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江上游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
2014-08-30王林梅
王林梅 邓 玲
一、 长江上游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
长江上游地区位于我国西部,主要是指位于长江干流上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四省(市)。长江上游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长集连特困区)涵盖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四省藏区,其中包括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地震灾区,有222个国家级贫困县(区)。长集连特困区贫困面积广,贫困程度深。2012年,贫困区域面积78.9万平方公里,人口8701.4万人,分别占长江上游地区总面积和人口的69.6%和40.8%。
2012年,长集连特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74.46亿元,占长江上游地区经济总量的19.6%;实现人均GDP13609.46元(折合2163.67美元),为长江上游地区人均GDP平均水平(27434.04元)的49.6%,仅为全国平均水平(38459.47元)的26.7%。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471.10亿元、4177.70亿元和3625.66亿元,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4.1%、40.7%和35.3%。按照钱纳里和库兹涅茨的工业化阶段判断理论[1],[2],长集连特困区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加快长江上游集中连片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其经济发展是西部地区扶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对西部大开发的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 长集连特困区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困境
1.产业层次低,生产要素缺失
长集连特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是,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具体来说,现代农业发展滞缓,农业效益较低;工业主要为资源(矿产、能源、森林、农产品等)初加工等传统产业,技术含量低、产业链短、产业关联度不强、经济效益低、重型化等特征明显;服务业发展迅速,但结构层次偏低。特别是由于工业发展不足,在武陵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产业结构偏离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向,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过快,较早地出现工业化高级阶段的特征,呈现出“虚高级化”的现象。
此外,长集连特困区还存在严重的生产要素缺失问题。首先是资金短缺,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资金主要来自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补贴、国家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以及国际扶贫机构的帮助。农村金融发展比较缓慢,对农业发展没有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其次是科技落后,由于技术基础、技术投入、科技人才等原因,贫困地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不足。最后是劳动力流失,长集连特困区虽然有很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但受相对收入的吸引,大多数劳动力流往更远的大城市务工,从而使本地的农业劳动力大为减少,工业、服务业劳动力不足。
2.生态环境基底弱
长集连特困区大多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地方病高发区和水库库区,地质环境不稳定,自然灾害易发,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问题严重,容易导致“生态贫困—经济贫困—生态贫困”的“生态恶性循环”。首先,贫困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问题严重,致使土地贫瘠,不利于进行农业生产,农业效益低,导致经济的落后。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在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弱和缺乏新的生产要素(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条件下,人们只能依靠过度开垦土地、无节制开发矿产资源、滥砍乱伐树木等摆脱贫困,致使土地退化、土壤侵蚀、资源枯竭和自然灾害增多,进一步加剧了生态贫困。地域差异和地理环境成为现阶段贫困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一些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如四川、云南地震),使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毁于一旦,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产业的发展受到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
3.面临着突出的“环发”矛盾
格罗斯曼(Grossman)和克鲁格(Krueger)等经济学家通过对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于1995年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假说,即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存在“倒U”型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问题逐步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环境污染的恶化到达顶点(拐点O),之后环境污染的情况逐步得到好转[3]。后来Zaim等经济学家将环境污染涉及的范围扩展到生态领域[4]。环境污染的程度取决于经济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相互之间的作用。在工业化初中期阶段,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由于经济规模效应大于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环境质量就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恶化;在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超过规模效应,环境质量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逐步得到改善[5]。长集连特困区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GDP水平大致处于“A-B”段),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大规模投资上项目、大规模污染排放是难以完全避免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因此,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加快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发挥结构效应,就成为缓解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路径。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长集连特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我国已经处于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长集连特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层次低,生产要素缺乏,同时又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矛盾。如何在反贫困的过程中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就成为长集连特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自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6]。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对经济落后、生态脆弱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意义重大。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扬弃,是新条件下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这种文明是人类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在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模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对立的基础上,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从物质、制度和精神观念三个层面进行改善,以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一种新型的人类根本生存方式或样法[7]。生态文明指导下长集连特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要摒弃传统扶贫产业开发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模式,坚持生态价值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对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达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综合效益。同时,生态文明指导下长集连特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是立足经济发展阶段和自然资源比较优势,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产业发展模式。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再到服务经济的转变,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普遍规律。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一方面要“补农业发展的课”,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另一方面要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兼顾工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并加快服务业发展。要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加快生态产品的市场化,实现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促进生态产业化发展。
