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州市生态畜牧业建设的调查报告

2014-08-30李太国王胜全周才祥

湖北畜牧兽医 2014年6期
关键词:畜牧业生产生态

李太国+王胜全+周才祥

摘要:文章阐明了畜牧业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对鄂州市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有利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鄂州市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文章指出,要从项目建设、标准生产、协会建设、产品加工、模式推广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

关键词:生态;畜牧业;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6-0080-04

近年来,在鄂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不断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力培植畜牧业市场经营主体,有力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生猪出栏120万头,家禽出笼1 559万只,肉类总产12.02万t,禽蛋产量5.36万t,畜牧业产值达到34.28亿元,在农业中的比重达到24.7%,畜牧业成为我市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畜牧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社会反响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鄂州市必须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路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生态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1 建设生态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生态畜牧业是按照生物链的原理,以种养结合为特征,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是一个与种植业、林果业、水产业协调发展的畜牧业生产形态。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发展的水平、质量和效益,对国民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作用不容低估。

1.1 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源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作为农业生产主要的有机肥源,畜禽粪尿既可以及时返田,又可以制成高档有机肥,为土壤改造和农业增产增收发挥巨大作用。可以说,没有畜牧业,就没有有机农业。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十分严重,农作物对病害的抵抗力减弱,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的有机肥使用不足。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把鄂州市农业定位为生态农业,提出在梁子湖500km2生态农业示范区内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这既给我市畜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我市生态畜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2 为农民群众提供致富渠道

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鄂州市农业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民的增收难度加大,而发展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选择。2012年,鄂州市农民人均增收达493.12元,其中,畜牧业占183.89元,占农业增收的37.29%,在农业四大支柱产业排名第二。从增幅来看,2012年,我市农业增收的增幅为11.24 %,其中,畜牧业增幅占16.20%,在农业产业中居首位。畜牧业连带水产业、种植业、林果业,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牧业增收创造条件,也为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平台。

1.3 为社区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根据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鄂州市畜牧兽医局支持湖北大丰牧业有限公司建立东港生态牧业示范园,示范园内建设2万头的生猪养殖场、200 000m2蔬菜大棚和一个500m3的沼气罐,不仅可以向东港社区进行集中供气(沼气),而且可以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实践证明,没有可靠的产业支撑,农村新社区建设很难完成。在农村新社区周边不远处发展种养结合型的畜牧业,既可以防止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内部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又可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渠道,实现“养殖进小区、生活进社区”的目的。

1.4 为社会稳定提供物资保证

“猪粮安天下。”畜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丰富城乡居民生活、稳定市场物价方面起重要作用。2011年我国物价的膨胀就是起因于生猪价格波动。一旦畜牧业生产出现下滑,将会引起相关产业的连锁反应,对国民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近年来,国家出台了母猪补贴、母猪保险、菜篮子工程、标准化改扩建等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维护畜牧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起重要作用。当前,鄂州市畜牧业基础脆弱,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发展生态畜牧业任重道远,仍然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2 建设生态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作为新型畜牧业生产形式,生态畜牧业建设要有适宜的条件。笔者认为,鄂州市建设生态畜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2.1 资源优势

鄂州市是城乡结合型城市,全市耕地面积达4.2万hm2、山林20万hm2、水面4.3万hm2,净化缓冲畜禽粪便污染的能力很强。从土地方面看,全市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蔬菜、果树为主,复种指数大,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据测算,全市耕地、林地每年需要有机肥200万t,是目前全市畜禽粪便产量的4倍。从水面资源看,全市拥有梁子湖、花马湖、五四湖、四海湖等多个面积在66.7hm2以上的湖泊,高标准的精养鱼池面积就达1.3万hm2,按照“猪—沼—渔”配套模式,全市水面可消化畜禽粪便达100万t,相当于解决300万头生猪的排污问题,是目前我市生猪养殖量的3倍。只要我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完全可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2.2 科技优势

鄂州市已同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华中农业大学是国家一流的农业院校,该校动科动医学院的动物遗传育种、动物传染病等专业是我国的优势专业,有熊远著、陈焕春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学科带头人,国家动物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就设在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带领的技术团队具有强大的技术服务实力,可为我市生态畜牧业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市已建立了健全的动物防疫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网络,拥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73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76多人,涌现了一批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型人才,可以承接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任务。

2.3 区位优势

鄂州市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近郊,信息畅通,交通发达,北可与东北、华北饲料基地联姻,南可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城市互动,战略空间很大。特别是鄂州市被列于武汉“8+1”城市经济圈后,随着武汉两型社会示范区的建设,将获得湖北省委、省政府更大的政策支持,武汉市的信息、技术、资金、项目将与鄂州市共享。各种力量的汇集与重组,可以从更广的层面、更大范围调动、激活我市现有畜牧生产力资源,促进我市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壮大。

2.4 产业优势

①种源丰富。我市拥有湖北省原种猪场、大丰猪场等一批高规格的种猪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可以向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供种,获得高端利润,而且可以对我市生猪杂交改良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持,加速畜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进程。

