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隐形教育载体探讨

2014-08-30李淑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5期
关键词:隐形载体政治

李淑芳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隐形教育载体探讨

李淑芳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盛的收获,但是在利用隐形教育载体教育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主要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隐形教育载体的内涵展开探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隐形教育载体在目前高校教学中的现实需要,并根据隐形教育载体应用的现状提出加强建设隐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教育载体

前言: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较为敏感的群体,在生活习惯、感情表达、与人相处、认知观点和价值观方面都拥有自己独特方式和思维,在学习上、生活上独立性较强,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如果高校在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能会引起大学生的抵触心理,教育工作很难有效地实施;相反,如果采用间接的迂回的隐形教育方式,则可以有效地减轻大学生的抵触心理,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强化思想教育的效果。所以,有效地建立隐形教育载体成为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和难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隐形教育载体的内涵

所谓的隐形教育载体就是高校在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递给被教育者,让受教育者把无形的思想教育力量转变到具体的活动和实践中来的过程。相比较传统的正面的思想教育方式,隐形教育载体更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意义。隐形教育载体通过实现对受教育者的暗示和启迪,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从思想教育主体来看,隐形教育载体方式的实施,使思想教育有效地展开,降低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隐形教育载体不仅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一定的帮助和推进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隐形教育载体的现实需要

受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不是很理想。当今大学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群体,正处在认知观点多元化的发展阶段,拥有强烈的自尊心和敏锐的感知力,思想和处事作风比较偏激,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教育时方法稍有不妥之处,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造成相反的作用,教育的效果将大打折扣。隐形教育载体通过运用学生新闻乐见的认知观和处事风格迂回、间接地展开思想教育工作,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强大的心理素质,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心态,在健康成长的同时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展开隐形教育载体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学习的现实需要,高校应摈弃传统居高临下的说教教育,不断地完善和推进隐形教育载体教育模式,结合高校大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逐渐实现单向教育向隐形教育的过渡,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用愉快、平等的心态接受思想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三、加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隐形教育载体策略

1.优化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深刻地诠释了环境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高校在实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应注意学校环境的建设。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高校环境的建设和优化:第一,高校应加大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校园的物质环境不仅客观地展现了高校的精神风貌,而且对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化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意义。古今中外众多的著名学府都非常重视学校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图书案、体育馆、后勤设施、实验设施、教学楼建设、建筑物的布局、著名人物的雕像、教室内的硬件设施等等,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观点和思想意识。第二,高校应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文化精神是校园的灵魂,代表着高校基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高校应根据学校发展的优良传统和特色的精神文化,积极开展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养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和校园风气。以我国著名的北京大学为例,校园内的人文主义建设堪称典范,其中包括蔡元培先生的铜像、塞万提斯像、博雅塔、校友门、未名湖等等人文气息浓厚的建筑,为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营造出浓厚的思想文化环境。第三,高校应不断优化制度文化环境。科学的规章制度是高校正常运作的基础,也是高校实现建设和发展的前提。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具体管理制度,并且逐渐深入推行制度政策,实现对高校的有效管理。

2.加强实践活动类载体的引导,建立强大的思想政治阵地。学校的社团活动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隐形教育载体时,应注意向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方面进行有效的引导,在社团内部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社团管理条例,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社团的管理工作,对社员形成有效的管理的制约,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其次,高校应加大对于社团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为社团开展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和社团保持紧密的联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社团活动中,选择高素养的思想政治老师进行社团指导工作,将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化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来,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和思想境界,为成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最后,高校应积极开展心理辅导等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社团、机构,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围,形成坚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进步。

3.加强信息类载体的利用,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逐渐从传统的书籍、报纸、手抄报等向电脑、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过渡。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形教育载体选择时,一方面要加大思想教育方面的报纸、杂志的订购数量,充分发挥传统媒介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建设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发挥网络的作用,扩大教育的影响力。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尚未意识到网络教育平台的重要作用,仅局限于传统教育载体的利用,忽略了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高校的思想工作者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利用,立足于高校思想建设的根本,稳中求进,一步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载体的教育方式。同时还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和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科学规划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蓝图,建立一批有影响有号召力的网站和站点,鼓励师生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实现师生之间思想的良好互动和交流。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内容浩大的工程,隐教育载体的运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难题,而且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在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隐形教育载体的时候,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化的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隐形教育载体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G711

A

1674-9324(2014)35-0278-02

李淑芳(1975-),女,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助理政工师,本科,研究方向: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猜你喜欢

隐形载体政治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隐形人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我变成了一个隐形人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0感无暇” 隐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