四、长集连特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1.构建生态型现代特色产业体系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以绿色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为支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贫困地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长集连特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农林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不能一味追逐“高、精、尖”,而应立足区域实际,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发展符合区域实际的新兴产业,构建生态型现代特色产业体系。
(1)实施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长集连特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主要有四种生态环境类型区:一是青藏高原区,涉及四川、云南的藏区;二是西南干热河谷,包括元江、怒江、金沙江、澜沧江干热河谷,涉及四川金阳,云南的蒙自、红河、元阳、石屏、双柏、景东、泸水、龙陵、施甸、永德、镇康、永善、巧家、会泽、禄劝、武定、永仁、永胜、大姚、宾川、鹤庆、南涧、凤庆、昌宁、永平等贫困县;三是西南喀斯特山区,主要涉及滇桂黔石漠化区;四是山地、丘陵区,包括除干热河谷区贫困区域外的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西边境山区。在长集连特困区,一方面农业发展深受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蔬菜、林果种植和特色养殖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选择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三产联动”,形成“农-工-贸”、“种-养-加”产业链延伸和良性循环。
表1 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2)加强工业循环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贫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高消耗”和“高污染”特征突出。特别是随着东部产业转移的推进,一大批资源消耗强、污染严重的产业向西部转移。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是贫困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循环经济是以“3R”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准则为核心,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成为可重复、循环使用的再生资源,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生产模式。长集连特困区发展工业,要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业、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工业集约高效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在工业园区内形成循环系统。积极拓展产业链,形成“煤炭开采—液化(煤制油、煤制气)—化工”、“矿产开采—冶金—装备制造”等若干产业链条,在增加产业链价值的同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良性循环。此外,根据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符合区域实际的产业,如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在工业发展中,也应积极考虑环境承载力,在未利用的低丘缓坡实施工业发展。
(3)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旅游业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长集连特困区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少数民族风情,还有我国重要的革命圣地。应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民族风情游、红色旅游、生态探险游,并在景区周围或风景优美的郊区积极发展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娱乐休闲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时,一方面要注重旅游路线和景区建设,打造旅游精品路线,提高交通等基础设施、景区硬件设施、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大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着眼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积极吸纳富余劳动力到景区就业,并扶持农家乐、旅游产品等产业发展。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物流、商贸等产业。
2.加快实现生态产品的市场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增加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产品是一种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总和,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适宜的气候等,是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等人类健康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物质条件的总称。长集连特困区作为我国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大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也是限制或禁止开发区。由于生态产品具有公共属性,主要由国家给予政策性的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丰富的生态产品并没有给贫困地区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要提高生态产品的经济效益,推进生态产品的市场化,使其成为贫困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路径。首先可以在产权界定的基础上,将生态产品“私有化”,将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林权等通过直接市场的经济交易实现供给。其次,采用合同外包和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实现生态资本的产业化经营。此外,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实现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8]。
3.加强制度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9]。贫困地区生态制度的建立,首先要立足区域实际,改变过去单纯依靠GDP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绩效考核方式,建立以生态与经济成效并举的绿色GDP考核制度。其次,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形成环境保护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约束和惩罚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另一方面,对于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区域和群众在产权上进行界定,在生态补偿上给予激励。从而形成生态环境的收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建设者和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运行机制。
(1)构建绿色GDP考核制度。根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我国已经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了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贫困地区还应该在生活水平提高和贫困人口减少等指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具有贫困地区特色的绿色GDP考核制度。
(2)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遵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进行资源开发和工业生产。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完善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污染防治制度建设,尽快使垃圾污染总量的“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完善垃圾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避免盲目上项目。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和发布制度。
(3)明晰生态资源的产权。产权制度改革是生态产品经济效益实现和生态补偿兑现的基础。在明确国家自然资源所有者主权地位的前提下,让私人通过购买方式得到占有权、经营权和受益权。在保证国家最终所有权的前提下,明确各种经济主体的权、责、利关系。加快农村地区的河流、山岭、森林、荒地、草原、滩涂等自然生态资源确权登记工作,逐步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农村自然生态资源和资产产权制度。
(4)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扩大生态补偿费的征收范围,提高收费标准,使其真正反映出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真实价值。加强资源受惠地对输出地、资源开发利用者对生态环境受害者的生态补偿,积极研究和实施长江中、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流域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