②随着市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一批高效立体种养模式在一些地方得到推广和应用,涌现了一批畜牧科技示范户。杨叶白沙、燕矶映山、葛店秋千等地推行“猪—沼—菜(果)”模式,面积达667hm2,蒲团周屴、瓜圻、泽林建新等地的“鸭—渔”混养模式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惠,发展势头很好。

③沼气池建设日益普及。近年来,鄂州市政府把沼气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十大工程之一,加大了资金投入,在广大农村大面积推广沼气池建设,为畜禽养殖场(户)排污系统的改造与建设创造了条件。

3 建设生态畜牧业的基本思路

3.1 发展思路

以“两型”社会建设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环境监管为抓手,根据“生态、优质、高效、安全”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方式,积极调整畜牧业增长方式,更新发展理念,加快对传统畜牧业的改造与升级,着力培植生态畜牧业市场经营主体,优化产业布局,规范生产行为,争创绿色名牌,实现环境条件明显改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综合效益明显提升、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畜牧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应型转变,推动鄂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3.2 工作目标

(1)生产发展目标。到2020年,力争出栏生猪160万头,年均增长4.91%;出笼家禽4000万只,年均增长17.28%;肉牛出栏4万头,年均增长12.71%;肉羊出栏6万只,年均增长14.92%;肉类总产达到19.82万t,年均增长11.41%;禽蛋产量达到12.3万t,年均增长11.93%;畜牧业产值达68亿元,年均增长11.81%;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1.9%,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

(2)环境控制目标。到2020年,我市畜牧业养殖环境有根本改观,实现畜禽分区养殖,禁养区内禁止畜禽养殖,限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搬迁率达50%,全市所有的畜禽养殖场种养配套率达100%、粪污达标排放率达100%、中小型畜禽养殖场沼气配套率达100%、大型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率达100%、畜禽粪便资源化率达98.5%。

(3)科技创新目标。到2020年,建立较高层次的科技支撑体系,推广种养配套面积2万km2,全面实行执业兽医从业制度和技术培训制度,基本实现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使我市畜禽规模化养殖率达95%以上,畜禽养殖场畜(禽)舍标准化率达90%以上、现代化养殖设备配套率达100%、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畜禽饲养员的培训率达100%、高效立体养殖模式的配套率达100%、畜牧兽医科技贡献率达58%以上。

(4)安全生产目标。到2020年,确保禽流感等六种重大动物疫病的常年动态免疫密度达到95%以上,免疫有效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确保畜禽产地检疫率达到95%以上,屠宰、运输检疫率和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率、各类违章违法案件的结案率达到100%;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3 产业布局

全面实施“一主两辅”发展战略(即重点发展生猪,加快发展家禽和牛羊养殖),开展“三项活动” (即“三退三进三创”活动: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超市,创优美环境、创优良品牌、创优质产品),实现“四个结合”(畜牧业发展同社区建设相结合、与环境整治相结合、与林业开发相结合、与龙头企业引进相结合),打造“五大板块”(樊湖沿线及燕杨沿线10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板块,沼山100万只高产蛋鸡生态养殖板块、滨湖地区1 000万只水禽生态养殖板块、汀祖等丘陵乡镇1 000万只地方鸡生态养殖板块、沿江10万头只牛羊生态养殖板块),实现“六大目标”(引进一个年产值过百亿元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一个生态牧业示范区、培植一批标准化养殖基地、创建一个国内知名品牌、打造一个强有力的技术团队、形成一套产业联动机制)。

(1)生猪。建立以106国道和樊李路沿线的90个村为主体的100万头优质三元猪生态养殖示范板块。建设高标准的华中农业大学种猪场等5个种猪场,使全市年产祖代种猪3万头,父母代种猪7万头;在杨叶、燕矶、新庙、段店、葛店沿106国道的40个村建立“猪—沼—菜(果)”养殖示范片,发展生猪养殖小区5个、万头猪场8个、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大户200个,配套建设沼气池3.5万m3,改良菜地(果园)3 333hm2,年出栏优质三元猪40万头;在蒲团、杜山、长农、东沟、沼山、太和沿樊李路周边的50个村建立“猪—沼—渔”养殖示范片,发展生猪养殖小区6个、万头猪场10个、500头以上专业养猪大户300个、配套建设沼气池5.5万m3,套养水面3 333hm2,优质三元猪出栏量达到60万头;改造1家生猪屠宰加工企业,使其达到年屠宰加工200万头生猪的生产能力,形成供种、养殖、屠宰、加工、冷藏、销售一条龙。

