象明显。就其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生生互助阶段的教学满足了优等生的成就需要,为他们自我成就的展示提供了展示平台,使得他们乐于参与课程学习;第二,生生互助阶段的教学还满足了差等生的学习需要。课堂中比例较小的差等生,在分组后近乎每个人都能有一个小老师对其进行认真指导,这相比于传统教学中授课教师无暇全面顾及差等生的学习形成了明显对比。差等生在优等生一对一的帮助下,技术掌握水平明天提高,使得他们乐于从事于自己能玩的一项运动中来。
3.2.2 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体育学习态度是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行为。鉴于此,对学生展开三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各指标的持肯定态度的明显高于否定态度,证明学生确实对分组互助教学的满意程度比较高,而且学生在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方面以及主动学习方面均有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吴华慧,崔海鹰.关于高校篮球课实施分层教学的设想[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6):62-63.
[3]孙敏.21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研究体育“合作学习”结构模式的构建与运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2):114-115.
[4]李大昭,华宝元.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次递进教学模式初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85-87.
[5]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