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职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经验
2014-08-30刘小芳
刘小芳
(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天津301906)
0 引言
教育技术经历了传统技术:口语、文字、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和实物,媒体技术:摄影、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音及语言实验室等。现代进入了以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阶段。教育技术所推动的数学教学也在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笔者从97年以来一直在探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的更好方法。
1 反思过去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做法。
1.1 教学案例 ①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现场会上,笔者利用洪图软件制作课件《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幼教版。用动画刻划了抛物线轨迹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定义。在同一屏幕采用列表、图象、焦点、准线、标准方程、呈现抛物线四种形式,鼠标点击任一单元格可放大该表格内容,动感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渲染了课堂气氛,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也巩固了学生的记忆。②《向量的加法》(职中教材)用POWERPOINT制作以一幅中国地图为背景,通过箭头在各城市之间指向连接来讲解位移,以此引入“和向量”的定义,学生很容易明白。再以《几何画板》制作了向量加法的作图课件。在作图过程中,由于该软件的平移速度调整的限制,学生对平移过程的观察产生误解,使得学生动手作图时产生偏差。这是教师的疏忽,也是计算机不尽人意的地方。③用《几何画板》制作的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正弦函数等课件,通过设置函数形式的参数变化来连续展现函数图像的变化过程,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1.2 反思案例 前期的教学中,教师多是通过技术的应用来创设教学情景,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来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只考虑怎样教而很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思考。
2 在职中美术专业实施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
2.1 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的影响 ①智力的解放与开发。数学包括了发现、模型确认、应用、概念、关系建立、数据推理、问题解答和抽象思维。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减少过去花费在乏味的算术和代数操作上的时间,使教师和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数学理解力、推理能力、数字观念和应用的开发上。②以数字、图形、符号的方式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信息技术使数学概念可以用数字的、图形的、符号的方式加以表达,数学问题也可以用这三种方式加以解决。学生可以在这些表示法之间进行自由转换,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内容的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融入,逻辑框图、符号表示、计算机语言、程序等新的知识点已出现在数学教材中。④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⑤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⑥构建更高层次的知识与能力。
2.2 实施的理论依据和强有力的工具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不仅是数学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也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2.3 实施的教学案例 对几个初等函数的教学,在原有的课件的基础上,以学生较熟悉的《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为入门课,教会学生学习函数的基本套路,怎样看图识性质。只有迈好了第一步,才能为后面的函数教学找到真正出路。在讲《对数的换底公式》时,学生明白计算器通常只能对常对数或自然对数进行计算。通过让学生运用计算器尝试验证课本例题,来掌握其它对数值的求法,从而掌握换底公式。在没有说明书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计算器上的统计函数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对笔者而言是陌生的,试问过其他老师一时也找不到解决途径,上网和去校图书馆也找不到资料,于是鼓励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标准差的公式,给学生一组已知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函数,帮助学生为问题的探索准备条件,并要求写出操作的步骤供其他同学参照,这样既解决了该问题,也教会了学生如何探索。
在《统计》一章教学中,提供学生班级各科期末成绩表,让学生分小组去输入数据。利用EXCEL的功能去处理数据,并能采用恰当的方式绘出统计图。利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来模拟掷硬币的试验。通过示例方法,假定奇数代表“正面朝上”,偶数代表“反面朝上”,如果计算器产生的随机数是0.503,取三位有效数字,那么可以认为三次抛掷顺次的结果为“正面朝上”“反面朝上”“正面朝上”,这样可以更科学地获得大量数据,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概率定义。图形欣赏是《立体几何》的入门课。在立体几何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的图形呈现与制作功能提供大量的、丰富的几何图形,先让学生获得视觉上的愉悦,再鼓励学生拿起画笔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素描。通过多次的观察、思考,帮助学生去认识和理解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
2.4 反思教学案例 与前期相比,近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更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
3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3.1 注重整合的基本原则 ①体现数学学习的发现、探索教学过程的原则。②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③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数学学习的认知工具的原则。④体现现实学习服务于终身学习的原则。
3.2 采纳并探索新的教学策略 ①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不可能简单地、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因此,教学中只有注意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又合理吸收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的东西,才能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发挥其教学功能。②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同时也是认知的对象。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学会使用计算机和计算器,学会相关软件如POWERPOINT、EXCEL、WORD,这些应成为每位职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几何画板》可作为选修课的内容开设。这些将为现代数学教学提供有效工具,也成为学生学数学与做数学的有力助手。③信息技术强调师生互动,更要培养生生互动。学生教学生,让学生相互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互动式的表达。会教导别人的学习者,真正能够从教导过程中学到知识。当学生可以向他人解释所学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内容,并且不会很快遗忘。
3.3 吸取国外数学课程对信息技术的要求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美国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六条原理包括技术原理,认为信息技术是数学教学中的基本要素。技术、计算器与计算机是教数学、学数学与做数学的必要工具。日本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到在处理内容时,要注意对于各门课程,灵活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教学仪器,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进行数的计算时,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使用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仪器,以提高学习效果。法国认为在高中各班的数学教学中使用计算器,其目的不仅仅是进行运算,还用以检验计算结果,有助于研究工作,为以后的计算机使用打下基础。英国数学课程要求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来发展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
3.4 整合需要研究,更需要注重开发 教育部门应使用影像技术采集各校的优秀课进行研究和系统整理,提供给广大教师,使得教师懂得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去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修[M].高等教育出版,2004,5.
[3]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出版社,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