(2)家禽。①建立“四湖地区”1 000万只以上规模的优质水禽生态养殖板块。在梁子湖、花马湖、五四湖、四海湖、三山湖沿岸的40个村培植200户肉鸭养殖大户,发展肉鸭800万只,配套养殖水面30万亩;在杜山、东沟、庙岭等水产养殖大镇培植蛋鸭养殖大户500户,养殖蛋鸭300万只,配套水面达3 333hm2。②建立1 000万只生态土鸡养殖板块。在汀祖、沙窝、碧石、涂镇等丘陵乡镇,发展土鸡养殖专业大户200户,配套山林1.3万hm2,养殖土鸡1 000万只,年产绿色土鸡蛋3万t。③建立沼山地区100万只高产蛋鸡生态养殖板块。在沼山镇及周边的太和、东沟的部分村组发展高产蛋鸡养殖大户50户,配套建设万吨级的有机肥厂1个,配套耕地2 000hm2,养殖高产蛋鸡100万只。④在蒲团农业加工园,引进3 000万只禽类屠宰加工厂1个,带动全市家禽养殖业的发展。

(3)牛羊。重点开发长江沿岸和江新洲等优质优质林地3333km2, 根据“林—草—畜”养殖模式,在树林之间种植优质牧草,引进发达国家肉牛养殖理念,按照“分区轮收、分群饲养、集中补料、短期育肥”的方式进行牛羊养殖,建立牛羊人工授精站一个,逐步改良牛羊品种,增加机械投入,提高优质牛羊的出栏率,达到年出栏优质肉牛4万头、肉羊6万只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6亿元。

4 主要措施

4.1 依托项目建设,强化环境治理

①制定畜禽粪污治理实施方案。根据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详细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宜养殖区,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相应的督办措施。对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户,要坚决予以取缔;对限养养殖场户,要及时进行整改,对整改不达标的,要限期关闭。②加强传统养殖企业的改造。设立养殖污染治理资金专项,将菜篮子资金、改扩建资金进行捆绑,集中加强排污未达标企业的污染治理和技术改造,到达环境治理和养殖效率的同步提高的目的。③稳步推进环境执法工作。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开展养殖企业的投资审批,定期进行养殖环境的检查评估,指导、督促养殖企业进行排污改造。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使鄂州市畜禽养殖环境状况有较大的改观。

4.2 推行种养配套,优化发展模式

①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建设长港沿线生态牧业示范区和樊寺线家庭牧场精品展示区。重点加大华中农业大学种猪场、大丰牧业东港种猪场等畜禽养殖场的投入力度,建立多个不同规格、不同层次的环境治理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现场会、专题会的形式,将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的作法及时推广。②加快推进环梁子湖生态牧业示范区建设。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按照种养配套的原则,在环梁子湖周边乡镇建设标准化的家庭牧场,既要防止水土污染,又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③加强污染治理配套工程建设。重点加强沼气工程、有机肥厂、大型污水处理工程的投入,利用最新技术、最先进的设备将粪污进行综合处理,变废为宝,及时、科学返田。

4.3 开展四级联创,普及现代科技

①开展三创活动。按照农业部“四级联创”(创建部级、省级、市级、区级示范场)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标准化示范场、优秀家庭牧场、规范化畜禽养殖合作社创建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我市畜牧业标准化、科学化水平。②健全推广体系。积极培植业务带头人,加强区级畜牧兽医人才配备,完善人才使用机制,逐步打造一支精干、务实、廉洁、高效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③加强技术培训。积极开展畜牧兽医学历教育,大力实施岗位培训工程,加强对基础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饲养员的技术培训,加快新模式、新工艺、新品种的推广和普及,为生态畜牧业提供技术支撑。

4.4 狠抓加工增殖,培植精品名牌

①利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武汉“8+1”城市经济圈建设的机遇,通过项目开发,完成对武昌鱼肉类联合加工厂的技术改造,达到年屠宰200万头生猪的生产能力,实现生猪屠宰、分割、包装、冷冻“一条龙”。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同山东永惠、武汉精武等家禽加工企业的沟通和联系,用最优惠的政策吸引投资兴业,在鄂州市梁子湖区建立一个年宰杀3 000万只家禽的加工企业。③依托武汉市高等院校密集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成熟的畜禽加工技术和关键设备,加快技术攻关,力争在禽蛋加工方面实现突破,建立一个年加工鸭蛋2亿枚的禽蛋加工厂。④积极鼓励畜禽养殖户参与流通,同大冶、武汉等周边市县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订单生产,发展期货贸易。⑤培植精品名牌。加大对鄂州市畜禽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加强标准化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4.5 狠抓协会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①依托养殖、经营大户,根据“政府引导、自愿组合、互惠互利、风险共担、自我发展”的原则建立畜禽养殖合作社、养殖协会。协会创办初期政府在办公场地、活动经费和技术服务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引导协会建立协会章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民主决策、集体议事、财务公开、管理透明”的工作机制,逐步走上“自我约束、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道路。②及时协助解决协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维护协会的正当权益,充分发挥协会在解决纠纷、发展经济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③大力推介“五统一分”(统一饲料、统一种苗、统一防疫、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分户饲养)的生产模式,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协会经营行为,壮大经济实力,提高协会带领农民闯市场的能力。

猜你喜欢

畜牧业生产生态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达961个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对加强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思考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食品与水